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长文,跟大家说说电视剧片头尾的话题,大家有没有感觉7部正午剧的片头尾可能缺少了一种正午特色的质感,而9部新丽剧的片头尾却有一种正午剧的质感?
这篇文章本来要在《凡人歌》开播后要写的,但在小组讨论试图发了两次,都是还没写完浏览器就被强行关闭了,重启浏览器后小组讨论的所写内容将会全部清零,那只得从头开始重新写过,所以这次决定先发到日记,再发到小组讨论。因为日记可以自动保存。
现在谈一下电视剧片头尾。上面说的7部正午剧分别为:
《清平乐》《开端》《相逢时节》:片头尾制作方为北京博川海纳,负责人郭冀。剧中片尾所写的影像人间(《清平乐》《相逢时节》)和壮志高飞(《开端》),均为博川海纳的马甲公司。
《欢迎光临》:片头尾制作方为北京墨夫影视,杨旸创立的片头尾制作公司,片头尾负责人郭慧珠。
《欢乐颂5》:片头尾制作方为北京锐艺多吉,谢昆创立的知名后期制作公司,片头尾负责人刘洋。
《凡人歌》:片头尾制作方为北京六合世纪,刘文普创立的电影片花物料和片头尾制作公司,片头尾负责人崔学娇。
《小巷人家》:片头尾制作方为北京抵岸文化,负责人孙继点(剧中署名为他的小名点点)。
而9部片头尾有正午剧质感的新丽剧分别为:
《叛逆者》《雪中悍刀行》《人世间》《风起陇西》(仅片头)《平凡之路》《潜行者》《骄阳伴我》《庆余年2》《玫瑰的故事》。
这9部新丽剧,片头尾是由曾做过26部正午剧片头尾的解铭制作的。而目前累计有35部正午剧,加上去正好对上了。
基于此,我想把35部正午剧分为“纯正经正午剧”和“非纯正经正午剧”,按照正午剧片头尾制作人员是否为正午强关联人员来区分。分类结果如下:
纯正经正午剧27部,其中解铭制作片头尾26部:《生死线》《钢铁年代》《温州一家人》《父母爱情》《战长沙》《伪装者》《琅琊榜1》《他来了,请闭眼》《温州两家人》《欢乐颂1》《如果蜗牛有爱情》(剧中他没有署名,但署名了他的公司“凌剑刻丝”,说明很可能也是他做的)《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他同时也是视觉导演)《外科风云》《欢乐颂2》《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大江大河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都挺好》《我是余欢水》《大江大河2》《山海情》《乔家的儿女》《欢乐颂3》《县委大院》《欢乐颂4》《大江大河3》。孔歌子/极地公园制作片头尾1部:《到爱的距离》。
非纯正经正午剧8部:《北平无战事》《清平乐》《开端》《相逢时节》《欢迎光临》《欢乐颂5》《凡人歌》《小巷人家》。
为何对正午剧这样分类?因为制作片头尾的解铭和孔歌子都是正午强关联人员。首先,解铭2003年底自从《大染坊》开始,与正午前东家山东影视开始合作片头尾,主要为孔笙师傅王文杰、张新建,以及正午团队的剧制作片头尾(其中张新建的剧同时制作特效),而侯鸿亮2014年加入正午后,他和他的“凌剑刻丝”也一并跟随,一直到今年初的《大江大河3》。另外我猜测正午剧片花前面的正午商标展示动画,也可能是解铭做的。孔歌子是孔笙女儿,2010年后开始带领极地公园这个特效团队,为正午剧制作特效,成为正午的御用特效公司。而她在成立极地公园前,就与解铭联合制作了《生死线》的片头尾,从这一点上看,孔歌子可以视作解铭的“徒弟”。其次,解铭制作的片头尾大多数看上去有质感,这就与正午在制作、质感上的长板完全贴合,两者可以直接互补。最后,解铭制作的片头尾,除了正午《知否》片头水墨画风格,片尾长卷画作,新丽《风起陇西》片头陶俑、傀儡戏三维动画风格,片头尾至少有一个有剧中正片场景重现,这就可以看出部分剧情了,有以前电视剧片头尾的风格。正因如此,正午剧只有由解铭制作片头尾,才是完全正经的正午剧,因为有质感的正片,要配上有质感的片头尾,才算一部剧完全有质感。因此我将解铭视作正午剧的灵魂人物。
而现在市场化的片头尾制作公司,不少片头尾走的是纯动画路线,这将不能看出剧情如何,更不能保证片头尾质感如何,因此可能会有塑料感,或者色调过于饱和。上面说的7部采用市场化片头尾制作公司制作片头尾的正午剧,除了博川海纳制作的《开端》《相逢时节》片尾为剧照之外,其它5部(由5家不同片头尾制作公司制作)正午剧片头尾均为动画。我个人觉得,这7部正午剧中,除了因为题材比较新颖或跳脱,而风格与解铭正经向片头尾风格不搭的《开端》(无限流/时间循环)、《欢迎光临》(轻喜剧),以及解铭做过新五美第3、4部片头尾的《欢乐颂5》,
