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湖州博物馆-潮音桥-衣裳街
今天听播客,常听的一位播客劳模今年四十了,从自言自语做到头部,如今又做回一期solo,也是很感慨。回想自己,为了云游备忘顺手开的豆瓣也写了十几万字,定位是思想的后花园,随意写,但也要继续想想方向和写法。一个方向是身处北京,还是往陌生的更北方探寻,想要去热河、内蒙走。还可以往定州、徐州、廊坊各处发散。一个方向是在出差之余多几日探访当地,这是随机发生的,不定期空降。一个方向要出国继续走走。写作的题材,之前以寺庙为主,置身于古代,也会继续写下去(因为真的是越看越有趣味)。最近愿意回到当下了,也就多些随感。
回到写湖州。
在上海出差,顺路溜达到湖州。杭嘉湖自是有名,但是从没来过嘉和湖。从上海坐了两个小时的火车(当时就很奇怪距离这么近,为什么要那么久?),去酒店的路上看到“西塞山科学城”几个字,就觉得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意象被拉入当代,即刻祛魅,很神奇的感受。
湖博在市级博物馆里做的算是一般,埋没了那么辉煌的历史,后来想想大概是有些历史不能写得太详细。还是看到很多细节。
例如它将地质构成写的很详细,大约浙江沿海很多地貌都是如此。上海是更新的地质结构。

例如它把各个时期的府城图并置,感觉万历的最为清晰简单,像是手绘版;永乐的反而像是军事地图。清代就更科学了。


湖州的农业-桑蚕值得大书特书。去南浔再看。



看过一个古镜展,浓墨重彩提到湖州,今日到本地。太湖观音信仰,似乎和南海观音信仰平行,虽然声势不如。提到了中峰明本,是赵孟頫的心理导师。并在博物馆看到了万寿寺的拓片,决心去看本寺。提到刻书藏书的风气。江南的几个大姓也在此处。还意外看到了赵延年的个展,他刻的鲁迅版画最有名。在博物馆积累了好多信息,还是需要出去走走。和博物馆的阿姨聊了会儿,她说了说湖州改革开放后的经济状况(居然不怎么好,我一直以为湖州是个经济非常发达的城市)。
出门去赵孟頫家。月河的赵孟頫旧宅在修,不得见。虽然这是我来湖州的主要目的,但还是平常心地在周围走了走,看到了旧时的水网(说是填了不少,以前更密),现在想起来,闭门装修在为年底高铁通车的旅游狂潮(如果有)做准备,赵孟頫肯定是首当其冲的热门地。又去了湖笔博物馆,是江爷爷提名的,在门口的善琏笔店买了几支正宗的湖笔,想着要开始写隶书和小楷(我的书法角东西真的越来越多)。
去完几个佛寺后,又专门去看了潮音桥。极简的桥面。边上是一片在拆的房子。以前大家走水路的时候这里相当于是高铁总站,想必人满为患,如今变得荒芜怀旧。想起去过的很多城市,都是因为交通或者政治的中心的迁徙,由极盛瞬间荒芜,一切不可测。湖州的潮音桥也只是小小缩影。


走着走着就到了衣裳街,有一个民国历史的博物馆,今日没开,是某王姓巨富的旧宅。还有吴兴电话公司的旧址等。干脆就去了当地的书店看看有什么资料,湖州的书店还是谬,字帖的种类多得很。买了一本书法史、一本王宠的小楷,一本米芾。回去的火车上看完了一本湖州传(写的差)和一本赵孟頫传,算是补课。也了解到了民国初湖州与上海的关系的密切(主要是南浔),静安的张园原来是这么一个说法,湖州的丝贸易原来占出口额这么高。都是没有想过的。
看书法家的传记,就想起陈寅恪和钱钟书好像为此争论过历史和文学,说若是历史考据过细,文学人物的美感尽失。看完这本赵孟頫的传记,也就了解为什么独他会去元朝任职。虽然是赵氏宗亲,但其实是庶出,又入赘到管家。因此说他不讲气节,只求生存似乎很不理智,因为他一贯都在求生存,只是从家里走到了国中。书法也只是他正好有才情。最后能成为这样,其实很不容易。我觉得这和他的字好坏没有牵扯,看传记只是更好地了解他的底色(突然想起另一个松江恶霸董其昌究竟是什么人设?又想起明末的两位宗室石涛和八大,一位缓和一位决绝)作者还写有一本文征明。他以前是记者出身,文笔很流畅也准确,但不是学究的级别,仔细追根溯源起来怕是不行。但我还是很支持对书法家有准确详实的传记,而非各种传说。推荐一读的。
草草,湖州应该会再来,南浔绝不只是一个水乡,还是很多勾连的。嘉兴也是各县有各县的历史,要慢慢看。反正越访古,越觉得自己无知,诸多新鲜或是不解,也就在流水中记下了。
🪴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松江 方塔园-经幢-醉白池 (3人喜欢)
- 廊坊博物馆 (5人喜欢)
- 漫步北海公园 | 陌游记#31 (2人喜欢)
- 石家庄 毗卢寺 (13人喜欢)
- 保定 淮军公所-直隶总督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保定博物馆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