我的2024年度总结
查看话题 >2024,别离予感

明年就要离开复兴了。
在这里待了四年多,在同一家公司摸鱼受气,并沿着4号线搬了三次家,水澄桥、复兴路、南星桥,每次一个地铁站的距离。平日常去附近开小灶,味道呱呱叫,并非是大众认知中美食荒漠的样子:大姨娘煎饺、光头卤鸭、家恋馄饨、小狗面馆、劲道蛋饼,还有许多忘记名字的小店。
也是在这里,认识了恋人。春天的时候白塔公园樱花正盛,我们骑车去虎跑与太子湾,沿途都是草木的郁郁葱葱;秋天的时候钱塘江边大潮涌来,我们骑车去九溪与云栖竹径,阳光透过鸡爪槭在眼上晃来晃去。
和你想的一样,待了很久的公司也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同事们都沉默地干着自己的事情,领导有着行业标准的控制狂倾向,唯一的好处是不加班,每当夜色降临的时候,我的爱人就会出现在楼底,我们一起回家,窃窃细碎小事,把它们切段炒熟,带进明天的饭盒中。
但其实,离开的想法一直有,只是没有一个契机。夏天的时候频繁面试了好几家公司,都没有成功。后来看看,也算是塞翁失马。比如其中一家出版类企业,面试后和友邻拍写真时聊了几句,没想到她就是那里的一员,并极力劝阻我去那个“充斥着甲醛污染物的新大楼”上班。
不知不觉回忆太多了,笑。实在是这一年过得太快了,在12月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在打金铲铲之战,以为2024还有一点时间留给我。
这一年,好像绝大多数事情都有了表面的解法。我不需要去探寻道德与本心,只需要做一些现实的选择,不再是一位空想家。房子、装修、婚姻、副业,被一颗颗塞进左轮弹夹,随时准备来一场俄罗斯轮盘赌。
幸好都一件一件解决了,获得年前暂时的安宁(然后竟然都在打金铲铲- -)。
上班空闲的时候,会看喜欢的B站直播,小伙子们在户外很放得开,吆喝逛街,弹幕喝彩,甚至有点嬉笑地被称之为“没脸没皮”。
我就很羡慕这种状态,能够不在意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做一些本我。
于是在无数的沟通争吵后,我变得不在乎他人的目光与审视——之前的我也其实不在乎,但那是一种因为畏惧他人的审视所以索性忽视的鸵鸟心态;现在则是解决、对抗、无视兼而有之。
毕竟,现实中遇到的人都不太好相与啊。咄咄逼人、没有礼貌的邻居,笑里藏刀、设下圈套的商家,自来熟稔、套取信息的陌生人,每一个都盯着我空洞的形状,试图从里面纂取些什么。
“妈妈 我长大了
不再需要
所有的人 都想去讨好”
当然啦,配合心态与技巧使用的,还要有工具。我的工具是——小红书。没想到吧~
小红书已经成为我使用频率最高的APP。
它真的太好用了,所有的消息都触及你的舒适区和陌生地的交界:羊毛特惠、本地新闻、会心吐槽、装修风格、摄影作品、时令打卡,等等等等,诸如此类。更为可贵的是,小红书的搜索更加鲜活,答案不再是冰冷的模棱两可,具备很高的实操性。
而年底,也就是现在,我也开始尝试用小红书投放广告,拓展本职的界限。
不止一次,我们被同样的算法推送,看失约的晚霞,落日的北山,框景的永福,人潮来去,总有那么一句:小红书真准/不准啊。
甚至我私藏的很多隐秘拍照的地点,都开始有了人迹。有点失落。
虽然偶尔会有所微词,但我并不是在批判。能够让人得到价值,不管是美景也好,技巧也好,都是一种正和博弈,大部分人都会满意,得到正反馈去分享创作。
而豆瓣,已经衰败,像一株干花。有很多好的内容,但它们被攻讦、谩骂、以及“由于用户的设置,无法查看更多的内容”的无意义所覆盖。仿佛一种形而上学的爬藤被拦腰斩断,只有至高的放平心态,和地底的生活技巧。
生活并不是梦,窘迫困顿由醒来即可破除。它是由一块一块大大小小的积木堆成,每一块都需要一个解法。但豆瓣并不能提供。
这也许是,我减少豆瓣使用频率的一个原因吧。
至于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不再眺望遥远的星辰。他人的生活似乎成了风景画,那些曾经让我艳羡的数字游民、年薪百万、外企/公务员、地下乐队、心动crush等等,早已成了水中月镜中花,等着下一个猴子去无妄地伸爪捕捞。再怎么厉害&美丽&聊得来的人,只要不见面,就只是虚影而已,要知道,人类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幻想。
这可能得归功于心态的改变吧。人生是幸福的,喜欢的人在旁,父母家人安在,一些事情已经落定而一些事情仍然未知。眠梦中惊醒后爱人的鼻息,自在玩耍游戏直至厌烦,偶遇摩托少年和古城舞蹈的人群,探访故地或新奇的絮语.....还奢求别的什么呢?
豆瓣就像是...海洋——所有生命的起源。我们都诞生于此,后来,大部分人都长出了四肢,长出了口鼻,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那里,最后,它变成了我们偶然拜访的旅游胜地,并感慨过往的沧海。
还有一些别离:
-最喜欢的歌手,邱比,发了新单曲*2,满怀期待地听,结果像换了个人似的,嗓音从雌雄莫辨变成了青春期男生(是他故意调的),难听到了极点。以后应该不会听他的新歌了。
-把照片的拍摄形式从竖图改成了横图。当时改成竖图拍摄,是想赶上手机时代的潮流;现在又改回来,是想竖图的张牙舞爪实在太考验细节,不如隐藏在正方形的模糊氛围中去。
告别复兴,告别现在的公司,告别租房的日子,告别单身汉,告别喜欢的歌手,告别豆瓣,告别旧有。
重看了一遍2023的年度总结,去年那些文字的巧言令色已少了许多,就像我的豆瓣签名一样:我只想说不遮掩的那些话。
从2020年疫情开始,每一年我都当成漫长假期的最后一年,去游历,去享受,去摆烂。今年也不例外:永不厌烦地在西湖游荡,去了恋人热烈的山脉家乡,苏州园林闲逛并丢了pocket3,在南京吃到好味烤鸭,云南阴晴不定但一直有好心情之旅,重拾游泳午休偷偷溜下去锻炼,体验大众点评VIP便宜各异的套餐,装修时争吵又崩溃后的成品,兼职99次失败后终有了一次成功,秋冬无尽的阳光银杏红叶,等等等等,那些美妙艰难的时刻,最终成为我的28岁。

2025,我将别离那么多,我将新生那么多。也希望所有的人儿,不要畏惧离别的悲伤,因为随之而来的,是更好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