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冬天
在成都的第三个冬天,严格意义上第二次在成都过冬。刚来成都的第一个冬天也是12月初,还戴着口罩的我们被告知最好回家去应对一些变化,那会儿我们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我几乎是没有犹豫的选择了去广东,气候温暖有阳光的地方会给人更多的力量,后来又出于种种原因12月底我又到了上海,也是晴天多于阴天。所以严格算起来,去年是我在成都的第一个冬天,在另一个校区狭窄的出租屋里,我尽量白天出门去健身房或者去图书馆,和在这个校区认识的不同专业、不同国家的朋友一起吃饭、锻炼,日子过得好不惬意,健身房里充满了身体的力量,图书馆里充满了知识的力量。常去的图书馆也是选择了四周都是透明玻璃的自习室,周围的人都专注在自己的世界里,那会儿我要么打开书看一看,要么打开论文看一看。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第二个冬天,已经搬回这个位于郊区的校区半年了。从宿舍到学院的工位大概有一公里多的距离,走到楼下才发现下着小雨,在12楼的阳台观察天气的时候并没有看到有人撑伞,现在我也要变成欺骗楼上的人中的一员了。从停着电瓶车的人行道转过弯,走到柏油公路上,路上的植物大都是灰绿色调,穿过食堂,看到几颗银杏,这才明亮了一点。校园种银杏是有道理的。
在这压抑的天色下,并不急促的小雨滴落在我的头发上、书包上、pu皮夹克上,我趿着雪地靴慢悠悠地走着,一边安慰自己偶尔淋雨也挺好的,一边想起也是这么冷的时候,我和妹妹在老家小半坡藏红薯的地窖里探险,想起看哥哥和朋友们在被夯实的泥土地上弹弹珠,想起被剃光的桑树上挂着的塑料袋,想起外婆卧室衣柜里被我偷吃的豆奶粉,想起下雨天来找外公领肥料领种子戴着斗笠披着塑料袋的人,这些十几年前的事在这寒冷的天气里逐渐变得鲜活起来。抬头看着诺大的校园,眼前这些熟悉又陌生的建筑,那个时候的我能想到有一天会走到如此广阔的天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