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年末了,做个2024年流水账总结
虽然这篇日记的标题是2024年上半年总结,但实际上今天已经是11月2号了,今年差不多要过完了。上一次写日记是五月底,距离现在也已经有六个月了,其实中间有很多次想提笔写一些感悟,因为这六个月内发生了很多事情,工作上做着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工作,生活足迹也不断地从这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这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其实新的记忆和可叙述的东西还是很多的,只是这种不间断的步伐跳跃,让我需要花很多时间在衣食住行的攻略和探索上,并没有太多时间沉静下来进行一大段时光的独处和反思。
上篇日记谈到五月份和妈妈一起去了泰国旅游,六月份的时候我们全家进行了有史以来家庭内部的第一次自驾之旅,踏足长沙、张家界、芙蓉镇、宜昌秭归; 七月份因为工作拍摄,我去了北京、秦皇岛、杭州,回了趟家和表妹过暑假,几乎一整个七月都没在公司待;八月份在重庆待了一周,吃香的喝辣的;八月底收拾行囊去非洲,待了整整一个月,先后去了尼日利亚、加纳和塞内加尔三个国家;十月份国庆回家参加表哥的婚礼,休息了10天,回家回到公司没上几天班,又偷偷翘班去了韩国玩了几天,这半年的节奏主打一个东奔西走,看尽世间繁华。虽然记忆已经开始出现些许的模糊,但仍想回忆并记录下过去半年走过的时光和那些风景。虽然我总是吐槽今年一年在工作中找不到一个支撑我走下去的信仰,但从结果上看我的生活还是非常丰富多彩、跌宕起伏的,如果连自由度极高的我都要怨声载道的去生活,那多少显得我本人有些不知好歹。
六月份去长沙旅游算是完成了我妈的一桩小小的心愿,她是一个日常娱乐活动被抖音裹挟的人,长沙也是抖音上的网红城市了,这次全家自驾一起去,吃到了非常多的美食,对笨萝卜尤其难忘。出发前,我爸妈都隐隐担心我跟我弟会在旅途中吵得不可开交,但实际上我们四个竟然相处得惊人的和谐,整个旅途中的快乐多过疲惫和吵闹。不过矛盾也是免不了的,比如生活作息高度不匹配——我妈是个早起早睡的人,我弟是个晚起晚睡的人,我爸是个晚上不睡、白天睡的人,我是个一线城市朝9晚12的人,这让我们四个在分两间房双双入住的时候矛盾连连,几乎每个人都很难睡好,也很难以充沛的睡眠开启旅游暴走的一天。在我们逛的这些地方里,景点最无聊的是长沙,但最好吃的也是长沙。长沙的湘江、杜甫江阁、毛主席画像、黄兴路步行街等等,永远是人山人海,也没什么特别大的新意,但几乎买什么吃都不踩雷,所有食物都是平均线以上的分数,况且我在闲鱼上找了个打对折的高端酒店,非常有禅意,居住体验极佳,可以排进我住过的酒店里前十。出了长沙,我们自驾一路往西,到了张家界。张家界的景色确实很美,宛如仙境,但中国最大的特点就是,即便旅游资源是世所罕见的丰富,但是旅游体验极差,因为中国这些著名景点真的是人潮汹涌,让人很难安静下来惬意的享受山间美景,经常都要排着队、人头攒动地被推着往前走。最后我们到了芙蓉镇,我弟和我爸对芙蓉镇的评价一般,但我跟我妈非常沉醉于这个古香古色、灯火阑珊的古镇。芙蓉镇的建筑景观怎么说呢,非常像宫崎骏《千与千寻》里中国古代暗红色的雕梁画栋,在夜晚大红灯笼全部亮起的光彩下,照映得十分摄人心魄。整个旅途里,我最难以忘怀的是我们在芙蓉镇的家庭间民宿里,喝着冰镇啤酒、吃着从便利店里带过来的小零食,畅聊着彼此的想法,说一些家长里短的闲话,似乎人在夜晚更容易吐露心声。从芙蓉镇离开后,我们一路往上到了湖北、重庆和湘西的边界宜昌。宜昌是个超出我期望值的城市,我本以为中国大多数的小城市都是千篇一城,没什么太多的特色和年轻的生命力,都是老人和被留下的小孩。但宜昌却让我感到非常惬意舒服,它有着极其丰富的三峡大坝的旅游资源,整个城市依山傍水,道路整洁干净,饮食辛辣而美味。我爸妈作为一对很少在外留宿的父母,对酒店的理解还停留在九十年代的县城招待所,在宜昌带他们住了一晚上亚朵酒店,他们惊喜连连,惊叹于这年头的酒店智能化程度超越了他们记忆中的样子。 我们一家四口自驾去旅游,我弟充当一个工具人司机的角色,我妈充分提供情绪价值,我是j人攻略能手,我爸主打一个无声息的陪伴,一家四口人扮演四个角色,整体体验很好很难忘。

