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分享15本女性主义好书

《第二性》 西蒙娜·波伏娃著作,从存在主义视角解释了何为“第二性”,说明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自古以来是如何压迫女性的。这本书被认为是女性主义运动的里程碑之一。 《成为波伏瓦》 是根据波伏瓦信件、早期日记等材料撰写的波伏瓦传记,让我们全面了解这位独立、前卫的女性,以及她的矛盾和挣扎。 《女性主义》 李银河的理论综述,梳理了女性主义的理论、运动、流派、论争和思潮等,适合入门。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弗吉尼亚·伍尔夫经典之作,采用意识流手法揭示种种性别不平等现象,指出女要想从事写作,就必须拥有钱和属于自己的房间,呼吁女性追求物质独立和精神自由。 《厌女》 上野千鹤子代表作,透过文学作品和社会现象挖掘“厌女”现象的根源,指出“厌女症”这种历史性的社会症候是普遍存在的,呼吁我们要意识到自己的厌女症并与之斗争。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上野千鹤子作品,分析了近代社会中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的紧密联系,揭示了女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受到的剥削和压迫,击碎家庭“爱的共同体”的神话。 《阁楼上的疯女人》 文学批评经典作品,分析了众多19世纪女性作家的特征、经历,阐释其作品中的重要的符号、象征、隐喻,揭示女性从被压迫走向独立的历史。 《如何抑止女性写作》 重新审视文学史,揭示女性作者遭遇的结构性压迫,挑战主流观点,呼吁重视被忽视的作品及作者,引领读者重新审视被边缘化的文学声音。
《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 收录了《巴黎评论》杂志对十六位女性作家进行的访谈,包含她们个人经历、文学启蒙、写作经验及人生态度等。 《女性主义有什么用》 这是一本女性主义入门读物,内容很浅显而现实,涉及日常生活中女性遇到的问题,并分析问题背后的理论依据。 《应得的权利》 剖析医疗、家务、选举等各个方面的社会热点,揭露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因男性特权所受到的伤害。 《好不愤怒》 以现代女性运动史为脉络,揭示了女性在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涯中所收到的骚扰、歧视和侮辱,阐释了女性愤怒是如何带来社会变革的。 《性经验史》 米歇尔·福柯代表作之一,从历史和社会文化的视角阐释了性与权力的关系,探讨了性和性别身份在现代社会中是如何被塑造、规范和控制的,为性别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现代性的性别》 讨论了性别和现代性的关系,分析了历史和文学中的性别意义,对传统的以男性为主体的现代性观点提出质疑,带我们以更多元的视角审视现代性。 《性别麻烦》 朱迪斯·巴特勒的“酷儿理论”开创性作品,从哲学本体论层面探究了语言、主体、性别身份等概念,驳斥了对性别身份的简单化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