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底)E×(H-A)有栖川有栖主题刊简评
感谢江染月老师放出电子版全文让我有机会读到这篇,不知道抢没抢到电子版首评(笑。以作家为主题所做推理刊物,在国内已经是第三本了,前两本包括猫眼五——连城三纪彦主题刊,项饰——北山猛邦主题刊,因为作为电子幽灵的个人原因,这本是最先读到的,这篇作为作家刊的第一读来说相当满意。整本书中每本都有相应的后记来阐述创作思路和致敬点,达到了很好的读者互动性,这点很赞,并且字里行间感受到了大家对于爱丽丝老师是真的很喜欢,感受到了倾尽心血,真的很不容易,伟大,无需多言。
首先是看前状态。对于有栖川有栖这位作家,说来惭愧个人只看过出道作《月光游戏》(但这本看的实在太过久远了,里面讲的什么是一点都不记得了),和新国名系列的头牌作《瑞士手表之谜》中的同名短篇(这篇是因为本校读书会讨论过,以及公认的最佳作,然后因为这本里有大量此篇的仿作?所以才看的),像之前的短评里说的那样,这本案件非常平淡,逻辑绕来绕去的,再加上前面大量的灌水,单看这篇难以在我这里得到比较高的评价。(正好这本里盐师有分析,让我这个很蠢的人更懂了,赞美,之后讨论)因此放弃了继续读新国名系列的打算。因此本刊中大部分致敬是没法看懂的,基本都是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视角来谈,大家也都是很有经验的作者,可能有些地方会有点锐,根据个人口味也许会有一些不在推理层面的评价,还请谅解。
结论上来说,这本就算不是什么致敬刊,我也觉得很精彩,甚至让我打算回头捡起来爱丽丝老师的作品看了(看了大家的理解打算大概先看江神二郎系列,可能比较适合我),这大概就是这本同人刊物希望纯路人读者看后达到的最佳状态吧,我承认确实做到了。
下面是分篇简评。
赤死山杀人事件 ——y之悲剧’99(林明冬)
后记里说这是长篇里摘出来的,那挺多违和和看不懂的玄幻设定就不多说了。盐师的笔力很好,玄幻设定系和不停地爆梗让人阅读起来很愉快,北山村最后变成火村了是吧(,同样,利用了时间诡计,虽然都是伪解答,列了表这点很好,但也很可惜。如果通过传送阵的有无,反而真的推出了可以做案的人选,这里效果会不会更好?至少看起来比自杀要好一些。另外江白为了让母亲预言成真,想了这么多自杀,还想着排除掉外来者的嫌疑,简直圣人般的逆天hh。如果单说要完成母亲的预言,预言内容是 “你会在三十岁之前以学生的身份死去。” ,那么江白直接强烈地表现出自杀就行了吧,应该不会捏造一个不存在的凶手。或者预言写成“ 你会在三十岁之前以学生的身份被杀。”,再结合他说他曾经也想要杀人,正好落实在既被杀又杀了人这样。但作者应该有他的思考以及致敬以及涉及长篇的设定在。当然说了这些也不影响这篇是一篇很有趣也很致敬的开篇作,让人眼前一亮。期待长篇问世!
蝉时雨(狼堡中纳言)
很淡的日常风格,开篇那段对桥的分析很有趣,环境氛围也烘托得很好。中间有一连串推理小说的报菜名,作者阅读量令人敬佩。那段推理所去目的地的轻量推理简单却也还不错。(先评桥名的字谜部分,桥名用对面来命名这个点非常喜欢,再加上碑文磨损造成的误会也很好的做成了解释,很富有感情的错过的感伤推理,很让人共感。但是雀的插入稍微有点突然,如果我来考虑这里的话,我首先会在一开头就写出“我”和雀的故事,甚至可以写成有些遗忘的断片写法,紧接着写出和蝉的相遇,在和蝉相遇之后并且带她回到了老家,进一步不知为何把眼前的女孩当成雀,并跟她说了这段回忆,这样情感流会更加自然。 最后再谈谈结局,前面的评价里也说了似乎有点用力过猛或者说有点难绷,在我看来本身最后一段的写法没什么问题,甚至还比较有想法,能体会到作者想弄个大的,但是变化太大造成了割裂感。 细细考虑这段的话,似乎作者就是想写这种割裂感,借此增进“我”和蝉的关系的写法?不知道有没有考虑对,毕竟我和蝉似乎已经不是朋友关系而是有点百合发展了。当然就如同爱情需要铺垫,恨意应该也是需要的,这个突然感还是比较明显。锐了一些但是这篇的写法风格都在我的好球区,我一般不喜欢排名,不过可以说这篇是整本最喜欢的几篇之一。很期待作者其他作品。