回到上海,隔了两周,我就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跟片拍摄出差之旅了。我和同事先是去了秦皇岛,在阿那亚待了几天,住了一个你很难在2024年见到的简陋而寒掺的酒店。观摩了阿那亚的旅游人群,感叹中国人的钱真的好赚,人口优势让再烂的饭也有人抢着恰。明明阿那亚就是一个被刻意塑造的商业景区,所有的景点都带着小红书上浅薄枯竭只是用于发朋友圈的姿态感,所有的小资气息都令人觉得刻意而造作,吃饭住宿高的离谱,物价一点儿没比发达国家低,却还是在这个暑假吸引了不绝如缕的北方周边游客。从秦皇岛回到北京,借着工作之余,我见了之前在深圳的前同事,同事是台湾人,我们去吃了大悦城的鹿港小镇,她还是一如既往地温柔、真诚,和我认识的其他台湾人一样,对他人有着无限的关怀。我们聊天聊了很多,第二天还逛了五道场胡同,讲述着她的工作近况以及我们当年在同一个团队工作时的回忆,她说她在职场里最开心的时段,还是咱们当初一起工作的时候,大家都没有什么心机和包袱,也没有同台竞技的心怀鬼胎,是段非常深刻的职场记忆,只是当时的我们如今四散各方,不会再有机会重新聚在一起。突然意识到,其实人类的情绪和认知是非常依赖于此时此刻的经验的,我们所有的感受都几乎完全来自于我们当下的处境,因此当我们想要改变自身的感受时,第一步不是从书籍或网络上汲取力量,而是对当下的处境作出某种改变。

从北京回到上海,在上海只呆了几天,就又去了杭州拍摄。这是我今年第二次去杭州了,杭州还是一如既往的无聊,西湖还是一如既往的盛名难负,这次去杭州最大的收获就是爱上了衢州美食,杭州有超多的衢州菜,衢州菜咸香辛辣,完全符合我胃口,这令我在杭州的那段期间每天都吃的很开心。在杭州,我们每天都住亚朵酒店,连续一个多月的国内出差,让我住遍了国内的中高端商务酒店,从亚朵到桔子水晶、全季、喆啡,我最满意的是喆啡酒店,整个一英国蒸汽时代的入住体验,让我流连忘返,觉得自己宛如一个复古的女郎,在酒店里进行着沉浸式角色扮演。在杭州拍摄期间,我见到了创意总监对工作的兢兢业业,虽然我们在工作上有很多观点上的摩擦,同时他作为一个油画出身的艺术从业者,并不是一个性格好相处的人,经常会让人觉得这个人不会沟通,不懂合作和协同,语出狂言,控制欲极强,他就像一个刚愎自用的总司令,所有人都得听命于他。但我们在跟拍时,他对工作的那份严谨和自律又让人非常钦佩,他的全身心投入,对工作的某种信仰和执念,让我竟然有些无地自容,我坐在旁边只想着吃啥喝啥,去哪里逛街,只是把出差当作逃避坐班的理由,这样的我即是舒适的,却又不能完全在心理上放松, 毕竟旅游和消遣产生的舒适很快就会回归于空虚,但投入时间精力得到某种令人心满意足的工作成果,能给人以更高级的享乐,我深知我想要的快乐是后者而非前者。

杭州的拍摄结束后,我从杭州径直回到了湖北老家,放暑假的表妹也来到老家同我玩耍。在老家的这一周,我跟表妹相处的并不是很愉快,我越来越感到有些难以忍受她,她已不再是我小时候认识的那个活泼任性、却又心地善良的小女孩,反而变成了一个叛逆冷漠,喜欢对亲人冷暴力,从不沟通、通过耍酷的方式获取他人注意的古怪少女。也许是复杂的家庭变故,对她产生了一些不可逆转的伤害,但伤害从来不是让自己永远脆弱下去的理由,作为一个成年人,需要及时消化自己的痛苦,在痛苦中变得坚强,而不是不断地考验周围人对自己的耐心和关怀。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善意都不是白给的,就连最亲密的家人对自己的善意也是建立于某种条件之上的,只有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自己周围的生存环境才会越来越好。我不懂如何将这些话说给她听,我只是在她的种种拒绝沟通和故意冷漠面前无能为力,失去引导的耐心,这令我也感到些许苦恼,解决苦恼的方式就是减少往来。
