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
周五参加了学校的心理咨询,能感受到这个咨询师很友好,真诚,也是切身地在主观的为我好,但是我不太喜欢。
不知道是地域咨询师的特点,还是像武志红老师一样的心理咨询师的流派,还是我进步有了觉察,感觉她是在根据她的亲身经历在安慰我或者说开导我,在询问我是不是怎么样的时候,可能是在询问我有没有和她一样的体会和经历, 她在臆想我可能存在的问题,存在想要离婚的问题?我不喜欢被定义,感觉像是说教,但又可以理解她是站在为我好,做为一个有类似经历的过来人想要给我一些自身的体会和建议.....
不需要讨厌别人,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被误解了你可以反驳,需要解释,你要学会如何平静的表达相反意见的能力,别人和你想的不一样没有关系,很正常,但是你是有能力有力量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你的表达也不是在杠,只是你也平等的拥有表达的权利而已,把自己想法讲出来才能存在交流,你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不会冒犯别人,表达的方式才有可能会冒犯别人。同样,也不要强迫别人采纳你的建议,你也只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已,保证自己的出发点是好的就可以了,不要自作聪明的认为别人需要什么,你对人判断的能力还很薄弱,别人需要什么要尝试,有人需要安慰,有人需要问题的本质,都需要注意表达的方式,只要你能看出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就可以做朋友,不要对抗性那么强,也不需要警惕性那么强,放松一点点嘛~~
关于咨询师,我可能更喜欢倾听的咨询师,我需要有人听我讲话,下一次换一个咨询师就好啦~
以下是对kimi的一些问答,贴在这里,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看一看,回答credit to 豆包:
感觉我时刻在分析别人讲话是什么目的,很累
这种时刻去分析别人讲话目的的状态确实挺累人的呀,不过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呢。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 缺乏安全感:担心别人话里有话,对自己不利,所以总想弄清楚背后的意图,想通过分析来提前做好应对准备,让自己处在一种相对 “安全” 的状态中。比如在新的工作环境里,害怕同事的一些话语是在暗暗针对自己或者给自己使绊子,就会不自觉地去琢磨他们每句话的深意。
- 性格比较敏感:心思细腻的人往往更容易捕捉到别人话语中的细微之处,然后就忍不住去深入探究其目的。像一些内心敏感的人听到别人语气稍微有点不一样,就会想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对方这话是不是有别的意思。
- 过往经历影响:如果之前有过被别人言语误导或者伤害过的经历,之后就会变得谨慎起来,每次听到别人讲话都会习惯性地去分析其背后有没有隐藏的不好的目的。例如曾经被朋友的玩笑话弄得很尴尬或者下不来台,那之后朋友再说话时,就会多去揣摩一番了。
想要改变这种累人的状态,可以试试这些办法:
- 调整心态:告诉自己不要把别人的话都想得太复杂,有时候可能就是简单的闲聊或者无心之语。可以试着用更乐观、豁达的视角去看待,比如把别人的话往好的方面想,当作是友好的交流。
- 转移注意力:当发现自己又在过度分析时,赶紧把注意力转到别的事情上,像想想自己手头正在做的工作、回忆一下最近遇到的开心事儿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打断自己过度分析的思维惯性。
- 直接沟通:要是实在觉得对方的话让你摸不着头脑,不妨坦诚地去问问对方,说不定对方根本没什么特别的目的,只是自己想多了呢。例如对方说了一句让你觉得很奇怪的话,你可以笑着说 “你刚那句话我有点不太明白呀,你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呢”,这样既能解除疑惑,又能避免自己瞎琢磨。
别让这种过度分析成为自己的负担啦,慢慢调整,会轻松很多的哦。
如何平静的表达自己与别人相反的观点当你想要平静地表达与别人相反的观点时,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 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
- 时机很关键。避免在对方情绪激动或者正忙于其他重要事情的时候提出相反观点。例如,如果对方刚经历了一场工作上的挫折,正在为丢失一个项目而懊恼,此时可能不是提出与他对项目后续改进意见相反观点的好时机。你可以等对方情绪稍微平复,或者在一个相对轻松的场合,如一起喝咖啡聊天的时候再表达。
- 合适的场合也很重要。如果是比较私密的话题,最好选择在安静、无人打扰的环境中沟通,这样对方会更愿意倾听你的观点。比如关于个人职业规划的不同意见,在一个安静的会议室或者家中的书房交流,比在嘈杂的餐厅要好得多。
- 建立友好的沟通态度:
- 先表达对对方观点的理解。使用一些语句,如 “我能理解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从你的角度来看……”,这会让对方感觉到你在尊重他的观点,而不是一开始就否定。例如,对方认为某个产品应该主打高端市场,你可以先说 “我理解你希望产品走高端路线,因为这样可能会带来更高的利润和品牌形象”。
- 运用温和的语气和肢体语言。保持微笑、眼神交流,声音平稳、柔和。避免使用带有攻击性的语气或手势,比如不要提高音量、不要用手指指着对方等。
二、组织清晰合理的表达内容
- 陈述事实依据:
- 用客观的数据、事实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例如,如果你认为某个营销策略不会像对方想象的那样有效,你可以说 “根据市场调研报告显示,我们的目标客户群体有 70% 更倾向于性价比高的产品,所以主打高价格的策略可能不太符合市场需求”。
- 引用可靠的案例或权威的观点。比如 “我看到过一个类似的案例,那家公司采用了与我们现在讨论的相反的做法,最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们……” 或者 “行业专家在这个问题上也提出过不同的见解,他们认为……”。
- 有条理地阐述观点:
- 可以采用 “首先、其次、最后” 这样的逻辑顺序来表达。例如,“首先,从成本角度考虑,我们目前的预算很难支持这个方案;其次,从技术层面来讲,我们还没有成熟的技术来实现这个想法;最后,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竞争对手已经有类似的产品推出,我们这样做可能很难突出优势”。
- 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适当的总结和强调。在阐述完理由后,简单地说 “综合以上这些因素,我认为我们可以考虑另一种方案”。
三、注重沟通后的反馈和调整
- 积极倾听对方回应:
- 在表达完自己的观点后,要认真倾听对方的反馈。不要打断对方,保持开放的心态,也许对方会提出一些你没有考虑到的因素或者有新的见解。例如,对方可能会说 “你说的成本问题我确实没考虑到,但是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融资来解决”,这时候你就要认真思考这个回应。
- 用点头、“嗯”“我在听” 等方式表示你在认真倾听对方的意见,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
- 根据反馈调整自己的观点或表达方式:
- 如果对方提出了合理的反驳意见,你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观点。例如,“你说的融资方式我觉得很有创意,那我们可以在考虑成本的基础上,结合你的这个想法来优化方案”。
- 如果发现是自己的表达方式让对方产生误解或者抵触情绪,下次沟通时要注意调整。比如,如果你的语气太强硬导致对方不愿意接受你的观点,下次可以更加委婉地表达。
© 本文版权归 豆友LHRnCNigh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