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界限
2024年12月7日
天气 晴
星期六
广义的哲学应该包涵进人类的物质与精神世界,企图和宗教一样控制每一个人的生老病死。当你放任它入侵整个社会,便会发觉矛盾如影随形,不可调和的个性企图用理性的普遍性欺骗你,结果却又落入了浪漫主义编制的另一个自尊的圈套,使得矛盾加剧。正如叔本华所言,当世界本身是不可调和的,人类越是挣扎越是走向痛苦的深渊。对哲学的理解若只是到此为止,那么哲学可以说是完全无用了。哲学家甚至不如一个在田里终日生产的农夫来得快乐。可是如果说人生的广度已经被哲学框死,那么人生的深度唯有哲学才能挖掘。即放任自己在所处的环境中,却又清醒地认识到现实的本质。这种本质已经呈现出来的表象也许人人都能看到,却不是人人都能依靠哲学中的智慧辨认出它的来历与走向。以及它对你的影响,一种唯有自我觉醒后才能意识到的影响。事实上,战胜感性的唯一办法是将理性自我化。自我的理性绝不具有普遍性。任何独一无二的气质都将通过自我意识来调和。而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的理性与感性通过调和,这才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普遍性。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能通过哲学的手段拥有这种调和的能力。哲学是研究人的一门学科,它的主体是“我”,只是它并不会教你怎么与人无争,怎么出人头地,怎么做英雄,怎么做政治家等等。它的作用是给你一个锚点,类似于先验的真理。即便它在19世纪被尼采杀死,21世纪也能通过一个又一个单独的自我意识复活。哲学的界限并不在广度,而在于深度。它的深度足够充当独属你一个人的上帝。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