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个人阅读红黑榜
今年截至到12月16号竟然看了123本书(漫画整套基本都只标记首册和完结册),几乎是去年的两倍,想想应该是对应了我那一年降薪好几次没有钱赚的工作,因为没什么项目做,工作也不饱和所以上班也一直在偷偷摸鱼看书呢(苦笑)。
我完完全全按照个人的主观感受和阅读喜好丝毫不客观地10本红榜(其中包括两部漫画)、6本额外红榜和5本黑榜,感兴趣的话可以往下看看。
红榜(排名不分先后)
1.三浦健太郎《剑风传奇》
我今年终于把这部作品的漫画、旧tv、新剧场和新tv都完整的补完了, 剧情人物作画都扎实到很难找到能与之抗衡的作品。
作者描绘了大量细节让每个人物每次高潮都深刻且立体,除了那个著名的蚀之刻之外还有非常多让我有感触的内容,一个是作者为了表现女主如何在黑暗的中世纪成为罕见且强力的女战士,还直接描绘了月经对女人的影响,并且借男主的口表达女人真是不容易,第二个是蚀之刻之后的断罪塔篇章,我在访谈里看到作者说灵感取自我一直很喜欢《玫瑰的名字》,也看到作者借此讨论当时人们借着宗教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控制人的批判。
其中最有争议的角色格里菲斯我也觉得难以找到类似的角色,黑格尔提出世界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人类对物质利益的“热情”,格里菲斯在我看来就是这样有着原动力热情的人,他也是正在玩一部名叫《剑风传奇》这部3A大作的你,你是玩家,而格斯、卡思嘉、鹰之团等等对你来说都只是游戏中的NPC而已,你会对游戏中帮助过你的NPC有好感,为他们背后的故事感动,但他们也只是NPC而已,是你游戏体验和达成结局的工具人,当我感受到这一点后,这部作品不光是我今年的top10,也是我人生漫画top3。
2.吉永史《大奥》
看完第一卷就在群里安利,作者虚构了德川幕府初年爆发了一场只在年轻男子之间传播且死亡率几乎百分之百的赤面疱疮传染病,致使日本男性人口急剧缩减,导致大奥这个男尊女卑的制度奇观的一次彻底地性别转换,是跟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有点类似的科幻漫画作品了。
前面几卷完全可以当成性别转换的爽漫来看,在吉原卖身的男人,精子质量差被女方休掉的男人,争风吃醋孔雀开屏的男人,里面的女人丰富多彩各式各样,善良的邪恶的有野心的无能的愚蠢的天才的,应有尽有,真的是爽中爽,但后几卷从大奥转移到了更加壮阔的历史背景,江户时代中期,内忧融合着外来文化,人类突破医学难题,从而更加深刻拷问了性别权力结构的形成与运作,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3.石黑一雄《莫失莫忘》
阅读体验痛的不行,最后几章让我想到《瑞克和莫提》中关于量产意大利面人的那集,全宇宙都想吃那个星球的人自杀后的身体变成的意大利面,但为了让自己吃的心安理得故意把他们做成非人的模样,但科幻元素不是这本书的重点,而是我们每个人随时都可能是克隆人,但无论三十岁还是八十岁,人生注定要经历的那些失落,一盒磁带或是一辈子的挚爱,终究一样会像这样一去不回,又在记忆中辗转翻滚,直到生命终结。
这本看到最后很难不用存在主义的视角去解读,结尾石黑一雄自己也说:“从我的世界观来看,我认为人们无论承受怎样的痛苦,无论遭遇怎样的悲惨经历,无论如何不自由,都会在命运的夹缝中求生,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人们不懈奋斗,努力再如此狭小的生存空间内寻找梦想和希望。这类人始终比那些破坏体制、实施叛乱的人更令我感兴趣”,就像加缪的《 西西弗斯神话》不去解释西西弗斯为什么被罚无止境的推动巨石,因为推动巨石已经是他既定的命运,不如转而描写推动石头的过程。
4.吉尔施梅勒《亨丽埃塔与那场将人类学送上审判席的谋杀案》
本书讲的是这样一个案件:亨丽埃塔是个从小就天资聪慧,好奇心旺盛并且做事认真又有胆识的女孩,1930年她被录取为哥伦比亚大学的人类学学生,师从声名显赫的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和弗朗兹·博厄斯,一年后,在他们的提议下,亨丽埃塔满怀期待地独自前往阿帕奇印第安保留地进行田野调查,结果被一个原住民奸杀。亨丽埃塔的死亡牵扯了几个点:
1. 印第安人与白人殖民者之间的种族隔阂:阿帕奇这一块是最后一块收编的部落,非常难管,白人管理者害怕本就脆弱的平衡被打破,在犯人被抓到之前试图宣扬加害人是白人而非原住民,导致错误的调查方向。
