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我的安静的时刻
安静,寂静,闲淡,孤独。
我刻意回避人群,不喜欢去嘈杂的世界。
其实我想去,我想和一个可以跟我一起胡闹的人去。
我的性格基底,是个胡闹的为所欲为的人。但是在成长的岁月中,我把她藏起来了。似乎她不配出来。也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样的契机,把她被动的冲撞出来。
在外面的那个人,有点孤僻。喜欢参加活动,但是每个月就想例假一样,一次就好。喜欢在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群中呆着,但是喜欢在活动中独处。既想靠近人群,又不想离人群太近。
听着歌,坐在出租屋的客厅里。
我的思绪回到那一个问题,当孩子问我我孤独吗?我被这个问题震惊了,一个四岁的孩子,觉得他异国他乡的母亲,可能会孤独。
从我的角度来说,我习惯了。很小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像个弃儿,孤独。也许是我这辈子需要攻克的课题。
我的命运总是会在某一段时间,必须的自己一个人独自走,独自选。因为,我无所依靠。
我总是想找个依靠,我对感情的选择,来源于我的孤独底色。因为我想有人陪伴。因为依靠和陪伴的目的,我忽略很多其他的问题。
这个选择,是沉重和痛苦的。代价是巨大的。所以才值得被纳入,我命运的课题。
看着身边一个个相似的人出现,就好像一段段相同的代码,在我身边运行了很多遍。
命运,会不停的把属于你的可以摆放在你面前。直到有天,你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我隐约觉得,自己克服了一些课题。因为在一些相同的事情发生,遇到一些相同的人,我没有像过去那样的惯性思考,而是坚持和婉转的余晖。我变成了为半斗米折腰的人,我为我的工作,低下了头。往日少年的那股执拗,早就消失了。哪些少年时候的冲动,也全然远去了。当我回头看的时候,只能用“年轻”“缺乏经验”来形容那时候的我。
但是感情上的问题,我还没有克服。我不擅长处理亲密关系。今天刷到一个视频,说,让他人了解你的顺序应该是:能力 >原则>善良。而我总是将讨好他人,展现善意,作为他们接触我的第一层面。这样招来的,全是烂关系。因为你展示了你可以被利用的一面。而无底线的示好,妥协,是会浇灌了另外一个人的恶意。
作为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一员,我需要做的是,框起自己的原则方框。我对待任何事情,真的一点要求都没有吗?
我不要,我不要为每次我的答案并不是我真实的想法而私下懊恼了。我不要我找不到自己的心声,看不清自己的要求。
婚姻是一个平等互利的关系,双方的感情应该是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之上。而不是我满足了你的价值观,你反过来教育我的价值观。这点,我从一开始就错了。我没有逃避,接受了对方家庭的破烂,最后这堆原生的破烂仿佛成了我的过错。
我想,我们的缘分开始的时候,是美好的。是带有崇拜的。就好像一个新生儿,不成熟的感情,懵懵懂懂。似懂非懂。一个人恍惚以为牺牲是爱,另一个人恍惚以为他们的婚姻幸福平静。当能量的那瓶罐子,被消磨的所剩无几。最后,空荡荡,一碰就碎了。
我很感谢这场课题带给我的成长。我对外界,不再抱有任何期待。在这四年当中,我自己生活,独立负担自己的全部。并且我相信自己不是那个人口中一个一无是处的存在。只是这场课题的研究,太过于沉重。让我的内心变得沉甸甸的。我那个喜欢胡闹的自我,什么时候可以被放出来呢?
我还是不够勇敢。因为很多现实的问题没有解决。希望明年的我勇敢一些,再勇敢一些。我一些破碎的自己,一片一片拼好。把哪些属于自己的原则,边界,一条条建立好。我可以学会爱自己,我一定可以学会。
关于那个稚嫩的声音,你孤独么?
我是。我孤独。但是我相信,这样的孤独,是有价值的。
When someday I look back, I would appreciate the dots, which look like there are no connections with each other, are finally make s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