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度总结 如是,如常,如我
试图回忆2024年的时候,是以四月回国为界线的。四月以前,无尽的冬天,忙碌的工作,冰天雪地的黑夜,自得其乐的厨房。四月辗转海陆空回国,砰地从冷峻的北美扎进滚热的亚热带人潮中,熟悉的招牌流动闪过,家乡的食物嗞拉入口,仍在试探着和父母的关系,觥筹交错中放纵又迷糊。
这样的兴奋还没持续两天,就被体检时医生一句“你之前检查过甲状腺吗?这个结节需要复查“而戛然掐断。虽然被安排好的日本之旅先引走了思绪,但是这个问题时不时飘在脑海中,像一个红色塑料袋游荡在晴空——”我得癌症了吗?“
旅行归来去广州三甲大医院照B超,在昏暗的灯光里和拥挤于此的病人一样,呆呆怔怔,看一眼排号牌,看一眼手机。叫了号号,医生看了看结果,很果断地说“这个九成是恶性的,就看你愿不愿意赌,要么手术,要么观察”。又多问几句,旁边还有好几个病人拿着病历涌向医生,便识趣地走了。我和我妈从医院出来等我爸来接我们。我爸走错了一个路口,我妈拿着手机有点暴躁,我在OK便利店买了一碗鱼蛋,我想我好久没吃过这个味道了。
当我一个人躺在床上时,才开始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我会死吗,好像还不会。然后排列组合般思考了接下来的安排——美国的工作怎么办?在国内手术吗?还是继续观察?还是回美国看病?这会花多少钱? 几经波折,备受折磨,家人吵架,最终决定一切先按原计划进行,回美看医生。
找预约,查保险,去医院。美国的医生让我又拍了片子抽了血,看了看说虽然很大概率是恶性,但是因为大小不超过1cm所以你可以继续观察半年后再来。走出医院,长舒一口气,事物的本质并没有被改变,但是我好像获得了一个缓刑,在小雨的阴天如释重负。
为什么我会生病?医学上并没有给出一个很确切的答案。生长在一个父母身体都不太好而注重养生的家庭,我没有明显的恶习。如果非要有一个原因的话,我可以说是因为这些年情绪压力太大了。在回美国的飞机上,四周一片漆黑,我看着机翼上忽闪忽闪的灯光,像是看到了童年的自己,青春期的自己,二十岁代的自己……自小是一个忍耐容忍的“好性格”,被同学欺负了还要讨好别人;十八岁的年龄,我在高中毕业纪念册上写“生活就像一碗中药”,还被同学妈妈夸“懂得吃苦耐劳,良药苦口”;成年后离家读书,不想父母担心,我把生活的委屈都咽下来伪造我的平静,又在接近披露自我本质时被倒打一耙。
网上病友说结节这类病大多是情绪不顺、压抑自己,我认为也并非没有道理,毕竟这是我吃过最大的苦头。为什么东亚人这么苦?在那架飞越太平洋的飞机上,我决定老子从今以后都不吃这东亚人的苦了。
我也决定为自己再多做些什么。今年因为工作的社会化进程,开辟了一些理财和个人成长的阅读书单,现在又加入了饮食和健身书单。我把家里的所剩无几的加工零食扔进了垃圾桶,翻柜子的时候发现还有一个去年冬天的半盒麻薯;我长途跋涉去有机超市买肉,降低了红肉的比例、认真看食物配料表;我甚至尝试了一段时间轻断食,虽然体重一如既往的稳定。趁着夏季日照变长,我在下班之后把自己赶出家门,如遛狗一般遛自己。我相信我体感上是好了一些,连月经都变得规律,加上甲状腺结节本身是没有什么症状的,临近复查日期我甚至产生出“结节不长大或变小”的美好幻想。
十一月紧张去复查,医生一阵温暖的寒暄,跟我讲好消息是结节大小没有变化,坏消息是边缘有变得更模糊的迹象,因此建议穿刺并做进一步决定。我大概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缓刑结束,意味国内医生说的话再说一次与手术云云。