从老家回到上海后,待了才不到几天,又出差去了重庆拍视频,拍完回到上海待了又没几天,启程出发去了非洲。这是我今年的第一次海外出差,其实我还蛮希望通过公司平台频繁去海外出差的,它能带我见到不少的世面,毕竟在其他公司并没有太多这样的机会。在非洲的这一个月,我先后去了尼日利亚加纳和塞内加尔这三个国家。饮食和住宿环境最好的是加纳,风景和人文最好的是塞内加尔,但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却是尼日利亚。尼日利亚是个非常贫穷落后的国家,GDP在全世界都排名倒数第几,贫富差距极大,政府及其腐败,整个国家都没有太多现代化基础建设的痕迹,完全像中国80年代的农村,在公司附近甚至都找不到一家像样的咖啡厅。在尼日利亚的半个月,我们每天坐公司的大巴车,往返于酒店、食堂和办公楼。三点一线的生活非常规律,有大量的时间可以无聊感受无聊和发呆,人际交往也非常简单,在国内环境里感受到的那些生存焦虑,到海外完全不复存在了,我也不会花大量时间去刷淘宝和小红书,被各种消费主义种草,刷无聊又让人上瘾的短视频。在一个更原始和简单的人际圈子里,我却感受到了更深更扎实的人类感情。我和那几位同事每日朝夕相处,在全然陌生的环境里互相扶持,那种感觉是很难忘,也很难在国内的环境里复现的,就像夏令营一样,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因为共同参加夏令营而短暂生活在一起,在夏令营期间,原本和你有着密切生活联系的人像哑剧一般突然消了音,你们在只有对方的环境里产生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却也知道夏令营结束后,你们终将回到各自的生活,一切烟消云散,只留下对往事的追忆。
之前去中东和拉美的时候,我心想,这世界再糟糕也不过如此了吧,直到去了非洲,才发现我对于贫穷和苦难还是太缺乏想象力了。虽然非洲大陆的各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陆续实现了独立,但直到2024年的今天,当我再次去到非洲大陆的时候,我还是能非常强烈地感受到欧美殖民者留下来的殖民主义色彩。尤其是当我去到塞内加尔的时候,发现这个国家并没有自己的货币,而是使用西非法郎,也就是由法国政府所颁发的非洲西部国家通用的货币。这个国家的银行、军队、教育也都被法国人所控制着,他们的财务系统和税收也是由法国人直接干涉,并且该国的上层领导者也是亲法的,甚至需要由法国政府授权才能在政府中担任一官半职。我不知道普通民众是如何看待这一切不平等的现象的,或许由于知识的匮乏,他们完全不知道这些不平等的根源来自于殖民者对他们的剥削,甚至还对他们满怀着崇敬和依赖之情。在非洲走一遭,我更能够理解到政治是深入到每个寻常百姓的生活中的,没有任何人可以对政治置身之外,即便你觉得政治离我们日常生活过于遥远,但其实它的影响力是方方面面的。每个国家的独立自主都是要靠这个国家的子民去争取和斗争得来的,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命运馈赠的所有礼物都已经在暗中标好了价码。

从非洲回国之后,我又回到湖北老家,参加表哥在国庆期间举办的婚礼。我的那位九零年出生、每年例行惯例被催婚的表哥终于要结婚了,这次参加他的婚礼,也更加笃定了我将来绝对不办婚礼的想法。
