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中的防水工程:新手避坑要点
对于初次涉足装修领域的新手来说,防水工程犹如房屋的 “隐形护盾”,看似不起眼,却关乎着未来居住的舒适度与安心程度。一旦防水环节出现纰漏,渗漏、发霉等问题随之而来,不仅影响自家生活,甚至可能殃及楼下邻居,引发邻里纠纷。以下便是新手在装修防水工程时需要重点留意的避坑要点。
一、材料选择误区
新手往往容易被低价或花哨的宣传所迷惑,选择一些质量欠佳的防水材料。市面上有些杂牌涂料,看似价格亲民,但涂刷后成膜性差,防水效果短暂,没过多久就会出现裂缝,让水汽轻易穿透。还有的防水卷材,柔韧性不足,在建筑物轻微沉降或温度变化时,极易断裂,导致防水失效。
理想的做法是选择知名品牌、口碑良好的防水材料。像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耐水性,能适应多种复杂基层;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柔韧性强、耐高温又耐低温,能为屋面、地下室等关键部位提供可靠防护。购买时,要查看产品的合格证书、检测报告,确保质量过硬。
二、施工细节疏忽
防水施工过程中的细节把控堪称成败关键,而新手常在此处栽跟头。比如卫生间地面防水,在涂刷防水涂料时,墙角、管道根部等边角部位没有进行加强处理,这些地方应力集中,日后最容易出现渗漏。还有在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之间的搭接宽度不够,或者粘结不牢,留下缝隙,给雨水、水汽可乘之机。
正确的施工流程应当是,施工前对基层进行彻底清理、找平,确保表面平整、干燥、无起砂。在重点部位先涂刷一层附加层,增强防水效果。涂刷防水涂料要均匀、无漏刷,一般需涂刷 2 - 3 遍,且每遍涂刷方向相互垂直。防水卷材铺贴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保证足够搭接宽度,并用喷枪或专用胶水紧密粘结。
三、防水区域遗漏
新手可能只关注卫生间、厨房、阳台这些显而易见的用水区域,却忽略了一些潜在的防水要点。像房屋的外墙,如果没有做好防水处理,雨水长期渗透,会使室内墙面受潮、发霉、起皮,影响美观与居住健康。还有地下室,若防水不过关,地下水渗漏积聚,极易造成贵重物品损坏,维修成本极高。
因此,在装修规划阶段,就要全面梳理家中需要防水的区域,外墙可采用外墙防水涂料进行整体涂刷;地下室除了地面、墙面做好防水卷材铺贴外,还要设置排水系统,及时排除积水隐患。对每个区域都要做到一丝不苟,全方位构建防水防线。
四、闭水试验敷衍
闭水试验是检验防水工程质量的 “试金石”,然而部分新手却图省事,草草了事。有的试验时间过短,未达到规定的 24 - 48 小时,导致一些细微渗漏未能及时发现;还有的在试验过程中,没有仔细观察楼下对应天花板、墙角等部位有无水渍,试验结束后,也未对积水进行深度清理,残留的水分可能影响后续装修工序。
进行闭水试验时,要严格按照要求,在防水层施工完毕、干燥后,将地漏等排水口堵塞,卫生间、厨房等区域地面注水,深度不少于 20 - 30 毫米,持续观察规定时间,楼下无渗漏、水位无明显下降才算合格。试验完成后,及时清理积水,确保施工现场干燥整洁,为下一步装修打下良好基础。
装修中的防水工程虽复杂繁琐,但只要新手们牢记这些避坑要点,在材料、施工、检验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就能为新家打造坚实的防水屏障,远离渗漏烦恼,畅享舒适居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