瑞士腕表疑案(爱丽丝粉No.10)
上来就是一个广州地图,一开篇就是民国,战犯,以为会整什么大的谍战大戏。人名背景全部省略,动机全部用时代背景隐晦过去最后抽象出来一个瑞士手表式的解谜,可以,这很瑞士手表。比起水了一大堆才到正题的瑞士手表原作,这个节奏甚至正好?正像作者后记中所说,没有按照瑞士手表的模式推理,仅聚焦于手表的时间属性的一击必杀感,这个时区跟时代背景结合的相当好,很有爽感。再者鉴于确实推理就一个小点,确实不太适合写太长,很不错的致敬文。另外虽然知道马甲是谁但是因为这篇是简化作,也不太想对比(总之作者笔力很好,期待更多新作捏。
穿墙猫(许言)
虽然我也就看过两部爱丽丝老师作品,但是这篇写法感觉真的挺像爱丽丝老师的。猜测这里面的人物都是在原作里登场过的人物吧。整个事件里用的手法非常单纯或者说没什么手法,作者主要应该是想表达职场里这些人之间互相孤立被孤立,小环境里的一些小生态和比较细腻的想法吧,不知道有没有理解错。当然这是我第二次速读之后体会到的,第一遍看碍于信息有点杂没什么感觉。前面描述整个案件稍微有点没啥感觉,最后那段雪绪期待火村得出结论以及美智子的态度微妙变化挺值得玩味的,根据后记里所说温柔感,应该是有传递出来。看其他人的评价说是火有同人文,感觉看过的人应该会感觉更好。
本格派的密室(黑船)
前面看着就像是一般的暴风雪山庄的通常展开,没什么特别的,要说特别就是大家全是蜕皮,其他的都没啥特殊的。看到说推动本格潮流的名作,感觉作者是想把功力全放在最后一击上。等到解密list出来之后,感觉像是谜题作了。个人对这种盘各种问题杂在一起的很是头疼,既然涉及移动和具体小物的讨论,是不是可以画个房间示意图?看了后记,知道了作者就是想盘密室完备性这个事,但是从反面去确认这个,emmm,不过这里好像不是大梗,但前面也不是大梗,那这个逻辑链本身是大梗。不明觉厉,不过作者应该写的很爽吧,这就应该够了。引用一句文中的:“不,密室。”/狗头
英大游泳馆杀人事件(周朴园)
这篇一看就感觉是火有CP文了,很明显笔墨写在两人的互动上了。案件上没有特殊的,还是跟穿墙猫一样重在表现情感上。做了一个非常社会派的情感动机,讨论了依恋关系,其实铺垫也不算很多。但碍于是CP文,也像作者后记所说希望有那种案子不复杂,只有他们互动的事件,那这篇也算是正好。同时我觉得比较好的一点是CP互动还是比较克制,或者说比较自然的层次的交互,又有些亲密又不会写得很像公然南通(没有影射任何人,有冒犯的话致歉)。总之是一篇很不错有爱的CP文,也尽力向推理小说靠近了。
四月的猫不说谎(土田猫)
现在看到这个标题才意识到,这其实也在致敬四谎吧,只不过改成了吉他和钢琴。这篇马甲也知道是谁,而且在各种地方已经看过三四篇文章了,是一位带来安定感的作者,看到是他就应该还不错。回到这篇,跟前面一个评论老师看法一样,我也觉得可能全篇都是猫咪视角,那样可能会更有趣吧。不算这个的话,整个故事写法有点过于白描了,作者在后记和评论里都没谈到这个故事。再加上爱丽丝老师式的白开水锁凶,看着看着就眼神游离了。故事我一开始以为是柳弦和秦键有什么感情线,就像是四谎那样,最后貌似又是别的情感,总之很难说我看懂了。不知道文老师有没有机会解析一下故事?或者他就是要达到这个荒诞效果,那就另谈了。文老师也是相当高产,基本都是比较喜欢的,期待老师更多新作捏。
钥匙被偷走了(聆和)
