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读书笔记:今年有在认真读书
今天是2024年12月21日,一年又快过去了,看了下豆瓣的读书记录,今年算是有在认真读书。惊喜的是,竟然有8本书给到了五星,考虑到我的五星还是很吝啬的,得出的结论是:今年是有好书读的一年。以下按照喜爱顺序,推进一部分书籍。
NO1.
大地之上,6月之前,我写的是半年度度第一,现在可以确认,也是我的年度第一。700多页,书本身跟内容一样厚重。
豆瓣的推荐语是:印度版《活着》。然而在开始阅读的时候,只能勉强打个3星。并且感慨,这明明不是活着,而是更好的生活。但是,阅读至中间,至最后的高潮,被深深吸引、感染。记得看完的时候是凌晨1点,哭了挺久,被别人的苦难创飞了。
时至今日,印度依旧是一个民主制度与种姓制度并存的国家,真是的魔幻现实主义。种姓制度,明明就是统治者控制大众的工具,却如此根深蒂固,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依旧无法灭绝,这本身就值得思考。
这本书中,你以为会柳暗花明,不想却是更惨烈的一击。小说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在看不到的地方,依旧存在更悲惨的人生,尽管我没有经历过,我也愿意相信那些苦难真实存在。希望有一天,能实现真正的自由、民主。
NO.2
这本书收藏很久了,有意放在年底作为收尾的最后一本书。
给它五星,并不是说写的有多么好,况且这类主题,也不可能写的有多精彩。给它五星的原因,是作者敢于在这个高度老龄化的世界,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思考该怎么走向死亡这个话题,并且找到了可以参考的实际操作案例。
关于死亡的话题,我们总是避讳着,更不会谈论该怎么去死。我们现在仅仅在关注老龄化后养老金不够了怎么办,还完全没有对老龄化社会需要面对的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问题作出全面的思考。已经有发达国家走在了前面,这是好事,或许可以指导我们在未来,少走,甚至不走这些弯路。
我的微信签名是给岁月以文明,给时光以生命,是我最喜欢的《三体》中的一句话,看完这本书后,可以加一句:生的愉悦,死的坦然。
NO.3
嗯,第三名留给这本吧,以此来表达我对笔杆们的敬意(无论是过去的笔杆子还是现在的笔杆子)。不要被它的名字吓到,实际内容不是名字看起来的那种教科书,可读性尚可,能够大致了解一下、理解一下从建国初到现在的五次建国方针、基本策略、发展模式的发展轨迹。
现在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这些字眼,在历史中的某些特定时刻,能被创造出来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完美的解决了意识形态和实际操作之间的矛盾。向笔杆们致以崇高的敬意,RESPECT!
NO.4
刚看完时,给这本书的评语是:《三天》的太爷爷!
十分喜欢三体,但是鉴于这本书是1884年写的,其科幻的内容中对人性的映射放在今天依旧不过时。也许我们永远无法摆脱人性,但,愿探索能拓宽我们的想象,愿对更高维的渴望和追求能引领我们飞向更高的地方。理性,求知。
后来再去专门搜索科幻小说TOP100之类的,发现还是老一辈的那些,能够理解《三体》为什么能够引起那么大的反响。
NO.5
先在理想平台听完的音频,一直想看看纸质版,不知道为什么那么难买。
我们经历了一段黄金时代,现在全球区域冲突再起。也许就像书中说的,战争是常态,和平才是偶然。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说:‘’你永远无法说服一直猴子,告诉它只要现在把香蕉给你,死后就能到猴天堂,那里有吃不完的香蕉”。暗示只有人类才会服从于想象的共同体,就是这些想象的共同体,引发无数暴力、战争。
当作成年人的政治启蒙读物吧,音频真是很好听,十分的催眠.......
题外话,听这本书的音频的同时,我听到了我至此认为是最值的付费音频,加州101的《中东往事》,那时中东还没起战事,我心里想着,也许公司马上就有特拉维夫的航班了,我要去这个圣经中充满奶与蜜的地方看看,真真没想到,变化如此的快。
NO.6
今年想着读一点哲学类书籍,选择了刘擎的这本和一本讲波伏娃的《如何成为你》。后者有一点点的晦涩,读了三个月半懂不懂的读完,不推荐了。
这本讲义通俗易懂,希望以后厉害的大学教授都能把自己的讲义进一步浓缩、优化变成通俗读物,这样岂不是等于大众都有机会用很小的成本上一学期的大学专业课程~~~~
有时候能难讲清楚,是社会先进步,然后在众多理论中选择适合的理论作为当下的主流价值观呢,还是理论先行,引导社会改变的。
能够肯定的是,技术进步的速度始终快于社会文化的进步,我们当下的文化是否符合我们的未来,我们现在认为正确的、重要的,未来是否依旧如此呢?
