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时遇到的奇特体验
查看话题 >大阪,京都奈良,横滨,东京镰仓:经验教训

一生悬命游日本
一直想去日本旅游,这次终于实现了。虽然很多人以为我去过很多次日本,但其实我只是在2011年因误机短暂入境过一次。那次除了把电脑电源线忘在酒店并耗巨款寄回外,没有发生其他大事。
出发前主要参考了两个渠道的信息:(1)豆瓣网友: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09219708/ (2)Lonely Planet作者Chris Rowthorn关于大阪、京都和东京的博客:Inside Osaka, Inside Kyoto, Truly Tokyo。很幸运,大部分信息都非常有用。
原本只想待1周左右,但申请多次签证、交了多次签证的钱,取护照时收到日本人退款和单次签证,我就想索性待久一点。
比较关键的心得体会有以下几点:
- 如果采用阪进东出或者东进阪出的路线,京都和奈良的游览时间应占整个行程的一半。我这次总共出来10天,大阪2.5天,京都奈良4天,横滨0.5天,东京镰仓3天,我觉得时间安排得不错。如果把城市的无聊程度分级,新加坡毫无疑问最无聊,东京可以排在第二梯队,大阪好很多(还是在我没去环球影城、甲子园的情况下),京都奈良是人间仙境。
- 京成线Keisei Skyliner连接东京京成上野和成田机场的单程票加上东京地铁通票只能在成田机场领取。换句话说不存在从东京到成田Skyliner加东京地铁通票这种可能性。我是阪进东出,因此我只好取消预购,然后分别购买两种票,没能享受到优惠。这部分是看了网友的攻略才学到的,但网友是东进阪出,怪我没按规矩来。
- 接上条,这次的阪进东出体验不如东进阪出,后者不仅交通费用更节省,还能从略显单调的东京过渡到绝美的京都,形成一种渐入佳境的感觉,而阪进东出则有越玩越无聊的体验。我之所以选择阪进东出的方式,是因为10月23日是泰国朱拉隆功国王纪念日,希望利用这一天的假期;而10月28日东京影展开幕,我想在影展期间待在东京。至于其他因素,比如11月的红叶季,因为无法和现有假期匹配,只能作罢。
10天行程下来,对日本整体印象如下:
- 日本人在不同场合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行为,比如"和魂洋才"(わこんようさい,结合传统和西方),明治维新时期日本面临现代化转型,倡导在保留日本精神和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科学和技术,以增强国家实力。这种理念强调保持日本的传统精神,同时灵活借鉴西方的优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融合方式。有人说日本人的精神面貌是在多种思维方式对峙中挤出来的,我觉得有道理。 比如白天工作时非常守规矩,晚上在居酒屋却完全放飞自我,闹到失态;或者在工作中做出各类技术和流程创新,但为人处事时这个社会却要求每个人都要与约定俗成的规矩保持一致,泯然众人,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做什么动作都给你规定好了。比如映后对谈这种场合,电影本身再创新,主持人首先基本都要问演员互相之间第一印象,就不能有点新鲜的。这种拧巴的行为举止在某种程度上挺值得学习😂。
