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理解和处理“亲密关系”?
查看话题 >恋爱脑修补工程
今天有个朋友遇到了一些感情问题,约着和我吃饭。聊完后给我很深的感触是,关系里的很多课题,看似和他者有关,其实最终的根源还是在自身。
她的问题:自述为和异地男友之间的分离焦虑。具体表现为在最近一次度假完分开后,她感到非常难过和失落痛苦,男友表示这样会给他很大压力。她现在痛苦的点是在于不理解为什么男友会觉得压力大,但又无法分清这其中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案例,共性都很类似:一方面她觉得自己从对方那没法得到对等的情感确认,以至于会做一些歇斯底里的事情比如连环夺命call,另外一方面又觉得男友其实离不开自己、甚至她认为男友是更离不开自己的一方,可又无法解释既然如此为何自己在感情里还会这么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
在她补充背景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在他们即将开始异地的时候,她对异地这件事非常焦虑和恐惧,但男友反而觉得“这种生活状态挺好的”。我问她:那你们双方是怎么看待感情在各自生活中的占比的呢?她说很巧,他们之前也讨论过这个问题。我让她先别说答案,我的猜测是,她的生活中,感情占据七到八成的权重,而她男友的生活中,感情所占的比重最多只有三成。她承认这种权重分配的差异,但同时认为,从男友的底线来看,这段关系对他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就像张泉灵在《再见爱人》中提到的理论——一个碗底必须是完整的,不能漏水。
我瞬间就有种bingo的感觉,原来是恋爱脑啊,问题的源头瞬间就清晰多了。这是目前她痛苦的来源,因为恋爱脑的问题正是在于失衡,即对感情的过度重视压缩了其他领域的空间。而且我能明显感觉到她在感情里对自己的价值不太自信;尽管她在工作中非常认可自己的价值、甚至会有点小小的骄傲。原则上我是不太愿意开导恋爱脑的(对应的个人课题太多,且很难根治),但因为今天这个朋友悟性还可以,所以我还是给了她一些建议。对现阶段的她而言,最重要的是以下三条:
1、无条件接纳自己的情绪。无论是你在具体的场景中感到痛苦、焦虑还是难受,首先停止对自己情绪的攻击/压抑/责备,否则就是无止境的折磨。哪怕此刻你尚未能够分辨清楚这些情绪的来源是什么,告诉自己:我有这些情绪非常正常和合理,正常人类都会有这样的反应。然后静静等待这些情绪过去。当你接纳并允许情绪流动的那一刻,你就能恢复大面积的理性;而只有当你的理性得以恢复,你才有清醒客观的头脑去看清问题的方向。
2、学会识别负向思维,并替换成正向的想法。恋爱脑在关系里很容易有灾难化的想法,具体表现为容易吃醋怕对方出轨、担心被抛弃被断崖分手、觉得是对方有意在冷落自己。实操步骤为:1)意识到负向思维:将脑海里潜在的混乱的情绪反应转化为具体的想法,并写下来(例如“他一定是故意在冷落我”)。2)挑战其真实性:问自己“这是真的还是我的假设?”(例如“他过去都很用心陪伴我,我没有理由仅凭这一次就怀疑他的感情。”)3)替换和行动:用更理性或积极的解释替代不合理的推断,积极应对(例如“他可能正在努力完成工作,这说明他很有责任心”)。
3、重新定义爱情的作用,并持续训练自己。感情是生活的一部分,但肯定不是全部。恋爱脑的背后是对自我价值的缺乏信任。在情感之外,一定要找到真正的自我价值感。这个点让我想到前几天和朋友探讨的一个话题,关于“无条件的爱”。要想获得无条件的爱,首先你得有独特的社会价值。人是社会性的存在,如果你没有独立的兴趣爱好和技能,那你就很难通过自我认可来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就会过度依赖伴侣的评价。无条件的爱并不是放弃自我、迎合对方,而是双方都能在关系中保持独立,依然选择彼此。这点知易行难,可以结合冥想、催眠等灵性手段来持续训练。
当然,以上建议适用的前提是你很确信伴侣的人品没问题,在底线问题上没有出现漏洞。当你学会将重心从「我能从感情中得到什么」转移到「我能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什么」,才会真正掌控人生;这个点也和我上周在广播里提到的「to give, not to take」的自我成长心法不谋而合。整体而言,调整这种状态需要重塑自我认知,发展更全面的人生视角。
聊完后她的原话是“获益匪浅”,说信息量很大回去慢慢消化。我先把过程做一下记录,后续再慢慢提炼理论和框架,感觉未来可以帮到更多人。当然,方法论是一回事,道理看起来都懂,但如果要真正做到进步,需要悟性(彻底理解问题的源头)和持续的练习(通过各种方式训练自己的内在掌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