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被推上神坛的“牺牲品”
很少能在一个女孩身上发现如此多的标签:
数学奇才、中专之光、女性榜样、被埋没的小镇做题家……
每一个标签都给姜萍带来了数不清的追捧者,姜萍一跃成为夏天最火的“励志偶像”。

姜萍越来越火,质疑也越来越多。
有数学专业的学生在仔细看了姜萍的纪录片之后发现,姜萍的板书并不是天衣无缝,反而错误百出,而且不少都是“把ψ写成了φ”这类低级问题。

关于姜萍成绩是否真实的讨论开始发酵。
网友们迅速站队,有不少人认为姜萍受到质疑的原因是她“中专生、女生、小镇青年”的身份,而不是她的真实水平。
两拨人马越吵越凶,关于姜萍的真相反而不再重要。
直到11月3日,阿里巴巴全国数学竞赛委会发布情况说明,证明了姜萍的成绩确实是被人操控。

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也在随后发布了关于姜萍老师王某某的通报批评,作弊行为得到了实锤。
到现在仍有小部分人坚持为姜萍辩解,认为她的原本水平并不低,之所以发生这一系列事件,都是因为“被逼无奈”。

网友们心中自然有杆秤,17岁的姜萍,肯定不会无缘无故地成为“数学天才”被推上神坛,只不过姜萍的造神计划是如此虎头蛇尾,实在让人唏嘘。
比“被迫成神”更可怕的,是把她推上神坛的“草台班子”。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