- 日本女生的妆容维护程度非常高,大写的“服美役”,也就是所谓女性在社会上承担的保持外貌得体、符合审美标准的无形义务。我看这种现象在日本社会中尤其普遍,女性无论是在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被期望保持良好的妆容,以此展现对他人的尊重和对社会规范的遵从。我到大阪2天就有点受不了,无论是中学生、拉面店员工,还是跟家人一起爬山的女生,脸都化得光溜溜的。在地铁站也经常能看到女生梳头补妆,甚至见到两个女生互相帮忙梳头补妆的场景。 我听说便利店员工会通过妆容来评价顾客。如果是妆容整洁的年轻妈妈带着孩子到便利店买东西,员工会帮忙将商品放入篮子并提到门口,以方便妈妈处理商品,也为了避免因动作太慢影响其他顾客。但如果这位妈妈妆容邋遢,衣着不整,员工则不会提供这样的帮助。我同事试过几次,每次她化妆去便利店,员工就会帮忙,但不化妆时则不会得到同样的帮助。
- 所有人都把我当成日本人。我一进便利店店员就跟我讲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欢迎光临)。然后我就用英语问能不能用信用卡支付,然后店员就懵了,我看他的脸色,我觉得他可能在想为什么这个日本人要用英语跟他对话,然后他要么不说话,要么继续还用日语跟我讲话。所以再去便利店我就换了个方式,我就不再说credit card, 而是クレジットカード(信用卡),用日文的发音去念,这个时候店员就会非常顺利地讲クレジット、はい、どうぞ、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这个对话就可以顺利进行下去,不会有人疑惑。 欧洲游客也以为我是日本人,他们到日本后特别兴奋,看到任何长得像日本人的人都会用日语打招呼。我前面有两个日本人,欧洲游客迎面走来,看到他们就说“こんにちは”,然后见到我也一鞠躬说“こんにちは”,于是我也只好对他们一鞠躬。 在京都早高峰排队等公交,有一个穿西装打领带的日本上班族突然走过来问我:“すみません、バスを待っているのか?”我当时赶紧说不行不行,掏出手机打开DeepL,让他对着手机说话,他显得非常惊讶,え、どうして?不明白为什么我需要用手机沟通。 排队下车,我前面有两个欧洲游客,车上的日本人看到欧洲人要下车,就对他们说“どうぞ”,意思是让他们先下。我也想跟着一起下,但日本人看到我后说“すみません”,然后跳到我前面先下去了。这帮看人下菜碟的孙子,他们可能认为我不是游客,所以没必要对我特别礼让。 在东京我和朋友去居酒屋喝酒,路过一家卡拉OK店,这家店的歌曲都是1970和80年代的,店名叫“懐かしい”。我当时自言自语念出店名,结果旁边站着的一个日本人突然跟我说:“ですよね。誠に懐かしいよね。”我连忙说“不行不行,我听不懂”,然后赶紧离开了。
- 日本人不愿意说"不"我也感受到了。我电源线落在了大阪的酒店,我问酒店能否帮我寄回来,接电话是个小妹,她只是拉长语调说"嗯~",我听明白了,表示不行。当我说我可以自己回去取时,她马上高兴地说"わああああああ!やだああああ!!!"(太好了)。他越高兴,我越生气,她只顾自己在那儿高兴这一点倒是不像日本人,没有读懂空气。
- 日本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十分明显,关西还好,到了横滨、东京到处都是招聘启事,到处都有外籍劳工。我见到开出最高时薪的是一兰拉面银座店,白天每小时1500日元(人民币70元),条件很好,不需要交简历,每周只需来三个小时或一天也可以安排,社会福利完备。我同事也抱怨招不到人,但因此而不裁人,工作稳定。
整体出行安排:阪进东出:大阪-京都奈良-横滨-东京镰仓。
大阪
本次日本行的大原则:第一,尽量不乘JR,因为貌似比较贵;第二,尽量不走回头路,节省路上时间;第三,充分利用地铁公交通票。
经过关西国际机场进入大阪已经是当天晚上,此时有2点考虑:
第一,京都奈良阶段打算使用关西铁路卡3天套餐,关西6市地铁随便坐,而取卡的场合除了关西国际机场以外,大阪市内可选择场合不多,我也不确定会不会接下来顺路造访,我不希望专门为了取票而去某个地方,大阪周游卡时间宝贵。所以落地出关第一件事就是赶在取卡点关门前赶紧先把关西铁路卡拿到手。