NO.7
今年缘分到了,这本书重启后读完了。
说来神奇,有一些书,初读没感觉,不理解为何能有那么高的评分,这样的书,就停下,等待一个更合适的时刻再次开启。
这次再度打开的机缘是在清华培训的时候,老师说到这本书了作者,说他是国民党军官,意识到形势不对后,去了美国读博,研究明史,最终有了这本著作。对这种“交叉学科”的人总是很有兴趣,再度开启后,果然无比丝滑。
书中对李贽的评价真是杀人诛心:他的学说,破坏性强,建设性弱.......
放在日常中,提出问题容易,解决问题困难,我们都更喜欢能进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NO.8
最后一本五星,给到这本漫画。
拿到时候一看是漫画,本来想退,随手翻了翻,发现是十分不错。所以给五星的主要原因是一个不爱看漫画的人都觉得这本漫画好看,值得奖励一下。书中印象最深的也许是家庭,特别是外婆、父母对作者的爱、理解、信任与支持了。
万维钢经常会说,要做一个权威式父母,即高要求、高支持。共勉吧。
以上是今年给到五星的书。开头说过,我的五星比价吝啬,所以还有一虽然没给五星,我也觉得是很好的书籍,如下(排序不分前后)。
NO.1
在最初阅读的时候,打了五星,因为作者对于高等教育的理念,跟我的非常一致。
阅读结束后,打四星。书的下半部分,是对美国重点高等教育的院校的一个介绍,包括办学理念,教育模式及招生特点等,值得有计划出国留学的精英们看看。
书中摘取了亚当斯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我必须研究政治和战争,就是为了让我的孩子们能够研究数学和哲学。我的孩子们应当研究数学、哲学、地理、自然、历史、造船学、航海、商业和农业,目的是让他们的孩子们能够研究绘画、诗歌、音乐、建筑、编制和陶艺”
这很好的展现的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顺序。我对高等教育也有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大家对“学什么”的选择是基于兴趣,而不是就业。希望有一天,在所有的本科教育阶段,都能够实现通才教育,不固定专业,不设置专业转换壁垒,让每一个人充分调动兴趣的潜力。研究生阶段,转而实施专才教育。
想一想,对应亚当斯的话,我们现在应该处于亚当斯孩子的阶段,吾辈当努力啊!
NO.2
近两年了心理学方面的书上榜很多,一是说明大众心理问题普遍,不算好事;二是说明大众开始寻求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解决心理问题,算是好事。
心理治疗师工作的本质,应该说是引导病人找到最真实的“压抑”原因,因为人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所以往往真实原因不愿被承认,不在意识里。然后,采取应对办法。五六年的治疗过程,其实不可能通过这么短的文字表达出来。与其说写的是治疗过程,不如说是呈现五个英雄。他们在遭受如此暴行以后,依旧走了过来。我真的感慨,这出自最亲近之人的暴行,不知道现在的社会上,是否依旧存在。是否只要“人”这个物种一天没有进化,同样的事情就永远会上演。
希望我们都能勇敢,直面心里的那头怪物。
NO.3
近几年这种把大学课程修订成通俗易懂的书的方式真不错,看完约等于上了一门选修课,很值得推广。当然啦,把课程变成书可不容易,怎样易懂易读,很考验老师呀。
希望以后能出现更多这样的书~
NO..4
没看过同性恋题材的,就本着好奇的心态看看。
虽不理解,但尊重吧。
NO.5
挺不错的科幻小说,适合咖啡馆阅读。最后的“我肉汉堡”,有点可爱。
值得五星的科幻小说真的很少啊!作家们,努力啊!!!
NO.6
其实我不爱看悬疑,但是本着要拓宽阅读范围的理念找一本高分的看完,感觉就是:嗯,这个事情也不用强求......
NO.7
里面的一些观点还是很超前也有预见性的。对于促进生育的举措所能带来的效果有限这个观点十分认同,除非不让女性再受教育,除非文明倒退。这也不仅仅是中国的难题,是世界发展的难题。
NO.8
这本书是专门搜索茨威格+舒昌善的组合找到的,跟我的最爱《昨日的世界》还是有差距,但是茨威格还是符合我心中对作家的幻想,舒昌善还是最好的茨威格作品译者,放在最后,作为2024年读书笔记的收尾,2025年继续,要勇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