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谷
翡翠谷位于黄山南门的东北方,从南门驱车前往需要二十多分钟,我乘坐当地一个导游的车子前往,来回车费三十元;进景区也是需要买门票的,在路途中,导游卖与我一张门票,七十元,想必是当地村子的福利门票。而我之所以愿意去翡翠谷,是因为当天下午一时左右到了黄山,预备第二天进山,住了旅店无其它事就想在附近走,恰好遇见这名导游,看着翡翠谷路途也不远,于是做下这个决定。
公路蜿蜒,途中车子钻进一片竹林,林间空翠宜人,阴凉爽快。到了园区入口,导游跟我交代观光的路径,嘱咐我回程时在某某处发消息,她就过来接我。翡翠谷是一个山谷,黄山脚下的一个山谷,导游跟我说山谷上游是当地的取水处,到时候可以在那儿取水喝,可见这儿水质之好!沿溪行,像《桃花源记》里的渔人一样,忘路之远近,只管走。溪水潺湲,流水淙淙,我忍不住驻足观看,住在水中的沙石仰望着天空,在两旁树木的掩映下,又像纳凉的模样;闲不住的鱼儿往来穿梭,一会儿聚头,一会儿散开,像极了传递小道消息的活泼小哥和八卦小妹。
由一条斑驳的楼梯上去,从纸风车装饰成的通道过去,步入一条“情侣道”,沿途弥漫着朦胧的恋爱氛围,我这才想起出发前导游跟我说的话:“‘翡翠谷’是情侣们的好去处”。我独身一人,在这样的路上走,没有伴侣我也没办法;前方看到情人桥,桥上挂着许多同心锁,这自然也跟我无关,“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我只想做个旅客,游览此地。过了桥,检票,然后就进入翡翠谷主景区,这儿可真是一块天然翡翠了。
从右岸往上游走,右侧是山,左侧是水,对岸是一大片竹林;行路间闻着泥土和草木之气息,水流淌在绵延不绝的石头上,其间水流聚集处有大有小,或名为池或名为潭,皆呈现碧绿的颜色,在地图上有名的标注者,为“碧簪池”、“珍珠潭”、“绿珠池”、“玉环池”。绿珠是西晋石崇的一名歌姬,又说是石崇的妾,长得十分美丽,在古代的美人里排得上名位;玉环就是杨贵妃,是四大美人之一,李白还给她写过《清平调》三首呢。我没有见过这两位古代的美人,但是“绿珠池”着实把我震慑住了。这是一池碧绿的水,如一块翡翠嵌在石上,眼睛盯着它,其碧绿能透过人的皮肤,钻进心去,把人浑身上下的炎热都带走;又有白色的水流从上方的岩石匆匆而下,活泼似一道灵动的白练,又如如歌女在起舞,衣袖翩翩,露出凝脂一样的皮肤。哎,这“绿珠池”所指的美女,其眼神当能摄人心魄,其皮肤则洁白如练。我看了又看,瞧了又瞧,盘桓了好久了;玉娇龙就是跳入这个“绿珠池”的,但我不能跳水,毕竟我很热爱生活,且怀着期待来此,是为着翡翠谷的另一个名字——“情人谷”而来。
置身山水,有的人忘情,有的人抒怀,有的人看透,有的人迷恋,我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我一时也说不清,仍然像渔人一样,复前行。但我又汗流浃背了,额头上也是汗,眼睛也被汗水眯住,有点儿辣辣的,把眼泪都辣出来了。我想起导游的话,这里是水源地,水可以直接喝,又很巧地看到一处流水,它是用竹子接出来的,正活泼地流淌着;我拿瓶子接了一瓶水,先喝两口,水清甜润口。再顺着溪谷往上望去,能看到最高处屹立着一座山峰,裸露着巨大的山石躯体,它是黄山的某个山顶了——而我明天就要往那儿去,这会儿则是在它的小院里溜达。景区很善于利用这个小院子,特意选了一处景观给人照相,背景是一块巨大的溪石,石上刻着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旁边垂着绿竹,还有绿树掩映,幽静极了。我想若是夜晚来此,听夜虫鸣叫,听流水涓涓,听晚风歌唱,一定是一派舒畅迷人的氛围。