第二,因为计划接下来使用大阪周游卡2天套餐,计时方式是连续2天,并且无论当天什么时间激活卡片,结束时间都是下一天早上3点,因此最划算的方式是在一天一大早激活,这样可以时间价值最大化。基于此种考虑,当天晚上入境后先去了不包含在大阪周游卡套餐内,但受到一些网友推荐的阿倍野海阔天空大厦(あべのハルカスの展望台「ハルカス300」),全日本第3高的楼,前2高都在东京。
然后是利用大阪周游卡游览大阪的2天,15个景点或项目免费入场,无限次地铁和公交,特种兵行程,一开始就把自己搞得很累,并且绢谷幸二天空美术馆、大阪历史博物馆等都看得比较快,有时间其实应该多品味一下。其中甚至穿插了大阪周游卡不包含的大阪海游馆。
京都奈良
这一阶段的安排结合了关西铁路卡3天套餐的使用,大阪周游卡有效期间全部聚焦大阪,大阪以外的时间尽量安排京都和奈良跨市旅行,因为此时关西铁路卡可以派上用场。
早晨花1小时从大阪奔赴京都,放下行李之后先去奈良,按照网友推荐,看了东大寺、依水园和春日大社,其中依水园之美超出我的想象。后来看了其他网友旅行记录,发现奈良国立博物馆藏品很有价值,可惜时间不够。行前有网友建议去若草山,但我优先考虑东大寺、依水园、春日大社3地,主动放弃了若草山。
上述放弃都是为了从奈良回京都时顺便游览伏见稻荷大社,原因有二:伏见稻荷大社是京都景点里相对比较靠南的,按照不走回头路原则,从南边回来顺路看它比较省时间;伏见稻荷大社24小时开放,白天的时间要尽量安排给晚上不开放的项目,可以最大化利用时间。伏见稻荷大社爬到一半,连续3天积累的疲劳有点难以克服,但按照中国人“来都来了”原则,还是咬牙爬上山顶,锻炼了意志力,那一瞬间有一点为自己自豪。回程路过祇园,吃饭时顺便浏览街景,回酒店发现把电脑电源线落在大阪酒店。我外出落过2次电源线,全都发生在日本。
京都第2天一早先回大阪拿电源线。关西铁路卡3天套餐买得真的值。按照不走回头路原则,从西南方向的大阪回京都,最好能安排一个接近西南方向的项目,而京都必去景点之一岚山就在京都西侧,因此毫不犹豫从大阪回京都时直接奔赴岚山,参观天龙寺和竹林小径。按照不走回头路原则,先把和岚山相近、和其他景点不靠、位置离散的景点先看完,那么最合理的安排就是金阁寺,它位于京都市区西北,以及位于京都北部的大德寺。大德寺后还有时间,剩余计划的景点主要集中在2个区域:银阁寺-南禅寺区域、青莲院-知恩院-二年坂三年坂商业街-清水寺区域。综合考虑后认为清水寺比较出名,所以先去了二年坂三年坂商业街和清水寺,时间有限忍痛放弃知恩院。回程路过锦市场附近吃饭,但计划没执行好,和锦市场擦肩而过。
京都第3天仍然执行不走回头路原则,把更靠北和东北的鞍马山、贵船神社、瑠璃光院一趟扫完。此时动了一下脑筋,京都市内还有几个剩余景点没去,手上的关西铁路卡还剩最后一点时间,要么用关西铁路卡把京都市内剩余景点去完,要么先用关西铁路卡拓展一下京都以外的关西城市,然后考虑下一天在京都市内采取其他办法通勤。按照充分利用地铁公交通票原则,我选择了后者。关西铁路卡能覆盖的关西城市里,神户、和歌山都离京都较远,我时间不够;距离京都最近,并且位于京都以外,可以充分利用关西铁路卡优势的城市仅剩下大津。最后决定在大津过一个晚上,观看了计划外的花喷水,和琵琶湖的夜景。
京都第4天决定使用京都市内地铁公交1天通票通勤,把剩余的银阁寺-哲学之道-法然院-南禅寺区域跑完,过程中偶然发现谷崎润一郎之墓就在法然院附近,我觉得这是一种缘分,因为前一天去完金阁寺,刚跟同事讨论完三岛由纪夫,提到三岛由纪夫就很自然提到了谷崎润一郎,于是顺便去看了谷崎润一郎之墓。京都地铁公交通票包含若干景点的打折优惠,再按照不走回头路的原则,从南禅寺回市区顺路去了琵琶湖疏水博物馆、无邻庵、平安神宫、元离宫二条城。晚上提前踩点新干线检票口,从外面瞻仰东本愿寺和京都塔。去过大阪阿倍野300米的观景台,京都塔自然没什么兴趣;东本愿寺我原以为不会超过京都其他寺庙,但后来听朋友讲里面其实很不错,遗憾主动放弃掉了。
横滨
按照不走回头路原则,我放弃了先去东京放行李再回头去横滨的计划,并且京都和横滨都是新干线快车的停车点,时间和票价都有所节省。事先计划去横滨完全是为了看同事,没有安排景点。但后来看到网友建议,横滨的野毛町值得一逛,这次错过了。