其一,我始终不认同婚姻制度,我始终觉得婚姻制度是反人性的制度设计,我不相信一个人仅仅因为一纸婚约,终其一生便可以只对另一个特定的人产生爱欲。人类这个动物的天性就是喜新厌旧、欲望横生的,只是我们出于社会道德的约束,便不愿意坦然面对自己的内心,特别是在中文如此贫瘠的环境下,任何含糊不明的、暧昧其词的情感或行为,都会被立刻送上断头台,于是我们便只能被迫做一个完全符合政治正确的人,但这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欺瞒。如果非要说婚姻制度有哪里好的话,或许它唯一的好处就是起码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让这个社会在一夫一妻的制度下能够顺利地运行,大家结婚、买房、交税、背房贷车贷、养育子女,这一整个链路都被设计得非常丝滑,非常有助于我们从一个自由的个体转变为一个持续性提供社会价值的人,所有的行为模式和思考模式都是可预见的,从而不太会产生太多令社会走入动荡的元素。
其二,也许到最后出于某种利益绑定,我真的要走入婚姻,我也希望是两个人的旅行结婚。传统婚礼的那些教条对我来说是一种姿态和表演,而我不是一个好的演出者,甚至此刻我都能预料到我在表演这一切的时候将会是何等的僵硬和扭曲。我始终希望我的所有行为和决策都遵循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而非听从于社会的教条和规矩。在第一次谈恋爱的时候,初恋男友便觉得我这个人不切实际,经常空想某些偶像剧里的剧情,非常幼稚、浅薄,没有太多生活实践。在分手之后,我经历了差不多一年时间的自我摇摆,对曾经那些坚定不移的想法,产生了很深的自我怀疑。而后来,我步入了新的恋情,认识了更多更高层次的人,旅居的足迹遍布20多个国家之后,我并不比以前更反动,但我的那些反动思潮却比以前更顽固了。如今的我有一种没有什么人能够动摇的清晰和坚定,那是一种在认清这个世界的真相之后,依然勇于去相信的力量。我开始觉得,其实人的性格和想法就像某种出厂设置一样,是它在婴儿时期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已经注定好了的,后面所有的行为轨迹都会围绕着这个出厂设置来走,我们的一切社会实践,其实更多是拨云晓月地理解自己内心的那股原生力量。
回家这段期间,终于住进了我弟耗时一年装修的新房子,说实话,这房子装修出来的效果比我原先预想的好太多,可以说是梦中情房了。住上几晚之后,我便也幻想着有朝一日能住上自己的房子,把它布置成自己最爱的风格,每天在房子里阅读、看电影、听广播,天晴了就骑车去附近兜风,平常就宅在家里独处,或者跟对象各做各的事,到了饭点一起干饭,这便是我想象中美好生活的样子了,并且实现起来也没有太大难度,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已经28周岁了,好像人年纪越大之后就越不太需要过多的社交,一个稳定陪伴的伴侣就解决了大部分的情感需求。人性的激情和荷尔蒙的发生,则需要脱缰的放纵,但一时的放纵带来的却是无尽的遗憾和麻烦,因此即便那种感觉令人沉溺,但我也想尽量遏制它的发生。一个有着充分社会实践的成年人需要明白,生活不是童话,不能既要又要,我们需要权衡对自己更重要的是什么,从而舍弃另一部分相对没那么重要的东西。


从老家回来之后,在上海上了几天班,我又偷偷溜去了韩国旅游。在韩国旅游期间,在小红书上找了个失败的旅游搭子,具体的经历在微博上记录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总之这件事情坚定了我以后旅游还是独来独往的决心,不要对人类抱有过多的期待。这次去首尔旅游的主要目的就是去逛街,自从今年四月份去了一趟义乌,从此对韩国的衣服大买特买,橱柜里不再出现过不是made in Korea的衣服。只可惜这次去韩国也没买几件衣服,韩国商场里的衣服真的太贵,我这薄弱的财力完全买不起。去学生街买衣服,看到很多很有设计感的衣服,但我这身材又很挑,所以最终试来试去,合适的也没几件。等我去东大门,却又发现东大门每周五周六的晚上都不开门,不得已只逛了东大门非核心圈的那几家商超,而韩国设计师品牌扎堆的apm商场都没有逛到。