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阿姨的离开
琼瑶和三毛,80后一代人的记忆,活的轰轰烈烈,张扬自我,在不同的年代,在不同的岁月,均选择了主动离开世界。三毛,我不是很能理解,如此决然的离开世界,到底是因为情伤还是因为什么,琼瑶的离开,作为一个86岁的老人,视频加诗歌,解释的如此清晰,理解尊重。
轻生这个词出在各大媒体新闻,对于这样一个年龄的老人,这个词不常见,虽然她没有明说,但可能是遭遇了难以治愈的疾病,与其面临插管子或者不可预测的结果,还不如安然的离去,二十年安乐死都是法律界争议的一个课题,二十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结论......
人来到世上,要么是历劫要么是消业,坎坷和起伏是注定的,无论贫富贵贱,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难,当然,也各有各的幸福,各有的不舍和依恋,所以中国的古话是,好死不如赖活着,中国的帝王为了追求长生不老,做了各种各样的努力,但依然解决不了的终局是,终有一天,生命最会走向它应有的归宿,如何谢幕,怎样谢幕,无论生者怎么避讳,终究有要面对的那么一天。
琼瑶的书和戏小时候看过,现在翻翻就觉着还挺搞笑的,女人除了爱男人,好像没有其他事情,而且一旦爱上了,别管伦理道德,一切为它让步,在那样一个年代,竟然吸引了无数少女的追捧,我可能是个另类,相比琼瑶,我更喜欢金庸的小说,或者亦舒也可以,起码不至于大吵大闹,为了所谓的爱要死要活,但是对这样一个作家,在年老时面对死亡的态度还是蛮让人敬佩的,敢爱敢恨敢死。上学时,家长们对琼瑶的评价,类似今天的家长们,对游戏的评价,到底是毁了了一代人,还是启发了一代人,估计也争论不一,所有文化的影响,对个体的影响,都很难量化,可能是书的影响,也可能是游戏的游戏,更可以是宿命论的观点,看到哪本书,玩到哪个游戏,自己的业力而已,与他人无关。
我一直认为死亡是这个世上最恐惧的事,没有之一,修行的目的是了生死,如果了不了,起码可以平静的面对,对于患有难以治愈且极其痛苦的疾病,是插满管子的延缓呼吸还是主动放弃安然离去,这个话题20年前还是学生时,我的观点就是后者,我不太能理解,人在医院的各种遭罪还改变不了结果时,所付出的各种努力是为了什么,20年后的今天,我的观点依然没变,但是我能理解了各种选择,为什么插着管子也要那么熬着,那是人面临死亡时,都有着不舍,恐惧,依恋,无论病危的人还是照顾的家属,都在期待着奇迹的发生,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事实上,这个世上本没有那么多的奇迹......
人生在世,知冷暖,知进退,知取舍,知生死,貌似除了生,其他都可以自我选择,退比进难,舍比取难,死比生难,到底有多少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命运的车轮推到而已,分不清亦道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