又是一个下大雨的傍晚,我在雨中等车,竟然有一种深深被欺骗的感觉——被生活欺骗,被“努力“欺骗,被健康书籍欺骗。我愤怒地去美国餐厅点了一份地道的汉堡配炸芝士,结果第二天立刻重了两磅——生活从不欺骗我,只是正反馈都缓慢而微小,负反馈都暴烈而真实。
啊,真实。这也许发生于三五天内,也许发生在某一刻,我说服自己接受现实。我在海边看海浪扑朔是真实的,我在医院被审判也是真实的;我在夏天凉爽的风里打球是真实的,我在寒冷的冬季窝在暖气旁也是真实的。我总是有一些不切实际的乐观主义,有一些过高要求的完美主义,而让我一时难以接受现实中的动荡、不安、与真实。自以为因果都直接明了,却忘了冥冥之中多数不可控的巨网,像《机智医生生活》中的医生谏言:有时候,不幸的事情也会发生在善良的人身上。我只好、我必须、我一定要坦坦荡荡地面对与接受现实。《金刚经》起句“如是我闻“,我默念,如是,如是,如是而已。
生病的后续还在发生,联系医生,安排时间,估计会一直持续到明年。我不再乐观或悲观,而只是根据现代医学做出判断并认真生活。很快又恢复了健康的饮食——噢对了,虽然现在营养学界流行各种吃法,什么生酮啦、戒糖啦、断食啦,我最新的思考是与其让这些学说利用饥饿与约束让我惴惴不安,不如跟随身体的响应去吃饭,只要入口的是自然的食物就够了。现在也还是会去运动,因为发现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或许生活也没有欺骗我,它依然承认功不唐捐,只是不一定以我的幻想发生,它会捋着毛毛,平静地说:你得顺应现实与时节,如是而已。
生病跑医院固然烦恼,也给生活的改变带来了动机。其实还蛮幸运的,至少可以正常生活。以上就是我在今年遇到最大的困难,其他时光挺美妙的。相比与野心勃勃而光辉闪耀的同侪,普通如我只好安慰说还可以当一个生活家——在规律的生活中稳定下来,以探险实验保持好奇心。
每日生活都稳定而平凡,以一日三餐为锚点来过好每一天。依然延续三年来的习惯自己做几乎每一顿饭,热爱买菜,热爱逛超市和农夫市场。偶尔买新的厨具,试新的菜谱,去高级的餐厅,对于热爱食物的我来说都是不错的体验。工作十分规律,得益于办公室文化基本没有加班,已经很了不起了。保持阅读,坚持写日志。每日与安安通话,唠唠叨叨互相陪伴。今年我们大概一个月会通信一次,手写几页,收入信封,贴上史努比主题邮票,寄到半个美国之外。这样正好可以梳理心绪,打开信箱收到新的信件也总是很温暖的。下半年的时候和相处十四年的好朋友约定一个月打一次视频电话。我会在每个月第二个星期六前一周给她发送一个正式的会晤邀请,十分有仪式感。也认识了一些新朋友,有的还在联系,有的淡淡如水。
今年学习了一个新运动:打网球。安安让我发现这个运动还蛮有趣的,因为这是一个力量与技巧兼具的运动。有时上课跟老师练习,有时跟球友打球,有时一个人对墙打。安安说,因为即使跟人对打也隔着很远的距离,打球更像是和自己在对谈。这是一个很妙的比喻,让人专注在每一个球和自身的动作。夏天的时候太阳七八点才落山,我一个人玩到日落才依依不舍地回家。对网球的热情一直持续到秋季,直到天气变冷而暂停。
另一个娱乐活动是第一次玩了switch 塞尔达。作为一个乖乖好学生,我自小游戏都玩的不多。塞尔达帮我度过了一段有点忧伤迷茫的时光,也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哇这完全就是一个艺术哇!