东京镰仓
横滨结束后当天晚上入住东京。根据网友推荐,东京有三个适合游客住宿的地点:新宿、涩谷、东京车站。考虑到酒店空房、价格,以及东京影展的主场地在日比谷和银座,最终选择了东京车站和银座附近。我觉得这个选择非常好,不希望住在过于冷清或人太多的地方。正值万圣节,涩谷、六本木晚上有大量游客和本地人狂欢,而银座附近相对安静,更适合我的居住需求。当天晚上入住后,先去京成上野站打算取Skyliner和东京地铁通票,结果被告知在京成上野站没办法同时取这两样票,只好退票,然后两种票分别单独购买,但按照不走回头路的原则,顺便去旁边参观了东京大学。回程顺路参观日比谷公园,看了东京影展一场竞赛电影,非常不好看,很后悔,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东京第1天,按照不走回头路的原则,先安排了东京西边的现代化区域景点——涩谷和新宿。先从涩谷的明治神宫出发,顺便参观了隔壁的代代木公园,瞻仰了《东京爱情故事》的拍摄地。从明治神宫北上到东京都厅的市政府观景台,这些景点都是免费的。随后南下到了号称全球最繁忙十字路口的涩谷,虽然当时人不多,有游客提到晚上来看才更震撼,我默默记下了。之后安排与朋友在日比谷见面,于是先回酒店休息30分钟,再去日比谷。见完朋友后,晚上还有时间,便前往六本木Hills大楼的高台看东京夜景。稍后发现还有一些空闲时间,于是又回到涩谷看晚上最繁忙的十字路口,确实非常震撼。最后回到银座,与朋友吃饭喝酒至深夜11点。这也体现了住在东京车站和银座附近的便利,约在银座吃晚饭后回酒店非常方便。
朋友说东京比较无聊,我表示同意。他建议去东京周边看看,并提议镰仓。正好我有同事老家在镰仓,也推荐我去。我决定在东京第2天早晨去一趟镰仓。简单搜寻景点后,决定去看高德院大佛和源赖朝将军墓。从镰仓回来后,当天晚上见朋友时,朋友告诉我《灌篮高手》取景地在镰仓高校前车站,靠近海边,有海景,小津安二郎墓也在镰仓,可惜我没意识到,错过了。从镰仓回来后,等朋友在上野见面的空余时间,去了上野公园并参观了东京国立博物馆,发现这家博物馆非常棒,理想情况下应花半天到一天时间充分沉浸其中,但由于时间紧迫,未能尽兴。
东京第3天,也就是本次旅行最后一天早上,安排去了根津美术馆,原因在于到达东京的前2天是周四和周五,正好是根津美术馆闭馆的时间。参观完根津美术馆之后就到了启程去机场的时间,本次旅行也就结束了。
遗憾:
遗憾的是忘带充电宝,我对拍照需求的预估完全失准,日本,特别是京都奈良,每走几步就是一个出片的景点,手机电池只能撑半天多。但是按照一些网友的建议,应当在一天中安排酒店休息30分钟,这样可以保证夜场也有充沛精力。我把它调整成了酒店或麦当劳休息30分钟兼手机充电。
这次日本之行,基本上游览了各大城市的主要景点,除了京都的知恩院、东本愿寺、奈良的奈良国立博物馆、镰仓的《灌篮高手》取景地和小津安二郎之墓,最遗憾的是没有去东京的吉良邸迹,这里是赤穗四十七义士典故的发生地。我是《暗杀教室》的粉丝,其中的角色名就取材于赤穗四十七义士。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但我却没有安排参观,而且它距离我住的地方并不远,完全可以从根津回来后去一趟。这次的遗憾只能留到下次再说了。
接下来会根据时间安排,决定是否就每一段旅行写一篇详谈。
小A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喀麦隆:置身事外的平静 (55人喜欢)
- 亲山亲海在台湾(4)嘉义、台南、高雄 (27人喜欢)
- 亲山亲海在台湾(3)台中、日月潭、阿里山 (16人喜欢)
- 亲山亲海在台湾(2)台北和周边 (15人喜欢)
- 亲山亲海在台湾(1)台北和周边 (3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