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条目翻译 - 海因茨·哈梅尔
出生日期:1906.6.29
出生地:德意志帝国,梅斯
死亡日期:2000.9.2
死亡地:德国,克雷费尔德
效忠于
1926-1933年:魏玛共和国
1933-1945年:纳粹德国
军种:武装党卫队
服役时间:1926-1945年
军衔:党卫队旅队领袖和武装党卫队少将
曾指挥单位:党卫队第10装甲师“弗伦茨贝格”
参与战役:市场花园行动
荣誉:双剑橡叶饰骑士铁十字勋章
海因茨·哈梅尔(Heinz Harmel)是一位纳粹德国党卫队军官,曾在二战期间指挥党卫队第10装甲师“弗伦茨贝格”。哈梅尔曾获颁骑士铁十字勋章以及橡叶饰和双剑饰。
生平
哈梅尔生于1906年,于1935年志愿加入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武装党卫队的前身),于1940年作为连级指挥官跟随党卫队“元首”团参加了法国战役。他于1941年参加了巴尔干战役和巴巴罗萨行动。1941年12月,他成为党卫队步兵团“德意志”团长。他于1943年3月15日参加了攻占哈尔科夫的行动。1943年3月31日,他获颁骑士铁十字勋章。9月7日,他又获颁骑士铁十字勋章橡叶饰。1944年初,在完成师级指挥官培训课程后,哈梅尔出任党卫队第10装甲师“弗伦茨贝格”师长。
1944年夏,哈梅尔的师转移到了西线战场的诺曼底。哈梅尔奉命率部突破敌军战线,解救被困在法莱斯口袋中的国防军第7集团军的大约125000名官兵。德军在这场解围行动中损失惨重,哈梅尔接着被派去荷兰。“市场花园”行动期间,他曾率军抵御盟军攻势。在奈梅亨(Nijmegen)周边的战斗结束后,哈梅尔于1944年12月15日获颁骑士铁十字勋章双剑饰。他的师被转移到阿尔萨斯,他奉命设立桥头堡,加入科尔马包围战(Colmar Pocket)。1944年12月/1945年1月的阿尔萨斯地区攻势失败后,哈梅尔的师被转移到东线战场,起初在波美拉尼亚和勃兰登堡作战,守卫奥得河战线。接着,他的师被调给中央集团军群,于4月底奉命对伊万·科涅夫的部队发动反击。哈梅尔拒不从命,于是被舍尔纳元帅解职。哈梅尔后来指挥过一个由党卫队第24武装山地师“喀斯特猎手”(24. Waffen-Gebirgs-(Karstjäger-)Division der SS)、格拉茨的党卫队军官学校人员以及其他小型单位临时组成的战斗群。最后,哈梅尔在奥地利向盟军投降,被英方拘押。他最终死于2000年。
荣誉
1939年版铁十字勋章
· 二级:1940年5月30日获颁
· 一级:1940年6月1日获颁
金质德意志十字勋章:1941年11月29日获颁
双剑橡叶饰骑士十字勋章
· 骑士十字勋章:1943年3月31日获颁,当时军衔为党卫队上级突击队大队领袖,指挥党卫队装甲掷弹兵团“德意志”
橡叶饰(第296位获得者):1943年9月7日获颁,当时军衔为党卫队旗队领袖,指挥党卫队装甲掷弹兵团“德意志”
双剑饰(第116位获得者):1944年11月15日获颁,当时军衔为党卫队旅队领袖和武装党卫队少将,指挥党卫队第10装甲师“弗伦茨贝格”
职务
党卫队第10装甲师“弗伦茨贝格”师长(1944.4.27-1945.4.28在任),前任:党卫队集团领袖卡尔·冯·费舍尔-托伊恩费尔德(Karl von Fischer-Treuenfeld),继任:党卫队上级突击队大队领袖弗朗茨·罗斯特尔(Franz Roestel)
参考资料
· A Bridge Too Far, by Cornelius Ryan (Simon&Schuster, 1974) ISBN 978-8171676361, The Battle of Arnhem in detail, inclusive of the roles of the Waffen-SS Divisions Hohenstaufen and Frundsberg. Based on Cornelius Ryan's extensive interviews of Waffen-SS Generals Willi Bittrich, Heinz Harmel and Walter Harzer (Chapter 3 and 4), the commanding officers on the German side during the battle of Arnhem.
· German Commanders of World War II (2): Waffen-SS, Luftwaffe & Navy (Elite) (v. 2), by Gordon Williamson (Osprey Publishing, 2006) ISBN 978-1841765976.
· Scherzer, Veit (2007). Die Ritterkreuzträger 1939–1945. Die Inhaber des Ritterkreuzes des Eisernen Kreuzes 1939 von Heer, Luftwaffe, Kriegsmarine, Waffen-SS, Volkssturm sowie mit Deutschland verbündeter Streitkräfte nach den Unterlagen des Bundesarchives [The Knight's Cross Bearers 1939–1945 The Holders of the Knight's Cross of the Iron Cross 1939 by Army, Air Force, Navy, Waffen-SS, Volkssturm and Allied Forces with Germany According to the Documents of the Federal Archives] (in German). Jena, Germany: Scherzers Militaer-Verlag. ISBN 978-3-938845-17-2.
© 本文版权归 张程ZhāngChé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