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乡下女进城后》,内敛型的反封建、反父权型成长文
《古代小户女》的同一作者,两个故事相比,这一个有着更为显见的成长,笔力可见有在慢慢成熟。作者标了种田文,实际上种田元素比较少,更多是市井生活。
故事呢,讲的是穿越女嫁到男主家,和男主一起,慢慢发现了大家庭、大家主的种种不对劲,两个人慢慢攒钱,搞银子,最后远离。
男主一家有三兄弟,作为最聪明的一员,男主从小接受的教育是最多的、最好的。直到女主嫁进来,他才发现,他从小被当作一颗马前卒,大家长为他定制洗脑教育,要他一生誓为家族荣耀,向上攀升,牺牲自我,包括个人感情。
如果没有女主,他一定会按照既定之路,成为一个莫得感情的机器人,只为维护封建礼教而存在。
内核比较黑暗,但故事行文很温馨。作者笔下的男主,是一个有BUG的残次品,他没有被循规蹈矩洗脑成为僵尸,反而被激发了自我意识,封建大家长的计划就此卡住,进行不下去了,加之女主在一旁捣乱,大家长经常吃瘪,作者文风幽默,写得还挺搞笑。
再来说说这个封建大家长。在一众家庭成员里,老头的形象很好,作为丈夫,他爱妻子,作为父亲,他为孩子们作长远计较,作为爷爷,他尤爱几个小姑娘。
实际上,老头只爱他自己。为了权力欲,他将几个儿子拢在掌中,谁也逃不过大家长的调、教;为了家族富贵,他精心笼络小姑娘,让小姑娘们一心一意,为这个家付出,再把姑娘们送与权贵。
当男女主认清他的面目,他就从和善的父亲、爷爷,变成了“老杂毛”。
这是很具象的一个人物。
在此之上,还有一个不曾出场,却时刻存在的角色——皇帝。无论男主、抑或男主的对照组李二,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配角,他们都受皇权支配,老杂毛再道貌岸然,被儿子看穿,他就成了一只纸老虎,皇权却是没有办法彻底反抗的,也反抗不了,男女主唯一能做的,就是远离皇权中心。
这个故事,让人想到巴金的《家春秋》。《家春秋》所处的是新旧交替的时代,觉慧可以激烈反抗,他一脚踢碎腐朽的封建家庭,转身可以去拥抱新的希望。《清朝乡下女进城后》不行,皇权正处于巅峰,男女主违抗不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但是,小人物的自我意识与封建吃人礼教之悖和,也正在萌芽。
譬如,身为包衣奴才,男主不必为生活犯愁,虽然他们是奴,也是皇家的奴,好歹算一条狗,底下还有更不如的蝼蚁存在。
男主的愁犯在何处呢?他为家中姑娘们的命运痛苦。
包衣家的女孩,十二三岁,是一道坎。像货物一样,被送进深宫,让贵人挑选,为奴为婢,为妃为嫔。
这一阶层的女孩们,在家都是娇小姐——不娇养也不行,为了过贵人眼,女孩身上不能有疤,手上不能有茧,各种礼仪还得跟上。当娇养长大的姑娘们一朝进宫,运气差的,要学习伺候他人,要泯灭自我,期间或许会犯错,或许会成为贵人发泄怒火的工具,种种痛苦,无法想象。
运气好那么一丢丢的,为妃为嫔。
但请看,元春的心声:
把我送去那见不得人的地方。
本文的男主:
年年岁岁在一个院子里、一个屋子里等着侍寝,跟坐牢有何分别?宫里的姑娘真死了,大多也不是被毒死,而是抑郁成疾,被活活关死怄死的。
落选的女孩们,还要历经第二道坎。等结婚生子,她们的命运会再次启动,一个个敞着胸脯,被贵人们挑挑捡捡,哪一个的胸脯好,奶水足。同样,运气稍好一丢丢的,去奶皇子皇女,运气差的,就像老杂毛,要用人奶洗手洗脸,泡脚泡澡。
此前看过的清穿文,大概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类人上人,穿来都是要和阿哥们搞感情的,主角都在皇权漩涡中心打转,缺乏这一类心声;
一类丫头文,穿来是小人物,没心思搞感情,只想逃得远远的,这一类型,主角自我就比较强大,也少见对弱者的心声描写。
所以这个故事,男主会为家中的女儿们何去何从的命运担忧、痛苦,这个思想,还挺宝贵,有点类似宝玉了。
妈呀,突然想到曹雪芹了,一个同样生活在极权顶峰的小人物,觉醒了意识,写出女儿们的形色悲剧,一个觉醒的人,行走在一个吃人的时代,得有多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