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智被扰动
许久没有焦躁不安,心烦气躁的感觉。还是触及心智层面的。
- A(Antecedent):诱发事件。
已经讲过一遍,不能让学习者离开自己的视线,如果需要叫我们可以帮忙。但是又一次发生了。
- B(Belief):你对事件的解读、看法或信念。
我会觉得,我真不知道还能怎么做了,无力。怀疑这个人,但是又理解这个人也肯定有她背后的理由和自己要攻克的地方,觉得这个业务永远不会好,事情怎么能这样。一方面还觉得老师没经验,怪自己没选有经验的老师,也怪自己没有给老师培训到位,还怪老师自己能力不行,这么提醒也做不到,还质疑现在年轻一代都不行,疫情让他们没有任何经验,再也不想用没经验的人了,我有限的生命都要做这样没有意义的事情真是不自由,怎么才能离开……
- C(Consequence):情绪和行为后果。
情绪很暴躁激动,气愤。忍耐住自己的情绪,批评指正出这其中的错误。
- D(Disputation):质疑和辨析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
想法中就具体的事情,以及因为事情引发的对具体的人的具体的能力的判断是合理的。
质疑业务似乎是没有把握好这件事如果要做成需要方方面面的机缘机遇,就像很多人说,如果一个事儿能成是因为恰巧是自己在做这件事,不是因为自己。一样的,这件事中我做到自己应做的,如果事情也还没成,大概是这件事的际遇便该如此,一己之力也无法逆势头。或者过程中遇到一些事,那就反复打磨下次再比这次好,把事一点点磨好,便是。
- E(Effect):重新认识、情绪改善或行为改变。
我认识到,创业如果与他人互动,便是一件极度需要耐心,甚至会消磨耐性的事。
情绪在昨天离开这个场景,给自己休息之后变得好很多,至少有了很多勇气来面对。现在想想也是消除烦恼的方法中的“戒”,这样便对自己休假没有不负责任的评价了,我也是在适当调节自己。
其实我还很害怕这些坏情绪会带来对身体的不好影响,然后这样的害怕就加深了对这件事的严重程度。这样的信念是不合理的。给自己的宽慰的话:情绪就是会因为事情而起伏的,这是我们为什么要修行,不是因为我们一路什么都没经历所以没有波澜,而是因为经历了很多,然后我们练习得没有波澜。所以所谓的情绪起伏和念头起落都没关系,修行让我们安然于世。
那天结束后去普拉提了,然后还得到了老师最后帮我放松,让我躺在垫子上休息一下,感觉被关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