2. 人类学的争议:当时人类学是一门颇具争议的学科,很多人认为田野调查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自大表现,觉得自己有神一样的权利去审视一个部落一个民族,也是后来人们给亨丽埃塔泼脏水的原因,认为她研究人类学她活该。
3. 娇妻的共鸣和爱给女人造黄谣的男人:亨丽埃塔在保留地最初一直想找女性向导,但当地女性认为她作为白人女性是进来跟她们抢男人的,都拒绝帮助她,她为了研究只能寻求男性原住民的帮助,在她被害之后这点成为了她勾引男人罪有应得的证明。
4. 知识分子们的自保:哥伦比亚大学和她的导师为了撇清责任,用高深体面的学术话语暗示这都是亨丽埃塔自己的主意,同时她一直没有男朋友,想要去部落找男人。
5. 女性学者的困境:虽然很多女性学者极力证明自己和亨丽埃塔不一样是认真搞学术不会搞男人,但各种田野调查地还是在这之后禁止女性学者进入。
我的看法是这个案子牵扯的利益集团有好几个,白人管理者害怕冲突激化做伪证误导调查方向;人类学者为了讨好大众,在加害人被抓捕审判的时候,想要展现出自己的慈悲之心表示这些原住民是弱势群体,他们的心智是小孩,不该以我们的文明标准去审判他们判他们死刑;原住民之间为了种族内部命运共同体,就算有目击者也不会说出来;加害人的律师为了自己的业绩在辩护时拼命质疑亨丽埃塔的人品,总而言之为了这些所谓的身份政治、科研精神、民族团结等等“正确”,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牺牲亨丽埃塔这个女人,我也不想从性别压迫的角度去看待所有事,但很难找到一个男性受害者在身体遇害后还要受到舆论谣言的伤害,身份政治不该牺牲女人。
5.斯蒂芬韦斯塔比《打开一颗心》
作为自传来说这本书也太好看了,作者身为世界顶尖的心脏外科医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术,所以在行文中的有着难以掩饰的优越感和高高在上的姿态,但看完之后我觉得正是这种不谦卑的态度,盲目的自信和骄傲,怕才是心脏重症患者所渴望感受到的安全感吧,不知道案例中的病人肾上腺素有没有及时分泌,我的肾上腺素反正是有了,特别是知道还是有很多像韦斯塔比、清水洁这样有实力更有自己的理念和抱负的人在修修补补,就感觉这个世界还是有希望的。
另外作者还有一本叫《刀锋人生》的书,也已加入我的2025年待读书目里了。
6. 斋藤环《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
非常好读,这些年还是很爱看这种用高度系统化的语言来归纳总结一些社会病症的书,因为找到归因这件事就让人很有满足感。
除此之外在母女关系那个章节里收获了很多新的视角,看到60岁的作者抨击用孝遮盖家庭暴力真的觉得太好了,到了如何建立“健康的自信”那一章时,我一直都知道自己是个自我认知清晰的人,会经常说我把我自己当回事但不把别人眼里的自己太当回事,和作者总结出的“我是世界的中心,同时也只是世界的一部分”不谋而合了 。
另外作者非常爱用二次元作品像是JOJO、死亡笔记中的人物来当做案例来分析这点也十分有趣。
7. 河美娜《我的痛苦有名字吗?》
作者是今年很火的韩国综艺 《思想验证区域》 里的选手河马,看完后我觉得是一本 我想推荐周围所有女性朋友的书,大部分女性都会面临的困境和感受,它们的真相是什么,为什么二三十岁的女性是最容易患上抑郁症的群体,这本书里都有在试图阐明。
前面也说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找到归因本身就是一件让人能够安心的事情,这本书对我来说也意义重大,我本身自认是心理状态非常健康的人,我就像上一本自伤自恋里提到的会坚持想做自己的健康自恋型人,但同时作为INTP我经常发现我虽然能理解她人的痛苦,但又很难吃下她人大段大段主观的、情绪的描述,也很难说出暖心的安慰,但这不代表我不想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朋友伸出援手。
这本书前几章关于抑郁症的生物性上的归因就给了我很多启发,于是现在我可以给有相关困扰的朋友,比如说我了解了抑郁症和抑郁情绪之间的区别,抑郁情绪是人都会有,普通人能及时消化转变,但如果过量就会功能失灵变成抑郁症,就和糖尿病一样,被长时间刺激的胰岛最终造成难以扭转的损伤,所以我现在会给处在低谷的朋友说,你最近面临的烂摊子太多了,总是在消化这些消极情绪会造成你生理性伤神的,推荐你平时吃点甲钴胺修复养护一下你的神经哦!
