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到底是不是人的刚需?(LM001)
学习动力系列:
从这篇文章开始,我将专注孩子的学习动力问题,并更新系列文章。力争用我首创的四维学习动力法,从根本上击穿这个问题,从而点燃孩子的内驱力。文章的开始,我们先说一个故事:在一次海难中,三名幸存者漂流到了一个孤岛上。• 第一名幸存者阿明是一个惯于依赖他人的人,平时从不主动学习技能。他看到岛上的食物匮乏、水源不明,感到绝望,只能等待外界的救援。• 第二名幸存者莉莎则拥有丰富的生存知识,她开始教大家如何寻找水源、辨认可食用的植物、用石头取火。但阿明因为觉得学习太麻烦,不愿跟随,而第三名幸存者小李则积极学习。• 一周后,莉莎和小李不仅建立了一个稳定的营地,还用学习得来的生存技能制作了简易信号装置。阿明则因为饥饿与体力不支,几乎失去了生存能力。两个月后,船只终于发现了信号,成功救出了他们。在船上,阿明忍不住问:“为什么你们能活得那么从容,而我却几乎放弃了?”莉莎回答:“学习是人类应对生存挑战的本能。如果我们不主动学习新技能,就会被环境淘汰。而你,是放弃了自己的本能。”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学习似乎是一种生存的必要条件,但它是否真的像莉莎所说,是“人类的本能”?那么这里,我就要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个学习动力的根本性问题,人为什么要学习,以及学习到底是不是人的刚需?这个问题可以从心理、认知、进化以及大脑机制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01
进化维度
人是动物,所以首先我们从进化论的角度看,学习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关键机制,也是一种本能,因而是刚需。我们看BBC拍的纪录片,比如《王朝》第二季的黑猩猩,以及《红毛猩猩》等纪录片,都可以看到猩猩幼崽本能地向身边的同伴学习各种技能。从进化角度来说,学习的价值主要有三个方面。一、适应环境:在进化过程中,人类学习如何寻找食物、建造住所、制造工具,这些技能显著提高了生存概率。二、文化传递与社会合作:学习不仅是个体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人类通过观察、模仿和教学将经验传递给下一代,形成了复杂的文化系统,这是人类繁荣的重要基础。三、择优生存:那些善于学习、快速适应变化的人类个体更容易在资源竞争中获胜,其基因也更有可能传递下去。所以这样一代又一代,学习能力被自然选择保留并强化。说到这里,有一个故事可以很好的诠释:一个科考队在沙漠中迷路,水源即将耗尽。队员们利用早先学到的生存技巧,通过观察地形寻找可能的地下水源,还通过搭建简易蒸馏装置提取清晨的露水,最终成功获救。而在同样的沙漠环境中,未经任何学习的动物往往只能依靠本能,比如找到水源或迁徙,但这种方式风险极高,失败的代价就是死亡。所以说,学习让人类能够站到食物链的顶端,能够适应各种极端环境,并通过知识传承将经验积累下来,这种能力是人类在进化中取得优势的根本原因。
02
认知维度
学习是认知功能的核心过程,直接影响人类适应和应对环境的能力。信息处理和适应:认知科学表明,人类大脑的核心任务是接收、处理和整合信息。学习是这一过程的体现,通过更新认知模型,人类得以适应环境变化。知识迁移与问题解决:学习不仅帮助人类储存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解决问题和知识迁移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尤为重要。终身学习:研究显示,学习与认知功能的维护密切相关。终身学习可以预防认知老化,提高心理韧性。例如,老年人学习新技能有助于延缓认知退化。
03
大脑机制维度
学习行为与人类大脑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是大脑的基本需求之一。神经可塑性:学习是大脑神经可塑性的体现。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大脑通过突触重组和加强形成新的记忆与技能。这种可塑性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核心能力。多巴胺系统:学习与奖励机制密切相关。每当学习成功并获得反馈时,大脑会释放多巴胺,强化学习行为。这种机制鼓励人们不断探索和积累知识。进化上的“大脑投资”:人类大脑占身体质量的2%,却消耗了20%的能量。为了发挥这一高能耗器官的价值,学习成为大脑的重要功能,从而避免资源浪费。大脑预测模型:大脑的运行模式基于预测和修正,学习是提升预测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学习语言、数学等技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社会和技术环境。坐过出租车的我们都知道,国内的每个出租车司机确实是质量参差不齐,但是伦敦的出租车司机则是赫赫有名,为什么?伦敦的出租车司机在正式上岗前,需要经过一项叫做“The Knowledge”的培训,熟记城市中所有的街道和地标。这项艰难的学习任务让他们的大脑海马体(与空间记忆相关)显著增大。这就是上面这个理论的真实体现。这种长期、复杂的学习不仅改变了他们的大脑结构,还增强了他们的记忆能力。伦敦出租车司机的例子展示了神经可塑性的强大威力。大脑通过学习不断重塑和优化结构,让人类能够在复杂环境中游刃有余。
04
心理维度
从心理层面来说,学习满足了人类的基本心理需求,成为驱动人类行为的重要动力。内在需求: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学习是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途径之一。人类通过学习获得新知识和技能,体验成就感和个人成长。控制感和意义感:学习帮助人类理解和掌控世界,赋予生活意义。当人们学会新事物时,大脑奖励系统(多巴胺释放)带来愉悦感,进一步强化学习行为。应对不确定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对未知和不确定性感到不安。学习是降低不确定性、提升安全感的方式。例如,孩子通过学习理解规则和世界,成年人通过学习解决问题、应对生活挑战。这一理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古人对自然现象都非常的恐惧,但是现在无论是打雷下雨刮台风,我们都习以为常,这就是学习让我们有了更强的安全感和确定性。说到这里,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哥伦布用月食欺骗土著哥伦布的两艘卡拉维尔帆船于1503年6月30日靠岸,在牙买加搁浅。原住民热情地迎接了哥伦布和船员,并提供了食品。然而,由于一些水手的欺诈和盗窃,原住民停止了对船员的食品供应。在这困境中,哥伦布携带着塞法迪犹太人天文学家亚伯拉罕·佐托古编撰的天文年鉴,翻阅时注意到即将发生的月食,并决定利用这一自然现象来改变局势。在月食当晚,哥伦布与当地部落首领(卡西克)会面,声称神对当地人招待哥伦布和船员的怠慢感到愤怒。他宣称他的神将使月亮"愤怒地发红",以示不满。月食如期发生,月亮变红,原住民感到震惊和恐惧。费迪南德,哥伦布的儿子,描述了原住民从四面八方赶到船上,悲伤哀嚎,带着食品和各类供给,请求哥伦布向神说情,不要将怒火发泄在他们头上。伦布在船舱中假装祈祷,实际上却在用沙漏计时。当月食的全食阶段接近尾声时,他告诉原住民神即将原谅他们。月球开始走出地球阴影,露出亮光,哥伦布告诉他们,神已经宽恕了他们。
总结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学习不仅是人类的刚需,更是人类作为物种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特质。我们完成了学习动力的前提问题的论述,后面的文章我们将进入学习动力提升的具体操作、系统理论等环节。本文作者:unlockedmind,致力于和你共建心灵驿站,一起破解幸福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