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xuan:兜兜转转还是选建筑(中南学长拿下宾大/多大/UCL/墨大等录取)

转自:StudioAlpha

“兜兜转转最终回来的建筑学申请”
Buxuan
中南大学
建筑学专业
GPA:84.67
TOEFL 96
关于自己:
Living life to the fullest, wouldn’t trade a day.
SA老师评语:
最开始带Buxuan的时候,能感受到他的基础不算很好。当时是2023年初,我表达了无论是建筑设计基础,包括设计之初的概念建立,到后面的结构、材料、建构,还是图面表达都需要提升,Buxuan也大方承认并且很愿意学,敢做尝试。2023年秋天完成的两个项目中是肉眼可见的成长。一年下来整个过程中,各种因素导致的磕磕绊绊,不能说是非常顺利,但是好在及时收工完成了各项提交,收割了心仪的offer。恭喜你心愿得成,好好享受在海外的学习!
他参与的SA专题课程:
近期SA相关专题课程:
建筑技术与思辨
竞赛 | 轻木建造 3.0(随时发车)
ECA欧洲游学 | 可持续健康城市(详情)
ECA欧洲游学 | 威尼斯双年展揭秘(详情)
建筑空间探讨:边境 4.0(即将开课)
Ergonomics专题 | 建筑环境人因工程(详情)
INSPIRELI竞赛 | 进化的监狱(随时发车)
住宅设计:十人居 5.0(随时发车)
剑桥老师带你做可持续设计(随时发车)
Buildner竞赛 | 再说建构(随时发车)
基于空间数据做响应式城市基建(随时发车)
竞赛 | 最后的核爆炸纪念碑(随时发车)
零碳目标下的热带建筑立面探索(即将开课)
MVRDV Studio- 威尼斯/鹿特丹(即将开课)
录取结果
截止至今日:
宾夕法尼亚大学UPenn
MSD-AAD
密歇根大学UMich
MArch Advanced Standing
多伦多大学 UToronto
MArch ProfessionalAdvanced Standing 奖CAD5,000
伦敦大学学院 UCL
MArch Architectural Design
鲁汶大学 KU Leuven
MArch (Brussels)
墨尔本大学 Melbourne
MArch2
悉尼大学 Sydney
MArch
辅导老师

Ye Chang
Columbia,MSAAD
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研究生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优秀毕业生奖WILLIAM WARE PRIZE FOR EXCELLENCE IN DESIGN。毕业后任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GSAPP研究生设计课助教,答辩评委。曾就职于北京标准营造,纽约WOAKAC事务所。回国后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系。那么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合伙人。
出国留学源于看UCL建筑毕业展
出国留学的想法最开始源于偶然间刷到UCL的建筑毕业展,和我在国内所接触到的建筑设计形成的强烈对比让我产生了出国看看的想法。后面在亲身感受到考研的难度,以及对时间成本的综合考虑后,决定出国读研。

UCL每年都会开展的B-Pro Show
至于继续学习建筑的话,最开始出于对发展前景和就业市场的悲观,也是考虑过转行,只不过自己对建筑设计还是有一些热爱,再加上希望研究生是自己本科学习的延申,所以选择继续在这个专业学习。
广撒网申请是为了多一些选择
我申请了美英欧澳亚的学校,在当时混申最大的考虑的是给自己多一些选择,无论是在国外工作、移民还是回国,都不太想直接舍弃,所以申请的学校比较分散。
选校最在意什么?
选校最在意的还是教育质量和国际排名(常会看USNews和QS排名),学校名声也是考虑的一部分。
关于文书
文书(Personal Statement)主要围绕的就是在这个迅速发展时代建筑的定位改变以及它应当对原住民、街区乃至当地产业分别承担什么样的作用,根据各个学校具体字数要求的不同进行内容适当的增减。
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多伦多大学的文书,当时文书和writing sample一起弄确实是紧张刺激哈哈哈哈。
1个月还是回到了建筑怀抱
我是2023年1月报名SA的,考虑转到交互设计徘徊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在2023年2月重新回到建筑设计的申请,开始做第一个作品。
●2023.5
第一个作品初步成型
●2023.5-10
同时进行第二个作品集项目和Open Project项目的工作
●2023.10-2024.1
完成第四个作品和前期作品的修改和润色工作,最后从1月开始逐步递交各个学校的申请。
作品集主旋律
我希望在当下这个信息化爆炸的时代去辩证性的拓展建筑的功能,在利用新事物、新技术所带来的红利对传统建筑功能进行改善和丰富的同时,正视在飞速发展下隐藏的问题。
我始终认为建筑不应当仅仅是一个满足需要的“场所”,它更应当承担类似“地区发展指南”乃至“精神高地”的作用,可以为使用者乃至更大范围的观看者带来一些启示和影响就是我理想中的建筑状态。
Project1:粮仓改建项目


Project1:高层项目


最满意的项目:综合市场
最满意的项目应该是综合市场项目。基地选址在长沙历史保护街区里,在调研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地方新旧冲突感非常强烈,好像城市发展里丢下一样,整个街区弥漫的就是一种破旧、老化、衰败的气象,并且由于收入原因,在原住民生活中时代发展的红利微不可闻。

在这种情况下,我希望在一个相对小尺度的基地内做一个建筑集合体,在将宠物、绿地、现代商超购物这些生活红利带给原住民的同时,通过提取街区内原有要素,将新建筑的陌生感和割裂感降到最低。这一项目的完成也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我心中对建筑应当发挥作用的期待。

专业外的最大爱好
专业外最大的爱好就是打打游戏,只不过在申请期间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玩游戏,偶尔会看一下相关的直播比赛,也算是调节了一部分的焦虑情绪。
没有申请结果前就是会怀疑和不安
我的申请过程里没有特别自信的地方,一直是在不断的怀疑和不安里前进的,奖项和实习自己感觉也属于普通标准,可能各方面比较均衡吧。
申请确实是一个在没有看到结果之前都会和自己不断内耗的过程,但也正是在这种不断的打破和重塑中,自己的能力也会得到持续的增长,概括来讲的话,就是自己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对学弟学妹们的话
一开始都会有迷茫和徘徊,关于学校、专业乃至自己的日后发展,各种纠结所导致的情绪动荡甚至可能贯穿申请的始终,但最重要的还是接纳自己,无论是能力上还是情绪上,正视自己才能真正的去寻找自己进步的准确方向。只要努力了,总不会比现在更差,不是吗?
最后的感谢
首先要感谢我的爸妈,在整个申请的过程中给了我最大程度的支持,无论是我什么样的想法和决定都会和我进行多方面的讨论以寻求最优解,也正因为各种各样的支持我做作品集的日子才能大体上一帆风顺。
其次要感谢我的作品集老师,Ye Chang老师是一个非常认真负责的老师,个人能力过硬,虽然有时候会被批评的陷入自我怀疑,但也正是这些“大实话”对我各方面能力的进步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受益匪浅。感谢我的Open Project老师让我见识到了设计更多元的层次,以及负责任的督导老师,在最后又忙又乱的日子里给了我安心和鼓励。
我的植物
卡布奇诺玫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