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风物 | 小获福寿桥
宋代福建沿海兴造桥,而且多大型石梁桥。福寿桥——罗源现存最长的古桥——就是一座典型的宋代石梁桥。福寿桥为四墩五孔石梁桥,长约40米,桥墩两头做分水间,桥墩上叠涩出挑两层,托石梁每根长达8米、厚0.45米,桥面设护栏,望柱方形讹角,栏板内浮雕团窠为典型宋代式样。整座福寿桥用材巨硕,造型雄厚,宋风浓郁。桥北有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重修碑一通。
现状的福寿桥远比理想中复杂得多。民国二十三年(1934),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将桥栏冲倒,后来村民在福寿桥南侧不远新建一座四墩五孔的简支石梁桥,将被冲倒的桥栏挪作新桥的桥梁。1960年代,福寿桥南侧河道由于冲刷变宽,小获大队在新的河床上简单续建了两墩三孔,与原福寿桥相接,总长达63米,终于形成现在的规模。
福寿桥于2001年12月17日被列为罗源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寿桥整体鸟瞰

福寿桥南侧简支石梁桥鸟瞰

福寿桥与南侧简支石梁桥

福寿桥侧视

福寿桥桥面

福寿桥侧视

福寿桥桥面栏板望柱

桥头的重修碑


南侧的简支石梁桥挪用福寿桥的栏板作为
暂不留名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知往鉴今 | 鼓山(下篇) (20人喜欢)
- 知往鉴今 | 鼓山(中篇) (21人喜欢)
- 知往鉴今 | 鼓山(上篇) (31人喜欢)
- 福建十七世纪以前柱础的主要样式和空间特征 (27人喜欢)
- 知往鉴今 | 福州旧城补遗 (1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