这次去韩国虽然收获甚微,但依然佩服韩国人的审美,每次去日韩都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其实还是蛮土的,设计的衣服都是抄来抄去的很土,在调色、版型和细节质感上完全比不上日韩。 很多人都说韩国并不好玩,但这次我玩的非常开心,韩国的交通很方便,咖啡很好喝,吃的每样东西都没有踩雷。这次去韩国也拓宽了我对于韩国美食的认知,并不是只有中国的韩餐里来来去去的部队锅、烤肉和拉面,韩国作为一个汤泡饭民族还拥有各种好吃的土豆脊骨汤、鸡汤、冷面等等,我一个人也吃的超开心。从韩国回来,趁着对韩国发烧般的热情还未褪去,我在网上激情下单了十几包韩国泡面,从小红书上学习韩国拉面的花式高端煮法,但在国内吃拉面再也吃不回在韩国街边小店里,由老板娘亲自调酱的煮的豆腐拉面,那种浓郁的感觉真是怎么样都无法被复刻呀,总觉得差了这么一点意思。整体而言,首尔给我的感觉就是时髦又好吃,而且韩国的时髦并非我去过的不发达国家那种具有浓烈民族特色的审美,也并非日本温暖十足的配色,而是非常简约、现代、很乔布斯、很有格调的那种审美,让人觉得很高级舒适,化零为整,简约却又不单调。


从韩国回国之后,我这一路颠簸的旅程算是告一段落了。旅途的好处在于它会持续性地让我接受新鲜事物,从而使得我忘记在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坦白而言,我的生活里也没有什么太艰辛的时刻,或者什么真正值得烦恼的事情。我有着还不错的收入,清闲的工作,关系和睦的家庭,人品极佳的伴侣,并且这份工作让我在时间上非常自由,领导和同事都是难能可求的,每天甚至不用工作8小时,早上10:30去公司,下午5:00去健身,6:00下班,我的前同事们听到都觉得相当之离谱,觉得我在做着这一份全世界最好的工作,每次向他们抱怨我不想再干这个工作了,他们都觉得我是在凡尔赛。虽然以上我描述的一切听起来多么令人羡慕,但实际上我还是感到一种违背人性的精神之苦。当我忙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每天在忙一些机械性的活,没有任何技能上的提升;当我闲的时候,我感觉上班是一种被囚禁,每天无事可干,却又要衣着光鲜地照例坐在办公室,向同事和领导证明我的存在。这一切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在公司已经干了三年多了,职位上没有任何的提升,也看不到有任何晋升的机会。工资只上调了8%,实际算上去年发的奖金,今年到手的钱还少了不少。工作技能上已经把技能点拉满了,再往后也不会有任何的学习和成长,反而是一种倒退。但这份工作所能带给我的最让人无法拒绝的就是工作中的自由度,不用跟领导在一起办公,可以突然有几天不来去旅游,可以满世界出差,每天可以5:00就去健身,这种懒散和自由是很难在其他公司找到的,它让我无法拒绝。因此当我改完简历去外面寻求工作机会,利弊权衡之下发现大多数公司还不如现在的公司,就算运气十足,蹲到一个高阶的岗位,可以拿着50万以上的薪水带团队,我又不想去做这种高级牛马,每天处理人际关系,忙到没有时间思索。而像我这样心思敏感、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人,就算真的不上班了,我相信我也不会真正开心的。所以我希望自己能达到的最佳状态,是拥有一定的资产,能够通过资产所带来的被动收入cover日常开销,这才是一个人能达到的经济自由的最佳状态,通过最小的时间和精力赢得最大的收入。我身边认识的一些自由职业者,虽然他们自由职业了,不必每天坐班,但他们的工作性质也是通过不断出卖自己的时间和劳动去换取金钱,一旦停止出卖劳动,便没有新的收入所得,这种状态其实并没有摆脱打工的本质。但显然我是一个无产者,我只能企图通过男朋友去达到这一切,但男朋友自身也不是一个在这方面有所企图的人,所以我期望自己真正能寻求一个方案,解决现有的打工的焦虑。打工这件事情真的让我越来越焦虑,我越来越感到它的不长久,会觉得我已经上了六七年班了,难道未来还要继续上班,跟比我小的年轻人比拼体力和时间吗? 