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01
不知道我是不是个奇怪的人,我很讨厌冬天。周边的人觉得四季更替,冬天跟夏天一样,不能用讨不讨厌形容。
但我是真的讨厌。
除了讨厌它的寒冷,冷得人坐不是,站不是,被困在一个狭小的困境里,还讨厌它让穷人的生活更艰难。
这种艰难,深入骨髓,像个回旋镖一样,在30年前发出,正中我的眉心,让我对冬天有一种惯性的厌恶。
02
小时候的冬天实在是难熬,没有衣服穿,没有鞋子穿,我现在都想不起来那时候是怎么过来的。
衣服很多都是捡亲戚家大孩子的。不是不合身,穿起来像个小大人,就是很怪异,松松垮垮一点都不保暖。
一般家庭的孩子,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可以买一件新衣服,但我们家不知道是因为更穷,还是我爸粗心大意,很少买衣服。
一套做的棉衣棉裤,不知道是谁给我做的,是拿来抵抗冬天的全部武器。
穿得发黑发硬都不会洗,洗了就没得穿了,而且也没人帮忙拆了洗,洗了再缝上。
冬天要想过得不那么艰难,要么家庭条件不差,要么有个温柔贤惠的妈妈,能干细心的奶奶或外婆。
而我都没有。我出生的时候,我奶奶就70多岁了。
03
再没有衣服穿,也不至于光着,没鞋穿是真的难以隐藏。
我对小学的记忆是,下雨,路不好走,路上都是稀泥巴的时候,好多次都是光着脚上学。
冬天,小脚冻得又红又肿,龇着牙往前走。
那时候没有认识到世界的参差,既不会抱怨,也不会自怜。像个小动物一样,平静地忍耐。忍着放学,赶紧跑回家。
穿鞋的时候,也没有幸福到那里去,鞋不知道倒了多少手,传到了我这里,硬邦邦,空落落,还没有鞋垫。
我没袜子穿,直接裸脚穿进去,像给脚套了一个钢铁盒子,硌得生疼生疼的。
但好在窘迫不会被外人看到,又有点小确幸。
原来,八九岁的小女孩,就已经有了羞耻之心。
到了班上,根本没心思听课,就是在熬时间,脚冻得麻木,手冻得生疮,得趁下课时使劲跺跺脚,才能有知觉。
04
班里的女生,一大半手都是冻疮,有的冻得裂个大缝,像开了口的毛桃,有的烂一大片。很多人脸和耳朵都冻烂了,活脱脱像个美猴王。
冬天像个魔鬼,凌厉地摧残着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
除了被窝,生活的各个场景都是冷的。洗碗洗菜冷,上学路上冷,教室里窗户玻璃都碎掉了,四面进风也冷。
我们穿的那么臃肿,但并不保暖。
多并不等于暖,多年后的现在,我见识到那么多高科技,才知道,一件好的保暖内衣,比以前穿的七八件都暖和。
一件羽绒服,能让你再也不会害怕冬天。
再也不害怕冬天,多么遥远而又不可企及的梦想,我们那群活力四射的小人,一到冬天就像孙猴子被压在了五指山下,动弹不得。
05
上了初中,情况好转了一些,我能拾的衣服多了,准确地说,是能穿的衣服多了,我表姐,表嫂们的衣服,我姑定期会收罗给我。
而且,大了一些,我爸过年也会忍痛给我买一件袄。
说是忍痛,不是我爸不爱我,而是实在是没钱,有几百钱过年就不错了。
这几百块钱要待客,要置办年货,还要送礼,以及给亲戚小孩包压岁钱。
买一件袄要花一百多,真的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这种艰难不光是对我爸而言,对我也是,我不忍心我爸为难,我深知这个钱多么多么不易。
很多个年头,都是只有十几块钱,几十块钱,穷得一塌糊涂,穷得人自然蜷缩着。
成家后,我才理解父母为什么一到过年就愁眉苦脸,一点也不高兴。
小孩才是过年,大人是过钱。
06
偶尔还是会有窘迫的时候,记得初三的冬天,我姑给了我一双她孙女穿着太大的手工棉鞋,那双棉鞋真精致,是我梦寐以求的棉鞋。
那个时候的乡镇,孩子穿的鞋,大多是家里人做的,夏天是单鞋,冬天是棉鞋。
我因为没人给做,一直都很羡慕,羡慕了好多年,终于在初三那年的冬天也拥有了。
尴尬的是,我穿不上,我比我姑的孙女大7岁,她穿着大,我穿着小,我使了很大的劲才拔上去,但是脚伸展不开,只好卷着脚走路。
那双鞋真暖和,软软的,让我的脚很温暖。
那一天我内心很雀跃,就像又饥又冷的时候,别人给了我一个热气腾腾的馒头。
更尴尬的是,我脱不下来,不管怎么拽,脚都出不来,后脚跟被卡死。
不忍心毁掉这双鞋,我最后是以后脚跟掉一块皮的代价,才把脚从鞋里拽出来。
