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6天7夜自由行
巴黎素来因为城市建筑和文化氛围被称为浪漫之都,而之前也有所耳闻关于巴黎的脏乱差。这次旅行算是亲身打卡体验一下巴黎。
我们10月15号从阿姆斯特丹坐火车到巴黎,10月22号坐飞机离开。一共6整天的时间,足够按自己的节奏探索巴黎。
我们的大概行程如下。
第一天卢浮宫。它是全球最大博物馆,收藏巨多,蒙娜丽莎,断臂维纳斯,拿破仑豪华公寓等都在馆内。推荐订早上的票,人少点,越晚人越多。建议提前做个简单攻略,选择性的看展品,少走回头路。




第二天橘园博物馆和奥塞博物馆,两个馆距离不远,只需步行十来分钟。馆内人也不少,但比起卢浮宫,逛起来轻松不少,可以慢慢看。
莫奈亲自设计了展示自己作品的房间,四面墙都是巨大的画。

奥塞博物馆前身是火车站。

巨大钟表的里面是家餐馆,很火爆。

第三天蒙马特高地,citywalk经过opera house到香榭丽舍大街,到凯旋门,晚上到埃菲尔铁塔。我们刚好遇到凯旋门有纪念仪式,军队管弦乐队演出,伴着夕阳,环绕凯旋门的晚高峰,印象深刻。
蒙马特高地的景色很美,很浪漫。

日落时间的凯旋门。

夜晚的埃菲尔铁塔。

第四天地下墓穴,拉丁区citywalk,先贤寺。地下墓穴真是充分展示法国人的‘疯’(褒义)。巴黎奥运会开幕上敢于展示国王被断头和3p,地下墓穴敢于展示600万人的尸骨,还重新整理,摆成心形,铁塔形等(好像后来塌了),倒也是是合乎逻辑了。过去地下墓穴里面还有电影院和吧台,举办过音乐会。

第五天凡尔赛宫。我们提前一天只买到下午3点的票。人巨多,堪比春运。里面金碧辉煌,感觉国王们在建造最奢华宫殿的信念中迷失了自己,整个挥霍无度的感觉。建议提前买早上的票,看完极度奢华挥霍后还有时间去花园看一看绿意放松一下。
第六天枫丹白露宫。相比凡尔赛宫体验极度舒适。火车上看出窗外是法国乡村的感觉,到了现场买票,免费存包,不用排队上厕所等。宫殿内不是最奢华的,但是是历史更悠久的中世纪风格的建筑。


关于十月份来巴黎的衣食住行。
衣:十月中下旬的天气是阴晴不定的。我们在的6天时间里,有两个大晴天,其他都是晴阴下雨之间转换。下雨天长袖加外套,晴天短袖加外套。建议带伞和一双不进水的鞋。我和史丹利都只带了网面运动鞋,有几天下雨鞋都湿透了。
食:法国人好像不太吃早餐,但是天一黑路边的餐馆酒吧里里外外就坐满了人,喧嚣的很。大家好像也不太吃东西,主要是喝酒。我们一般去顺路的三明治店或者越南包店解决早午饭。大部分法国餐馆需要提前预约,我们的晚饭经常是没预约要等或者没位子。游客多的地方一般不用预定,快餐类的,比如拉面越南粉也不需要预定。我发现法国人很喜欢喝橙汁,很多套餐里面包含橙汁,连博物馆都叫橘园哈哈。




住:我们两个p人,拖到出发前两周才订的玛黑区的airbnb。当时booking.com和airbnb上选择都不多了。这个区很文艺很热闹,我们住宿旁边就有个美术馆白天晚上开门,也会不经意遇到在老建筑天井里面的免费摄影展览。

行:出行除了走路,坐地铁用IDF Mobilities app买票。我们买的单次的,一次买10张会省钱。出巴黎市区的火车票可以在地铁站入口的机器上买,输入最终地址,票价包含转乘地铁路段。去机场本来准备用Bolt或者Uber打车的,结果根本打不到。我们只好急匆匆去坐火车,也是人爆满,等了两趟才挤上去。平时地铁上人也挺多的。
公共交通app,俗称‘六’。

我们很多时间都花在citywalk上,走累了就找家店坐着发呆看人。

卢森堡公园。

Emily In Paris里的餐馆,还专门留了小桌椅供人拍照。

蓝色大门。

不经意间映入眼帘的建筑。

桥边晚霞。

夜色降临,暖光登场。

本以为法国人大多会说英语,应该不会有什么交流问题。但我的感受是法国人不太愿意说英语,甚至地铁火车路边上都有遇到人对着我们直接开始讲法语,我看着像是会说法语么?大姐?大哥?但了解一下英法的历史后,似乎合理了。百年战争和brexit的痕迹还在,在法国人的地盘上开口就说英语,让自豪的法国人颜面何存。在学了几句简单的法语打招呼语后,感觉法国人友好多了。Bonjour,Merci不离口就可以哄法国人高兴。不过这也莫名说明巴黎人很一视同仁哈,不分种族相貌,觉得大家都会说法语。
巴黎人看起来很有涵养,不会出于好奇上下打量你。他们大多穿着很讲究。女性时髦优雅不爱大浓妆,上了年纪的男性也穿着得体自带绅士高知感。不过巴黎人烟不离手,这几天吸到的二手烟,比过去十年吸到的都多。到处是优雅的女性优雅的捻着烟,好法国。
有点可爱的一点:巴黎的地铁火车超市和餐馆里,是允许狗狗进入的。小型狗狗真是法国男男女女的挂件,胳膊一夹,包里一装,随带随走。
另外不得不提的一点是,走过路过巴黎的大街小巷里,会时不时的看到并闻到屎尿味。分析一下原因,巴黎养狗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中有一批是偷懒不捡屎的,而巴黎到处是小石板路,狗狗除了尿在大街小巷墙角好像也没什么别的选择。
而巴黎确实又是浪漫的。到处可见的恢宏精美的历史感建筑,浓厚的艺术气息,暖调的路灯,随处可停下歇息的小店。
巴黎看似自由热烈完美包容但并不适合所有人。正如‘人性的枷锁’里面,你自由散漫有梦想爱创作,巴黎似乎是你作为年轻艺术家的圣地,但你能不能熬过穷困潦倒的阶段还是半途就不得不屈服于现实。当浪漫和脏乱混杂在一起,可能就是考验你能不能在巴黎待的下去的测试之一吧。
巴黎,au revo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