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自制咖啡
1、飞利浦美式滴滤咖啡机
可使用咖啡豆或咖啡粉(粉装滤斗里),需要注意的参数是研磨度、豆子本身的烘焙程度、咖啡萃取浓度选择。
意式咖啡:适合中深烘咖啡豆,研磨度不宜过细,会有焦苦味道,萃取也选择中度即可,用美式机器没法产生油脂,不适合拉花。
美式咖啡:适合中浅烘咖啡豆,萃取可以久一点,能品出果香。
加多少水就出多少水,所以“杯数”的参数,对应的是使用多少咖啡豆的问题,如果想要浓一些,可以少加水,或者杯数多选,水量是固定的。
2、雀巢gusto胶囊咖啡机
注意胶囊大小与Nespresso的不同,更大一点,如果买错了,需要买胶囊咖啡托的转换托。
可以自制意式浓缩和拿铁,需要注意咖啡液水量和奶量的配比。以拿铁为例:
用非一次性胶囊壳,放8-9g咖啡粉,中细程度,不宜过细(否则不好加压),不需要压粉,萃取60ml水,对应2格,豆子用尽量新鲜的深烘豆。
用胶囊壳加奶粉,选择水量5格,可以打出奶泡,并尝试拉花。
3、摩卡壶
买的一人份摩卡壶,
粉过细,可能导致萃取过度、咖啡液流不出来;粉过粗,则会萃取不足油脂出不来,建议研磨度比手冲细比意式粗(绵糖质感),水粉比1:4,降低萃取率,减少尾段焦苦味;不要用力压粉;
尝试:10g咖啡粉,常温水40ml(不超过泄压阀),萃取30ml。
关火时点:在出现咖啡液后关小火,出现较大气泡时(或有突突突声音时)关火(或在咖啡液铺满咖啡壶后拿开利用余温萃取剩余咖啡液),防止水溢出和苦味。
4、拉花缸+手动打奶器
拉花缸容量550ml,属于比较大的,起泡时间比较久,但没有个定数,得看发泡的程度,尽量做到表面反光均匀挂壁,没有大的起泡且不分层。
注意加热至60°左右(微波炉1分钟或用拉花缸煮),用200ml的奶,打发至300ml的量。打完后注意摇动拉花缸保持奶液和奶泡的融合。
5、法压壶打奶泡
60度奶,先下压拉起一次,再压至1/2处30次*3,中间间隔2秒,直至奶泡至壶口,
倒回到拉花缸中,敲两次并摇匀。
6、拉花
高位倒入预融合一圈,倒入5圈融合,拉花缸接近液面进行拉花。
7、拉花针
用来调整表面奶泡形态。
原理:
深烘:内部结构更疏松,二氧化碳含量更高,因而油脂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