8.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神谕女士》
阿特伍德版出走的娜拉,书中的琼和现实里大部分女人一样,她是个相貌平平的胖女孩,但写作天资极高,却被一群重度厌女症患者环绕,有一个被男权思想洗脑的母亲,还有一个像《坠落的审判》里那个嫉妒妻子事业的丈夫,周围的人们也不在意她的才华,只在意她的头发,不在意她的感受,只在意她表演的情绪是否得体,连哭泣都必须安静优雅才是合格的。
而琼试图一点点把被社会规训挤压变得支离破碎的自己拼起来,最后琼是否成功我们不得而知,像卡夫卡的《城堡》一样我们都是在围绕城堡转圈但就是找不到入口,没人知道城堡里是什么样。
最后还是忍不住想要说一句:读客的封面真丑啊。
9.三岛由纪夫《奔马》
其实丰饶之海系列我就看过头两本,从《春雪》的柔和转变为《奔马》里青春奔腾的暴烈之马, 这本里的男主饭沼勋和《春雪》里的前世松枝清显也形成了强烈反差,饭沼勋对“纯粹”矢志不渝的求索和松枝清显有明显差别,勋内心的纠葛、矛盾、理想与现实的残酷冲突,最后为了爱情的缠绵背叛自己,直至发现爱情早已背叛他之后那段少年殉道式毁灭的阅读体验真的非常酣畅淋漓。
顺便这本还很有趣的一点是可以看到三岛到底有多爱男哈哈哈,他在书中花了好几页描写饭沼勋脸庞如何英俊,身姿如何健硕,就差告诉读者自己流口水了。
10. 安娜伦布克《成瘾:在放纵中寻找平衡》
年初时朋友推荐的,很有趣很好读,作为科普书籍完全不教条,插入了非常丰富的案例分解穿插在每个分议题阐述中,作者在书中表明自己除了是精神医学专家外,也同样是成瘾患者(她举例了自己对言情小说上瘾的经历),后面在“激进诚实”章节,她也讲了自己曾接受心理治疗以理清和母亲的关系,如此拿自己开涮的态度显得格外真诚和动人。
总的来说这本对我的启发很多,前几年我其实是个非常大手大脚的人,经常会从一个坑掉进另一个坑,并大量购入同类型产品直到家里被乱七八糟的东西塞满,当时我也经常会陷入对自己深深的厌恶中,阅读这本书发现原因以及很多跟我有同样情况的案例后舒心不少,而且发现我自己以前琢磨出来的很多想法都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应正,比如我在意识到自己对某件事物上瘾之后会采用“正念”的方法让自己冷静下来 。
额外私心红榜,精选6本今年看过的喜欢并且想安利,但实在写不动了的书:
黑榜(排名不分先后)
1. 约瑟夫坎贝尔《千面女神》
“ 神话以文化为本,以文明发展为根基。女神崇拜的发展,同样围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数万年间,女性精神与女性经验被转化为原始的神话形式,成为了全世界神话的基础,更激发了各种创造性形式的潜能。”
通过上面这段书的介绍可以看到这本的主题真的很吸引人,考据资料也很多,但整本书的思路都很混乱,作者的男本位解读真是看不下去,德语中将太阳定性为阴性词月亮定性为阳性词就是德式悲剧和黑暗品质,法语中太阳为阳性词月亮为阴性词就是高卢理性之光,我白眼快翻到脑后了, 同类型《乐园之丘》在各方面都要好的多。
2.斋藤环《战斗美少女的精神分析》
同一个作者的两本书今年分别进了我的红黑榜呢hhh,所以这本看的时候其实是带着红榜那本的滤镜,有着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的debuff。
可能因为是00年代的书了吧,议题和书中一些论述很有趣,但明显没有作者新的那本《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扣题和深入,围绕御宅族和爱好者的分析啰里八嗦写了好几章最后得出两者之前的区别是虚构与真实的性欲这个结论也太粗糙了,相似议题更推荐河野真太郎的《战斗公主劳动少女》。
3.麻耶雄嵩《独眼少女》
这两年对推理小说的热情明显快要消失殆尽,主要是因为踩雷的概率实在是太高了,那种只要诡计好什么都不重要的论调我也完全无法苟同, 特别是很多推理男作者除了爹味重且厌女之外,写到解谜章节时总感觉能浮现出作者“你瞅我厉不厉害”的表情,在我看来就算是类型小说也要有点起码的写作基本功吧?
包括这本《独眼少女》,总结起来就是爹控少女残杀其她少女的究极厌女故事,写出这种狗屎的作者竟然会被圈内人称为“麻神”,真的很担忧看书只看推理的人的文化水平和精神状态,请和那本《双月城的惨剧》一起负分滚蛋。
4.深见真《剑风传奇炎龙骑士》
同样是有着来自《剑风传奇》的期待所以读完非常失望debuff的一本,不光故事老套,文笔结构逻辑也都完全不如三浦自己的创作,最稀烂的地方在于这本对三浦蹩脚又表面的模仿,不光又是献祭女人,还要让巫女和女战士自愿献祭 ,好了现在同人精神续作我只认宫崎英高了。
5.蕾切尔约德《夜母》
今年营销比较猛的一本书,打着【女性解放】【女人发疯】等标签的一本小说,这本其实是出版社的编辑朋友送给我的,我最初也非常感兴趣到手就看了起来,但看完后真的胸胀气闷,这什么鬼东西,冷脸洗内裤也算女性力量?变成野狗发泄一通最后中心思想是我老公其实很好的他不帮我分担是因为我没有跟他提,我真是救命。
很对不起送我书的朋友,但我真的非常讨厌这本,于是我自己又花钱买了一本写下了这段差评。
终于写完了,明年继续加油~!
© 本文版权归 cheekysoul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