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直门周游记
小时候对于北京的印象仅限于各大景点,因为离得近,家里或者学校组织出游,首选就是北京。直到工作后,成了北漂,才对北京有了旅游之外的印象。
我毕业时,华为刚要从上地搬到环保园,之前大部分员工安家都选在上地、西二旗或回龙观一带,往返这几个地方的班车最多,也因此新员工如我,依然选择住在了回龙观。当然,也有环保园太偏僻的原因,你能想象现在的停车场原本是一片玉米地么,呵呵。
回龙观在北五环,其实已经相当偏了,和传说中的国贸、中关村都有一定的距离。而同学兼好友松庭住在车公庄,单位在西直门那片儿,因此西直门就成了我俩经常活动的地方。
第一次去西直门,是刚工作没多久,媛媛从学校到北京找我俩玩儿,权衡距离之后,约在了西直门嘉茂,现在的凯德mall。13号线地铁过去,出站就可以直接进到商场里。当时还是港式甜品的天下,商场负一层进门处特别大的许留山招牌,后面被我们看了好些年。那天吃的好像是韩国烤肉,聊得很开心,晚上我回住处,媛媛应该是留宿在了松庭那里。我记得是周五下班,刚到回龙观,觉得偏僻落后,每天两点一线,基本没什么生活,到西直门都觉得进城了,晚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给人一种割裂和不真实感。当然对工作节奏和住处附近熟悉之后,回龙观的生活也不至于很单调,但这都是后话了。
有一就有二,工作之后和松庭颇有种抱团取暖的意思,反而比上学时还要亲厚。
再一次约,大概是松庭单位组织去爬山加采摘的一日游。周六一早出发,所以周五下班我就去找她,两人在外面简单吃了饭,晚上就住在她租的房子。房子是合租的,不大,跟回龙观动辄100平往上不同,市区的房子普遍小一号。主卧住了一对情侣,两个次卧,一间是松庭,一间是另一个女生,都是年轻人,相处还算融洽。那对情侣我记得是CCTV5的编导,两人都是骑行爱好者,进门一角就放着据说全屋最贵的家当——他俩的自行车。另一个女生忘记是什么工作了,只记得她养了只猫,我们洗漱时小猫就在脚边穿梭,他们说小猫平时很怕生的,见了我一点儿不怕,有缘。总的来说,房子虽小,但是生活气息浓厚,与我和华为同事合租的房子截然不同,当时就觉得很有意思,现在回头看也很感谢松庭让我领略北漂生活的其他状态。晚上我俩一起看了集综艺节目,聊着天睡着了。综艺好像是《百变大咖秀》,后来我自己又连着追了好几季,那几年真是各种综艺节目的巅峰期,内容和形式都百花齐放。
第二天在西直门集合,大巴车又绕道家属院接了一些同事,看到闹中取静的家属楼,真心羡慕啊。别人带家属都是家人孩子或者对象,只有松庭带了我这个同学。路上听同事间聊天,关于落户、买房、单位福利等等,很直接感受到国企的优越,以及大家进入不同工作单位后,认知上的偏差。当天的目的地是蟒山,我们开玩笑说,我大老远的跑到西城,第二天又跟车回了昌平,哈哈。蟒山离中国石油大学、政法大学都很近,路过政法大学门口,我一下子想起了海子,什么落户买房这些现实纷扰和落差就都抛到脑后了。
玩儿的过程不提,上午爬山,下午采摘。印象深刻的是午饭,大约是在什么养生山庄吃的,大厅旁边是卖玉石的,我俩吃完饭就去闲逛了一下,回来时听到门口的工作人员聊天,一个大爷说,这都是花的公家钱,不心疼!一时间说不出来什么滋味儿,有跟着沾光的惶恐,也有自己还是适合脚踏实地挣钱的清醒。
据说检验情侣是否合适的方法就包含了能否一起出游,生活好友其实类似,经历了一起吃一起住一起玩儿的相处,我和松庭很快就成了彼此在北京最好的朋友。
再约就很频繁了,除去西直门,我俩还去了西单、雍和宫、五道营胡同、南锣鼓巷、东直门等等各种地方,但西直门作为我们俩都方便的一个交通枢纽,几乎每次接头地点都定于此。甚至我年度体检都选择西直门慈铭或者爱康国宾,为的是体检完我俩就近见面。以至于我俩对于西直门地铁站各出口、如何换乘了如指掌,我去西直门接外地亲友可以明确指示对方从哪个口出,怎么走可以正对电梯,怎么走对应的地铁车厢容易有座。
西直门本身也有很多地方可去,著名的小西天艺术影院和北展剧场都在那片,可惜我俩一直没有契机去,直到我离开北京,有点遗憾。
我们最常流连的地方是凯德Mall,原因很简单,地铁出站无缝衔接商场负一层,不用出地面。如果只想找地方随便逛吃逛吃,无脑选凯德就行了,哪层有什么吃喝,我俩也非常熟,久而久之,凯德也成了招待外地亲友逛吃的据点。在凯德也发生过一些趣事,比如偶遇松庭的同事,彼此都惊讶于工作日之外同事原来可以这么fashion的;还偶遇过就职京东的隔壁班同学,给我们转述奶茶妹妹的八卦,顺便向我求证华为年终奖是不是有6month工资,笑。
出了凯德,通常往两个方向走,沿着高粱桥斜街通往交大的东校区,沿路有很多小店,当时很流行烤鱼,有家江边城外是我们常光顾的地方。那些年大学都是随便进的,我俩经常在交大校园里闲逛发呆,兼怀念母校的旧人旧事。交大的另一个校区对着央财,那里算是四道口了,旁边有家17.5影城,因为名字特别,我一直记得。我俩在17.5看过好几次电影,失恋三十三天、分手合约之类的,都是些时下流行的小妞电影。犹记得分手合约散场,我在电梯里吐槽旁边的情侣真够装的,世界忽然安静,松庭猜每对情侣都觉得我说的是他们,哈哈。另一个方向沿着西直门北大街通往枫蓝国际,一个不怎么景气的商场,我们去那儿的唯一理由是要去吃海底捞,其实我到现在都觉得海底捞味道一般,去那儿纯粹为了陪松庭。依然要感谢她拉着我去赶时髦,什么将太无二啦、彼得堡西餐厅啦,否则我的北漂生活将乏味许多。
一晃离开北京将近10年,期间也曾因各种理由回去过,但始终没再去过西直门。和松庭也已分别结婚生子,她虽在北京安家,也早就搬离了车公庄,又外派海外,已经很久没能见面,偶尔微信联络也是寥寥几句。我很怀念一起走过的岁月,以此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