另一个新突破是终于考到了驾照!之前苦于不会开车,甚至都没办法自己主张想做的事。学会开车意味着自由独立又多了一分,这是最令人开心的。有信心开车之后立刻安排公路旅行,和安安开车四小时北上去看看湖光山色,领略了一下中西部美国人的度假时光。九月的时候自驾去优胜美地——哇原来有车可以在后备箱塞这么多东西,我们还很机智地带了一床被子哈哈哈。
在工作上有两三个让我很自豪的项目,去年设计的小学落地了,今年也做了个比较有趣的设计研究。相比于在学校和国内的高强度高刺激,这里的工作日常则细水流长,没有什么日新月异的新设计,一切都非常落地与实际。目前对自己的工作还是有认同感的,因为我可以看到自己做的东西在现实世界中被建造并被人们所使用,而因此了解自己工作的意义。去建成小学看到小孩子们有一个更好的环境去学习和玩耍,很是骄傲。第四季度时开始准备职业资格证考试,人还是得交了钱才更有动力学习(。
生活中还是时不时有一些小烦恼和小别扭的,激素水平波动还会大哭一场。偶尔觉得生活没什么意思,偶尔思考未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偶尔因为不确定性而焦虑不安。但也蛮正常的,可能二十岁代的生活就是这样,似乎有无限的可能又无从下手,何况今年情绪比去年稳定多了呢!得失心最不值得,平常心就足矣。
今年也有很多自我探索和建立自我意识的时刻。这某种程度上契合我离开大城市的原因之一——我想离开高刺激的环境,在平静的日子里认真看一看自己。独处也是一剂良药,像问好朋友一样问自己“今天想吃什么?” 或“为什么刚刚有点生气了?”在被湖泊包围的小城生活,总有些机会可以看看湖水,去山林里散步,听鸟叫虫鸣,跟迎面而来的骑行者点头致意,自然环境下放松许多。
我的同事里不乏在这里生活了数十年的人,生长于斯而习惯于此地的慢节奏,但对东亚人来说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有一段时间我在迷茫“突然有了这么多自主支配的时间,我是不是应该干abcd的事情来保持进步?”也会在工作中被触发竞争心和个人功利主义,然后发现在现在这个环境里根本没必要,逐渐被正直无私的领导和真心想帮助协作的同事磨平了棱角。人类的多样性和自己身份的边缘性让我得以以多重角度来观察社会和自我,仍在和绩效主义与精致利己作斗争,希望有更多合作共赢的机会。过去十年,所有东西我都需要付出120%的努力才可以收获80%或90%,我会害怕不努力就掉下深渊,担心没有突破舒适圈就不再进步。今年倒是发现,也不需要过分用力,我只需要正常使劲就足够了,搞清楚什么是重要的事,不要和别人比较,安排好时间和精力,相信自己也相信时间。
在美国工作之后也面临社会关系的问题。我们一家子内向得很,被迫营业都很消耗精力。回顾今年的日记,发现有些反复出现的烦恼都是因为人际关系。这里有些因为我以为自己没做好,有些因为脑内小剧场太多或对他人期待太高,有些是语言限制,总之造成不必要的内耗。默默许愿明年可以有一些进步。
今年读书有六十多本,虚构/非虚构都有一些,给了我许多的支持。咱就说,人还是得多读书,读书好,真的好。
印象比较深刻的书:
虚构类:《悉达多》《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丰乳肥臀》
非虚构类:《鱼翅与花椒》《waterlog》《romantic geography》《批判性思维》《elements of design》《稀缺 : 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 : 如何设计充实且快乐的人生》
观影不太多,最震撼的是在大学电影放映室看的《霸王别姬》。感谢《机智医生生活》创造了一些温暖的时光。
2024年是一个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的一年,如果你不是我十分亲近的朋友家人,大概率不会知道我内心活动的翻江倒海、静水流深、惊涛骇浪…… 今年在一些事情上不再逼迫自己,像认识一个新朋友一样认识我本人。人又何尝不是在自我意识的分析与增强中成长起来的呢?我说我有在生长,那就是有。
祝大家新年快乐,勇敢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