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年末
快2025了,强烈地感觉岁月不经用。
有个事儿印象挺深刻,2019年joyside乐队重组,第一场演出放在了北京糖果。现场有一半都是三四十的中年人,我是既没见过这么激情的现场,也没见过这么激情的中年人(笑)。
以前挺鄙视那种,在朋友圈晒着大厂工作牌儿唱着nothing else matter的人的。还有寻常结了婚又在那发王尔德的。觉得很搞笑很戏谑,而且人前文艺跟晒lv大logo有什么区别?我估计这帮激情的中年人里一堆这样的,把行动和理念割裂,把现实和理想分开。
为什么是“以前”鄙视,因为我自己现在都怕自己滑坡,没有b脸说自己其实现在也鄙视。不行动,是真相信吗?
不禁在想,为什么人的选择总是趋同的?从事业考量、到感情抉择。这还是宏观的,到微观处都很多方面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因为人,很多选择都是在规避恐惧,为了不受所谓那些可怕的下场,宁愿行尸走肉!在情怀面前人生很短,但在恐惧面前一天都能变得很长!再加上互联网推波助澜,多一分远见,就少一分刺激。
其实越对“人”怀有敬畏之心,越不敢笃定自己要怎么活。一切解构到底,艺术不过巧言令色。“人生短短三万天,so?这也太惨了回头一天天的咋忍。”人这么想的时候就是步入平庸的时候。
到底有什么能对冲掉呢?是渴望某一种姿态到做不到就不能活的狠绝;是极小概率的特殊机遇让你相信规律之外;是作为模拟人生的小人人对“神”的谦卑;是对这个世界怀有极大的恨或爱。
你,能吗?
最喜欢的一个体育选手,ufc的夜魔弗格森。一直连胜到破纪录,然后一个滑铁卢后,一直连败到破纪录。天才+极致意志+极致努力,最后败给了将人参数量化后的计算最优解、廉颇老矣就是不适合了,也是败给了心气散了、人活一口气这句古话是真没毛病。
心气啊,是你我能决定的吗?还是运数?
无解吗?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