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下去,生下去
我总觉得自己生活的太真实,缺乏了想象,一切都是按部就班,上学等工作,工作等退休,恋爱等结婚,结婚等生娃,生娃等上学,上学等工作,如此循环往复,回到了那个放羊娃的寓言。
如果仔细观察,人类社会中,每个个体的生活都是这么真实严谨,甚至我们看到的所有“离经叛道”的个体,都诞生于这份一成不变的真实与严谨。
生活到底是为什么了?想来想去,应该是刻在基因里的两个字,繁衍。就像那些生物,那些生灵,那些动物一样,都是为了存在下去,包括宇宙,万物,三体人,他们最核心的追求,都是为了生息存续,所以这种骨子里的东西,是最大多数人类的正道,因为这是作为碳基生命体的基础。生老病死,正是另一种形式的新陈代谢。
《道德经》有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人类会死,人道永存。天道明白守恒的定律而人类不知满足。
我们顺应生老病死,就像有机物新陈代谢。死亡的存在,让我们明白生命的可贵与短暂,所以我们都在尽可能让短暂的生命有所创造,而所有人类创造中最伟大的就是生命,没有什么比一个生命创造另一个生命更伟大的存在。
人类的高级在于,他们不仅想延续生命,还想延续记忆,所以,我们看到了史前文明的符号,听到了传承千年的神话,使用着约定俗成的语言和文字,保持着各种生活习惯,祭祀着遥远的祖先,甚至当我们看着甲骨文,也能辨认出其中一些“符号”的含义,这是汉字的伟大,也是中国人的浪漫。当我和先民因为这些符号想到一起,我们就完成了一次记忆的延续。按照柏拉图的观点,这些理念的存在,都来源于人类的想象力。
这一切都说明,我们的想象力,也是为存续记忆服务。所以生育绝不仅仅是延续生命,也是一种超越自己的创造,更是与遗忘做永恒的对抗。
想到这里,这种真实是如此的宏伟,人类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滞不前,一直在开拓,一直在繁衍。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承载着最原始、最远古的创造,寄托着对生命永远存续的期望,社会、道德、法律、政府、国家的存在,只是为了让这个过程更有秩序,而阶级的产生,只因为我们太爱自己,偏爱自己的创造,想要自己有更多的,本质上是一份私心。
无论我们是怎么来的,进化的也好,神造的也好,外太空来的也好,我们对未来的想象,对未来的希望,都是创造与繁衍。当然人类现存最大的私心,就是想要对抗衰老与死亡。天之道,人之道,畜之道,道道相通。天道有常守恒,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平衡。人畜之道相同,现在来看,就两种,胎生、卵生的都好,不好的是化生,也就是异化产生的东西,比如癌症,比如结婚。
过上一种真实的生活,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好。只是真实,往往都需要付出代价,或者让人难以承受。慢慢接受真实,融于真实,才是真的进入生活。
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