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年为一个周期,学术圈逐步饭圈化。
所有你走过的捷径,你偷过的懒,你投过的机,最后都会由你自己用复利的方式去偿还。
读过一个古早的“援共文”,一个穿越者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TG的先烈倒在他眼前,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告诉他们,他们的血不会白流,革命最终会胜利。
有人问穿越者,为什么不帮帮他们,减少一下革命的损失,那个穿越者说:“我只怕我的帮助,让煤失去了成为钻石的机会,让生铁不能成为钢。革命的鲜血,我不知道那一滴是必不可少的。革命者的牺牲,我不确定哪一个是不可或缺的。”
谁都期望容易得成功,谁都想去模仿,去学习和效仿,但唯独不愿意付出一样的代价和血泪。
作者:q9adg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63428568/answer/5249717333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vn很快就要面对一个关键问题——到底要不要维持vg的绝对领导权。
西方帮助vn发展的关键条件,就是vn自己要体现出“上进心”,也就是摆出一副要自己解散vg、废除vg的样子。
每年都要交答卷,要展现进度和决心,要实现“体制改革”关键节点。
否则西方投资者就要“失望”,要“丧失信心”。
vg则一直都在半真半假的作戏,今天来点“媒体自由”,明天来点“拟公开财产”。但是每做点让西方欣喜鼓舞的动作,必然又在另一方面做一些对称的动作“严防颜色革命企图”。
西方也在揣着明白装糊涂——西方发现一个诡异的悖论,ta们一方面从心底里不相信“威权主义统治”对神圣的私有财产有真正的尊重,而从另一方面又无奈的认识到恰恰是因为“独断专行”的“威权主义”才会如此低成本的扫除各种投资障碍,而不会像印度那样陷入无休止的扯皮和反复。
ta们总在本能的厌恶和试图颠覆唯一能让ta们投资有效的关键要素,着听上去有些疯狂,但却是个荒诞的事实。
其实西方不是要在vn实现所谓的民主,而是要在vn实现方便ta们操纵、挟持的殖民地制度。
这跟vn自己的根本利益是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的。
而这个矛盾,注定会在vn“成为发达国家”的道路上爆发。
具体的形式,就是vn会爆发一次危险的颜色革命危机,逼迫vg要么彻底翻脸、要么自我解体。
一旦这个危机爆发,现在所有的“趋势”“预计”都会化为泡影。
“按现在这个速度再发展二十年”这种预测,其实只是一个历史神话,一种需要极为苛刻条件的罕见奇迹。
vn缺的不是电和基础教育,而是缺这个能抑制危机的条件。
这是因为vg无论是在理论水平、文化积淀、队伍建设和纪律贯彻上都不如中g。
ta们很难躲过这一劫。
作者:奔跑的蜗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001449/answer/2948938738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五年为一个周期,学术圈逐步饭圈化。
从本人参与经历,本学科国内学术会议在2010年,2015年,2020年前后呈现不同的演化趋势。
2010年之前:只有绝对大佬,如中外院士、校长、所长级别的才会安排专车接送。只有大牛才会安排主题和邀请报告,大多数教授只能普通口头。会议规模较小,交流深入,报告的内容大多是全新未发表的结果。圈子很小,开三次会基本就认全了。院士级别的专家会到分会场听报告。
2010-2015: 各种帽子多了起来,微信也开始流行。这阶段会议的数量开始变多,杰青级别的专家都安排学生或职工接送。会议晚宴的社交属性开始显现。报告内容仍很学术。大佬在分会场的参与度很高。参加一次会仍然可以学到很多新知识。
2015-2020: 会议数量和规模开始爆炸。社交逐渐成为会议的第一要务。人才项目有投票权的专家大多成为香饽饽。大会之外开始组织开小会。开始安排专家旅游活动,绝大多数大佬逐渐不再参与分会场报告。邀请报告开始变得不值钱,报告内容大多是发表过的内容。
2020至今:接近饭圈。大佬和各类学术明星成为瞩目焦点。去开会的第一目标是互加微信,给大佬敬酒,为大佬擦靴。大佬之外,再加未来潜力大佬微信。大会报告完了,大佬们消失不见,晚宴又神秘出现,坐在前几桌。等着各路诸侯过来拍马屁:“什么我总看您论文,学到很多。工作太好了,也在follow。产业化真厉害,相当震撼… ”分会场报告完全综述化,或者按照帽子答辩的模式来组织。听完了,很热闹,但一个问题都提不出来:他好像讲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讲。为什么每个人都有帽子,或在通往拿帽子的路上,就我是菜鸡?
作者:开心猫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5648172/answer/1684407310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中国大学,拿到项目就是顶峰,就是一切,就是结束
然后,就是学院大幅宣传,各种奖励,给帽子提职称,年薪大涨
(比如拿到杰青项目的,在很多大学,杰青帽子当年年薪就能涨到几百万,年薪比杰青项目几年的经费总和还高)
所有的好处都是你拿到项目后很快就获得了
同样,也根本没有其他人关心你项目做些什么,是什么内容,大家只关心的是你拿到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