六七年前刚开始上班的时候,我的眼里还有光,现在已经眼神暗淡无光了,对上班这件事情没有任何过分的期待了,只是坐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地这么干下去,也知道就算换一家公司,也不过是对之前的问题的反复,底层逻辑没有发生改变。因此,虽然已经改好了简历,内心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目标,就是要找到一个年收入大于50万的带团队的双休工作,但在面试这件事情上,我又充满着悲观,明白就算有这样的工作机会,我也不会多么的向往。况且近期面了一些公司,发现每隔一段时间面试一些公司,市场都没有太大变化,还是那个熟悉的求职市场,也没有碰到一个愿意为之奋斗的工作机会,因此虽在这家公司感到壮志难酬,面对外部的企业却也畏首畏尾。回忆起三年前来到这家公司,真的觉得非常幸运,它几乎是完美地符合了我对找新工作所有的想象,当时的薪水完全是当时那个认知状态下的我所想要的,也能很容易地出国,口语水平在国外环境里突飞猛进,工作内容符合职业期待地去了一个做品牌的产品型公司,而且第一次去产品型的公司就去了业内很厉害的行业顶级的产品(不是说公司的产品做的有多好,而是说产品本身是这个行业里集成模块最高的大众消费品,也找对了它的受众),况且我只是个草台班子,并非背景优越让人只凭借世俗的评判标准可以给到机会的类型,所以真的特别感谢当初招聘网入职并带领我成长的领导,虽然那会还写日记吐槽他,可事实证明他就是我工作中的一盏明灯。这次面试其他公司,也被有洞见的面试官提出到,你的简历很有意思,你是怎么从前两家公司突然转行到这里,并且能看出在当前公司得到了很多成长和不可多得的工作机会的,我觉得这些都得益于前领导不同寻常的看人眼光,一般大厂领导招人都是招有相关行业工作经验或者顶级名校毕业的,但我领导确是先看到这个人简历里有他所需要却不擅长的能力,他需要招聘一个人去补足他自身的短板,而非有相关行业经验也即相关长板的。正是这种不同寻常的招聘眼光,才造就了我能来这家公司,讲实话连我当时入职都觉得受宠若惊。这次找工作,却跟三年前不同了,我不再需要一个高工资的执行层的工作,而是需要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区域市场负责人的岗位,况且目前这家公司带给我的自由的工作时间和经常海外出差的工作机会,也让我觉得下家公司如果没有这些福利会让我感到很痛苦。这也让我清楚地认识到,这个节点找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更难了。与此同时,一直犹犹豫豫却又摸不到方向的创业想法,郁结在心中,一直不明朗,我希望后面的时候能大胆先开始做,做的过程或许思路才会越来越清晰。为了提高行动力,我决定以后每天5:30准时在办公室吃饭,6:30下班去星巴克坐两个小时独处,独处完才能回家洗澡刷手机,从而有效地利用下班时间。
以上就是这个快完结的2024年的流水账了,今年也是东奔西走的一年,似乎来到这家公司后,每年都很奔波,每年都在新的工作地点重塑新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内容,这也是不论以何种理由离开这家公司,我都会永远怀念这里的时光的重要原因。最近我又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并发现不仅个体的生命本身毫无意义,其实宇宙出现人类这种形态的高等文明本身也是一件极其偶然的事情。宇宙本来就是一片寂静的,也许会在将来的某一天,人类文明会不留痕迹地从这个地球上彻底消失,宇宙又恢复它原本上万年的孤寂。因此与其去追求生命的意义,为世俗的焦虑所困扰,不如试图让自己拥有持续获得快乐的能力,或许这才是我们作为个体最值得追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