“玉环池”又如何呢?它池中的水比不上“绿珠池”的碧绿,是较浅的,但显得清澈;有一帘白水从上倾泻而下,珍珠帘子似的,十分贵气;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杨贵妃“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这“玉环池”的模样,恰似贵妃沐浴;太白在《清平调》里写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当时命名此一池水的人,一定发挥了很多想象吧。美,美人,人们总是对美人有好感,对美的事物充满好奇,正如我在此所发挥的想象一样。绿珠、杨贵妃早已化作尘土,甚至连尘土都无在了,只剩下历史上的故事;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生活在世上的人,总愿意牵连些东西,好使情感有所寄托。
我没法比较“绿珠池”和“玉环池”,并不是说它们各有优劣,而是它们都是优。富可敌国的石崇喜爱绿珠,杨贵妃可是“三千宠爱在一身”;但若使石崇遇见杨贵妃,而绿珠生活在唐宫,又会怎样呢?我想像不到,或许一些小说家可以借此写穿越剧吧,我且在这里“窥谷忘反”,让这里的“翡翠”洗掉一点身上的尘埃,滴落许多这平凡的身躯冒出的汗水。
连接溪谷两岸的是一座“鹊桥”,行到此处游人就可折返,我看到地图上还有标注更上方处的几个景点,但也没有打算去探索,于是也折返,从左岸的路回去。“鹊桥”说的自然是“牛郎织女”的故事,关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我听说过两个版本,一个是因爱情而废弃耕织所以遭到惩罚的故事,一个是织女下凡被人间牛郎遇见结成了良缘却被拆散的故事,人们大多喜欢后一个故事,因而这个故事流传最广,想必在人们的观念里,爱情总得遇见一些挫折,经过挫折考验的爱情才是圆满的。我在“鹊桥”逗留,看到两个结在一起的爱心,它们依偎在一块,中间是两个板子可以坐着,像秋千一样,还有八个如玫瑰一般红红的字。我有些脸红,估计是走路发热的缘故。
从这里返回的路是一大片竹海,电影《卧虎藏龙》中有一段竹林的戏就是在这儿拍的。竹子高大粗壮却又柔和,在它们的地盘上走,一路上我觉得特别轻松;抬头仰看,竹子的末梢在空中摇曳,发出轻微的“呼呼”声,这呼出的声音让空气充满翡翠色;隔着竹子,还能听到流水的声响,彼时真如柳宗元所说“隔篁竹,闻水声”而“心悦之”。电影里,玉娇龙和李慕白可以在竹子上飞腾,竹子的柔、宝剑的刚,充满了东方的浪漫;想到这里,心中的高兴应接不暇地飞了出来,但我是断不能“伐竹取道”和飞身而下的,毕竟真没有那本领。在溪谷的右岸,我已经见识了水的碧绿之美,在溪谷的左岸,我沐浴着竹海碧玉般的气韵,它们是这儿的两块翡翠。
翡翠谷旅程并不长,其中景色得“翡翠”二字之神韵,令我至今犹念念回想。但是为何又称之为“情人谷”呢?难道是因为有许多美人名字的池潭?或者说这里的氛围实在是幽静极了,异常适合情侣们在其中散步?或者说这翡翠般的池水,就像痴情人的眼泪?在竹海中,我看到了地图上标记的好多处爱情故事的造像,其简单“古朴”使我心中生出困惑。或许爱情是很简单的事,就是两个人相爱;或许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多少人为它写了多少的诗和故事;或许爱情是永不褪色的,像翡翠一样,摄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