那双鞋我穿了一个冬天,每天穿上的时候很幸福,睡觉的时候就发愁。
那时候的每一天,我都在想,天气什么时候暖和,夏天什么时候来,如果能一直过夏天就好了。
冬天过去的时候,我好奇心发作,试试那双鞋,结果死活都穿不上。
果然,寒冷,总是能激发人的潜能。
07
高中几年,还是缺衣服,但不是没衣服穿的状态。我每个月会有200块钱的生活费,省吃俭用,省下的钱,可以自己给自己买衣服。
买冬天的衣服还是不够,但是随着生活变好,表姐和表嫂们不穿的衣服更多了,我也就有了富余。
高中时,正是花束一般的年纪,我也有了爱美之心和对男生的爱慕情愫,但常常因为穿得拘谨和邋遢,充满不自信。
无数人羡慕的18岁,我一点也不想回去。
大学后,靠着寒暑假打工,我冬天能买一两件自己喜欢的棉袄,以前都是被动接受,终于也可以自己选择。
但是预算有限,一般是200以内的棉袄。
非常庆幸的是,宿舍和工厂以及工厂宿舍都有暖气,一大半的时间都是温暖的。
我多希望家里也是这样,我对冬天的恐惧已经减轻了一半,可是我奶奶比小时候的我,更难捱。
她细细的腿像两个麻杆,穿棉裤费劲,脱更费劲,穿得倒地上都不会摔疼,但还是冷。
被窝也暖不热,常常听她说,夜真漫长,又熬了一宿。
08
毕业后的好几年,我每个月也没多少钱,但因为电商的兴起,不缺衣服穿,看起来和大家一样。
我好开心,百十块钱就能买到外表还不错的棉服。
但很快我就意识到,这些棉服样式尚可,保暖程度一般,洗几次都懈掉了,也没有什么质感可言。
还是能从衣服的款式,面料,质感看出阶级差异。
学生时代人与人的参差,还不是那么明显,至少局部相同。那时总想证明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进入社会才知道,我的终点还够不到别人的起点。
同坐一个办公室,我是租户,同事是房东,我花一百多万费劲巴拉买的房子,是同事村拆迁建的,他被赔了很多。
这时,我又想假装和大家都一样,也不是为了所谓自尊,大概是倔强。
09
又是一年冬天将至,33岁的今年,我还讨厌冬天吗?
不了吧。
保暖内衣,棉拖,羽绒服,围脖,手套,棉鞋,保暖的行头我都有。
前几天,还“斥巨资”给自己买了几件保暖又好看的大衣和羽绒服。
家里也是满屋空调,本来是有暖气的,开放商方面的原因,明年一定会通。
冬天与我而言再也不那么难熬,反而是孕育能量的时期,就像小麦在地下生长,雪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我也能坐在暖暖和和的客厅,隔着落地玻璃,看外面雪花飘落。
下雪天确实和啤酒炸鸡很配,韩剧的浪漫照进现实,是有条件的,只是这种条件被默认。
10
高中的一个夜自习,老师为了激励我们奋斗,给我们读了一篇文章,叫《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那晚我哭得泣不成声。
那哭声穿越时间的长河,分不清是为作者还是为自己,原来我不是听故事的人,我也是局中人。
我们那群哭泣的小伙伴,不知道的是,我们要花更长的时间,走更远的路,才能看起来和别人一样。
不是悲观,更不是卖惨,是一种见过艰难生活的平静和笃定。
什么都不怕,不管怎么走,只要我走,都是在向上。
冬天到了,春天也就不远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成长系小丁,一个真诚,直率,为理想生活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姑娘。
人生梦想是不上班也能养活自己,希望通过写作实现经济独立,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分享生活成长/婚姻家庭/写作赚钱/副业变现等内容,都是走心真诚实操干货。
丁玲同学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先搞人生,再搞爱情 (1人喜欢)
- 嫁给一个能好好离婚的人 (1人喜欢)
- 陈晓和谁结婚都会后悔都会离婚 (27人喜欢)
- 婚姻好不好,过年看婆婆就知道 (7人喜欢)
- 没有年味,是因为你很富有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