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交谈的禁忌
日常交谈的禁忌
1.不要总是自吹自擂
有些人总喜欢胡乱地吹嘘自己。即使他的口才很好,也只会令人厌恶而已。
这样的人即使是件小事他都要咬文嚼字地卖弄一番,看起来好像是很有大道理的样子,说穿了不过是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及虚荣心在作祟。
在他人面前的讲话,必须先充实实际内容,再以简单而贴切的词汇表达出来。
朋友关系必须建立在真诚之上,而不是硬性地逼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花哨不实的言论只适合逢场作戏,相互欣赏和帮助才是朋友。不要为使对方接受自己的看法,卖弄一些偏僻冷门的词汇,以显得自己与众不同。这在对方看来,只会觉得和你格格不入而无法接受你的看法。
朋友应是彼此相互了解,以建立一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沟通方式为目的。彼此要在交往中培养相知相惜的情谊。
2.不要不懂装懂
社会上一知半解的人一多,装腔作势便容易流行起来。如果凡事都一无所知,心里便容易产生落后于人的危机感,这也是人们常见的心态。有些人在绝不服输或“输人不输阵”的好胜心理作祟下,总是想找机会扳回面子。
有一位小杂志社的社长,不管在什么场合他总喜欢装腔作势,故意降低自己的声调来表现庄重的样子,不但如此,他还时常表现得无所不知。这种姿态让人觉得他好像在做自我宣传。
然而,不论他再怎么装腔作势、机关算尽,还是得不到他人的认同。而他的杂志社,也永远上不了台面。
他所出版的刊物,总是被人批评为现学现卖、肤浅的杂学之流,这是因为无论什么事他都喜欢随意评论。当他一开口说话,有人就说:“天啊!又要开始了。”他这样和说大话、吹牛皮并无不同。没有出类拔萃的智慧,却装出一副什么都知道的样子,就会被别人看作虚张声势的伪君子。
朋友中最想远离的,就是这种人。
承认自己不知道的事并不丢人,不懂装懂,一旦被对方看穿,反而会令对方产生不信任感而不愿与你交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不可能事事精通。愈是爱表现的人,愈是无法精通每件事。交朋友应该是互相取长补短,不懂的地方就该不耻下问。即使自己很在行,也要以很谦虚的态度来展现实力,这样才能说服他人。
所谓很谦虚的态度,是指对于自己擅长的方面,可以发表意见,但是说话技巧要高明。
现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每个人所吸收的知识都不可能包罗万象。若不以虚心的态度与人交往,如何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自以为不凡的人,必然得不到大家的尊敬。不论是不懂装懂或是真的无知,都有碍于交往的加速发展。
3.切忌随意附和别人
不论是讲话的语言还是手势,都具有个人色彩。例如,美国人最擅长以夸张的动作,显示自己的内心;东方人则比较含蓄、内敛,不轻易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表现出来。
社交活动和说话一样,需要借助情感的大力支援,真挚的情感才能打动人心。人并不是机器人,说话一定会有抑扬顿挫,为突出语气,还必须加以形容词调整或使用语尾助词。
会话必须要时常加入自己的意见才能成立,人们常常习惯于附和他人,但这种没有独自思想的附和语词,并不能显示个人的独立人格与个人意见,一个喜欢强调自己想法或意见的人,是绝对不会用附和的方式表达想法的。
许多人习惯了说“我同意”。其实在与朋友的交谈中,朋友想要听的是你个人的看法,而不只是要你附和地回答:“是的。”要让自己成为更独特的人就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尽量表现出自己独特的看法。
4.忌玩笑过度
朋友、熟人之间适当开开玩笑,可以活跃气氛、融洽关系,增进友谊。但一定要把握度,要因人、因时、因环境、因内容而定。
(1)开玩笑要看对象
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和大大咧咧的人开点玩笑,或许可调节气氛,但和女同学、女同事开玩笑,则要适可而止。
(2)开玩笑要看时间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开玩笑,应该在对方高兴的时候,或者当对方因小事生气时,也可以通过开玩笑把对方的情绪扭转过来。
(3)开玩笑要看场合、环境
在图书馆、医院等要求保持肃静的场合,不要开玩笑。因为在庄重的场合不宜开玩笑。
(4)开玩笑要注意内容
开玩笑时,一定要注意内容健康,风趣幽默,情调高雅。在社交活动中不要开低俗的玩笑。千万不要拿别人的短处开玩笑。
说话适度、掌握分寸是对一个有修养、有素质的人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交际中处理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三思而言”定能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