问了聆和他说这篇确实都是爱丽丝作品里的人名,这篇也是早早就看过了。好像是第一次给聆和写在豆瓣的评价呢。聆和的写作风格在非推理的日常部分也很好读,这篇几乎没有背景介绍了,上来就直接写推理需要的伏线,然后就开始展开推理,也同样避开了爱丽丝短篇的灌水(bushi。初读的时候确实因为人名太复杂没怎么盘懂。用聆和的说法最后这个算是逻辑三段论,也可以在其他人评论里说是对《瑞典手表》最贴切的实践,确实深以为然。在我看来更像是对同一个事件根据不同的复数个条件进行了四次演绎,最后得出的“做了最多规划反而做了最多的行动”很不错的小梗收尾,让有些枯燥的逻辑流有了点意思。很有自己的特点,很不错的逻辑流推理。看推理的时候就觉得前面线索貌似给的不太够,最后就来了一句全部的课都选了(笑。期待新作捏((快写快写/
通往死亡的阶梯(呆酱)
前面小偷的行动相当逆天,也很有趣,为了让有钱人把值钱物品放在保险箱里在海滩上雇人作案,且不谈现不现实,确实挺敢想的。中间人物一下子出场太多,也没怎么梳理清楚行动。最后锁凶也没用到就没细看了。最后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完成作者认为的爱丽丝老师的简单物证推理的模仿。没怎么戳到我,但是写的比较规整,还算不错的实践。建议的话,作者也许可以不要出场那么多人?看得有点头大。
囚鸟(白可染)
总算写到这篇了,整篇文风娓娓道来,也是相当喜欢的一篇。据说大家都猜到是谁的马甲了,我也大概有点思路是谁,但是大家没说我也不说。“世界尽头”也太浪漫了吧,甚至我也想过类似的东西,当然旁边没有神社,也不是麦浪,是类似西方或者中式的田间还有果园。这么一想麦浪神社还挺嘎啦game的。同样这个奇异梦境也成了全文的线索,引领我一直往下读,很不错的设计。把阅览室也写进文章里了,感觉多少是有点作者自己的经历在里面。说起来我一直到看到图书室里的少女还没发现这里是你的名字大梗,还是太不敏感了。总之“我”一步步探索的这种感觉,实在太让人想读下去了,天然用做梦2h极限来对文章形成分割和悬念,很棒的处理方式。再次看到类似你的名字的大梗还是忍不住起鸡皮疙瘩,再加上巧妙的化用。然后又仅限于漫漫时间线上不能相交的两人,两人又没有多少更多的情感发展,只是作为双方的解谜人,或者前进的动力这样。我的言语很难说清楚,希望大家直接看最后的两人对话吧。后记因为说泄底了所以没看,但是不影响这篇的精彩。期待白可染老师更多作品!
儿童手表之谜(江染月)
主创的文章,太伟大了(bushi)因为涉及日本文化,要不先来捉几个虫?京都府警视厅应该是京都府警察本部吧,还是说爱丽丝老师是这么写的,那就不知道了。还有儿童手表真没在日本听说过,虽然可能是我不知道吧。然后麦当劳吃剩的东西应该是食客自己收拾了吧,不是服务员来收拾。很不错的火江cp文(bushi),看得出来江老师真的很想带入爱丽丝老师啊。推理内核也是对瑞士手表的致敬,同时用了儿童手表还能通话这点制造了不同的线索。最后的动机很小学生!哦不很幼儿园!整篇看下来感觉确实致敬很多,而且也很自然,赞美。江老师文笔也很好,期待新作捏。
黎曼式回旋镖(巨头)
这位更是重量级,巨头老师的,下意识觉得是解构文了,结果确实是。看了后记,巨头老师不仅都读了,致敬量堪称巨量,还能融进去,很厉害。不过不足之处还是有,前面部分的线索相当巨量,前面的故事也不知道有什么用意,看起来还是相当坐牢的,虽然巨头老师画了很多示意图。看到最后的整理篇,不好叫解密篇了,发现都是需要用的到的东西,直接来了一个怒涛回收,前面看的那些散乱在脑子里的东西也串起来了。虽然不知道黎曼是什么意思,但是这个推理解构还是太爽了。巨头老师你的上限在哪里?期待我尽快读到伪证3,也期待巨头老师新作!
多绕一层的逻辑(林明冬)
感谢盐师,你怎么知道我看不懂,我就是那个没经验的读者。解析的实在是太妙了,最后我真的懂了。猴子也能懂的《瑞典手表》解析。
后面没看过就不评了。
感觉大家盘逻辑真的都非常厉害啊,脑子真好,我也要加油。
看下来感觉爱丽丝作品的特点有这些:字谜,一击必杀,逻辑流,死亡留言,挑战读者,CP互动。不知道总结的全不全。总之让我对这位作家有了新的认识,很棒的一部社刊。期待下一部作家刊也能有这样的浓度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