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仁东镇人文历史沿革简述

玉林市仁东镇的历史沿革大致如下:
1. 旧称与起源:仁东镇旧称古楼坡,是玉林西部近郊由一间茶水铺发展起来的繁华市镇。相传此地原为玉林州(后改为鬰林州)西部一个荒坡名叫“古楼坡”,是玉林往兴业、贵县方向的必经之地。坡中有一小路,有一两间茶水铺常为过往官商提供歇脚和茶饭之需。其后商贾逐渐聚集,贸易繁盛。州志记录的馒头墟也是仁东墟。

2. 得名仁东:由于该镇位于仁厚镇之东,故得名仁东。仁东镇因此成为玉林市玉州区的一个重要市镇,并以其土地肥沃和盛产玉林大蒜而闻名。

3. 地理位置:东临市区城西街道、南接福绵区、西接仁厚镇、北接龙安镇、城北镇。北靠寒山,仁东江即三山江自北向南穿境而过。
4. 行政区划变迁:

南北朝属于南流郡 唐朝属于牢州 宋朝属于南流县,部分地区比如良村、周村、沼心、石地村属于南流县绿鸦镇。

明清部分属于鬰林州,清朝部分属于六良堡,民国良村、周村、沼心、石地四村属于龙安乡。
1949年前,仁东镇境域属仁东、龙安两乡,属鬰林县。

1950年,仁东镇为玉林县第八区。
1958年9月,属三山公社,属玉林县。
1959年,三山公社分置仁东、陈村2公社。
1962年,改区。
1968年,复公社。
1984年10月,仁东公社撤改为仁东乡,属玉林市。
1988年,仁东乡改为仁东镇。
1989年,仁东镇设13个村公所、38个村民委员会。
1990年(也有资料记为1997年),仁东镇改属玉林市玉州区。
截至2020年6月,仁东镇下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
5. 发展与现状:仁东镇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黎湛铁路、324国道、玉石一级公路等高级公路从本镇通过。同时,仁东镇坚持把发展作为强镇富民的第一要务,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企业化进程,努力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目前,仁东镇已成为一个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综合性镇。

6. 物产:仁东大蒜是玉林农业物产之一。仁东大蒜是玉林市仁东镇的著名特产,具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其产地集中在仁东、仁厚、福绵、大平山等地,尤以仁东、仁厚两镇出产的品质最好。

仁东大蒜个头大、粒瓣结实、辛辣多汁、肉脆味香,茎皮颜色多为紫色,亦有白色。其被列为广西土特产品,销路广,出口价值高,经济效益好,并得到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7. 景点古迹:
鹏垌村

鲲鹏福地:位于鹏垌村,距离玉林市中心仅7公里。这个村落完好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古石桥、古码头遗址、古城墙、碉楼、护城河以及青云巷、惠亭巷、富堂巷等传统建筑和遗址。鹏垌村还因其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民国风情而备受游客喜爱,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拍照圣地。
华月楼:位于鹏垌村,是一座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陈裕庆祠:同样位于鹏垌村,是一座清代古建筑,为玉州区不可移动文物。
陈锡珖旧居:也位于鹏垌村,是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1946年当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当选为行宪第一届立法院立法委员。

晴川中学:鹏垌村红楼曾是鬱林首家私立中学——晴川中学的一部分。玉州区仁东镇鹏垌村曾创办鬱林首家私立中学——晴川中学。

1924年创办的晴川中学曾辉煌一时,学生来自鬱林五属各县,学校以“勤、俭、公、勇”为校训,校内有宿舍、图书室、阅报室、实验室、仪器室、膳厅、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设施齐全,并高薪聘请鬱林最有名望的英语老师执教。因为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晴川中学在当时名噪一时,受到当时的广西省教育厅嘉奖。
思敬堂:位于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木根村,是一座清代古建筑,被列为玉州区不可移动文物。
陶养愚夫妇合葬墓:位于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周村,是明万历时期的古墓葬,同样被列为玉州区不可移动文物。
卢村西炮楼:位于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旺卢村,是一座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杨信吾祠和罗尚羡祠:均位于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石地村,分别为清代和1942年的古建筑,均为玉州区不可移动文物。
乡明庄:位于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石地村,是一座民国时期的古建筑,具有独特的历史风貌。

鹏垌黒石桥:位于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鹏垌村,是一座清代古建筑,为玉州区不可移动文物。
陶成墓及陶氏墓群:位于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三山村,是明清时期的古墓葬群,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路村石拱桥:位于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大路村,是一座清代古建筑,具有独特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文帝堂:位于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木根村,是一座清代古建筑,为玉州区不可移动文物。
良村石根岭冶铁遗址和良村石鼻岭冶铁遗址:均位于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良村,是宋代的古遗址,为玉州区不可移动文物。

镇安社:位于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鹤林村,是一座清代古建筑,为玉州区不可移动文物。
三帝阁:位于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龚罗村,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为玉州区不可移动文物。
榕木社坛亭和谢绍成祠:分别位于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大鹏村,均为清代古建筑,为玉州区不可移动文物。
玉林市仁东镇大忠永莲佛殿:位于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是一个重要的宗教文化景点。
金顺庙及牛运岭公园:
郁林州志记载:金顺庙在州城北面八里的馒头墟。牛运岭在玉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嘉靖九年黄佐编修的《广西通志》的《广西山川志》中就有记载。关于牛运岭的传说和故事也流传甚广,如李自成残部败退到玉林后,大将金顺驻守牛运岭并在同清兵大战中不幸战死等。牛运岭不仅是一个自然地理实体,更是一个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地方。岭上残留的古战壕、金顺庙等古迹,都是历史的见证。金顺将军传说:相传李自成残部败退到玉林后,大将金顺驻守牛运岭。在同清兵的大战中,金顺不幸战死。后来,村民为了纪念这位英勇的将军,在牛运岭上修建了金顺庙。
德硕农业文旅基地:位于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石地村,是一个结合了农业和旅游的文化产业基地。
幸福文化园:位于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是一个集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公园。
8、 著名历史人物: 苏其炤(1704-1770),玉林江岸苏氏第一个五经联捷进士,自幼资质超常,读书勤奋,文章精密雄壮,每考试必夺冠军。清雍正壬子本省乡试十一名举人,癸丑会试进士,丁巳任陕西榆林府怀远县知县,庚申以卓异升陕西直隶邠州知州,署理榆林府知府,嘉庆乙亥怀人请祀名宦。苏其炤政绩卓著,政简刑清,声明远播,深得州人爱戴和朝廷信任。 陈锡珖(1890——1960),字著英。1909年入广东广州军医学堂读书,并秘密参加革命。辛亥革命后回广西从事教育工作。1930年入日本法政大学学习。1932年归国后在广西从事治安和"剿匪"。1940年担任广西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6年当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当选为行宪第一届立法院立法委员。后去台湾,续任立法院立法委员。
综上所述,玉林市仁东镇的历史沿革经历了从旧称古楼坡到得名仁东的变迁,以及行政区划的多次调整。如今,仁东镇已成为玉林市玉州区的一个重要市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
参考资料:
1. 郁林州志 乡堡
2. 仁东镇百度百科
3.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文化旅游景点
http://www.tcmap.com.cn/guangxi/yuzhouqu_rendongzhen_tou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