剩下4部正午剧《清平乐》《相逢时节》《凡人歌》《小巷人家》,其实都值得解铭制作有质感的片头尾。我来预测一下这7部正午剧采用市场化片头尾制作公司制作片头尾的原因:
《清平乐》:因为改名。该剧开播前,武汉发生严重疫情而封城,而武汉正是男主王凯的家乡。可能该剧原来的小说剧名《孤城闭》影射了武汉封城,于是广电赐名,与原名读音相似的词牌名《清平乐》,由原来的偏悲剧向剧名改为偏喜剧向剧名,试图从剧名上多吸引一些观众观看。该剧后来发了配乐作曲师孟可发的该剧音乐原声带,恰好原声带上有一首片头曲长度的纯音乐,但正片没用上,剧粉猜测什么原因,所以我预测,该剧剧名还叫《孤城闭》的时候,解铭制作了一版符合《孤城闭》风格,古色古香的片头尾。然而播出前改名了,这就导致新剧名与原片头尾不搭,于是正午紧急合作博川海纳、郭冀,制作了年画动画风格的片头尾,配合广电要求改喜庆向剧名,片头尾也要走喜庆向的路线,以此展现正午与广电关系好,跟着广电走。新的片头尾是符合新剧名了,但因为正片本身仍然是走质感向的,这实际上就导致了新的片头尾与质感向的正片不搭,片头尾有一种赶工,缺乏质感,色调饱和度高的感觉,这就与欢娱余征以前的电视剧美术风格相似了。该剧播完后,也许是片头尾因该剧改名被换,也许是北京新发地发生小规模疫情,导致办公不便,解铭将1.0版“凌剑刻丝”公司注销了,改为他一个人制作片头尾了。
《开端》:该剧题材属于广义无限流之一的时间循环,具有软科幻、高概念的特点。这属于正午在题材上的一次跨度创新,公交车爆炸后时间“回到之前”要救下所有人,看上去很跳脱,因此与解铭偏正经向的片头尾不搭。仍然合作了《清平乐》的博川海纳、郭冀,片头为实验室里的公交车消失后再次出现的三维动画,表达循环的意思,同时致敬了视窗XP系统内置的三维弹球游戏。但也有人说片头类似美剧《基本演绎法》。片尾是在一个封闭空间下展示的该剧剧照。
《相逢时节》:从该剧第一版片花可以看出,该剧的戏剧冲突激烈,有多个打脸的镜头。再加上侯鸿亮接受采访时说该剧会很极致。而极致强烈的狗血戏剧冲突,有些豆友是讨厌的,所以虽然有利于收视,但不利于口碑,正午可能预感,该剧口碑不会好,基于此原因,在正午时期第一次将片头尾主动外包给市场化片头尾制作公司,仍然选择合作了《清平乐》的博川海纳、郭冀。片头为大部分为蓝色背景的动画,元素有海滩、都市等,片尾是该剧剧照。但片头有一个争议是“领衔主演”被写成了“领街主演”,可能是两个字太像了。虽然后来更正了,但可能是这个原因,也可能是博川海纳后来在晟喜华视出品的《良辰好景知几何》片头有一个画面与电影《烽火芳菲》海报类似,此后正午再也没有在片头尾上继续合作博川海纳、郭冀了。
《欢迎光临》:该剧虽然是都市生活剧,但也有轻喜剧的内核,这种类型也算跳脱,因此也是与解铭偏正经向的片头尾不搭。由于该剧讲的是北漂男性的生活,与《我在他乡挺好的》有异曲同工之处,最终该剧正是找了《我在他乡挺好的》的片头尾制作方,墨夫影视。片头为漫画插画风格,主题是小人物超级英雄的故事,通过漫画展现酒店门童、空姐、广场舞大妈的工作与闪光瞬间。片尾保持了这一风格,同时采用了墨夫影视在《觉醒年代》开始使用的2列职员表。巧合的是《觉醒年代》的导演张永新,也是孔笙徒弟,同正午一样,出身山东影视。另外还做了山东影视自家《温暖的味道》片头尾,正是张永新执导的《马向阳下乡记》的姊妹篇。墨夫影视算是市场化片头尾制作公司当中,质感较好的一家。
《欢乐颂5》:虽然解铭做了欢乐颂系列一代五美的第1、2部,以及新五美的第3、4部,但做了这么多部,解铭可能不想再做最后一部了,也有可能是大规模疫情结束后,在去年4月《欢乐颂4》会员大结局当日,也是他生日前一天,成立了2.0版凌剑刻丝公司,解铭想把新公司的第一部剧片头尾给新丽剧了(就是下面说的《潜行者》)。该剧去年5月拿到发行许可证,离《欢乐颂4》收官,其实不到1个月。但最终按照广电8月新规,系列剧隔一年播出,由央视单方面想播的去年6月延期到今年3月播出,因此片头尾有可能5月就完成了。片头为漫画风格,为新五美的漫画形象,以及键盘按键、酒杯干杯等特征图案。片尾左右是各种花朵。锐艺多吉近期制作片头尾的剧还有编剧赵冬苓的《无所畏惧》、2016《大唐狄公案》、儒意《我的阿勒泰》等。也是一家全流程的后期制作公司,曾做了山东影视仙侠剧试水作《一念花开》的特效,可能有山东影视旗下后期制作公司的2位音频制作人员跳槽到锐艺多吉的原因。
《凡人歌》《小巷人家》两部剧,一个现代生活,一个年代生活,完全值得解铭制作有质感的片头尾。最终由市场化片头尾制作公司制作片头尾,我不太理解。如果人没问题,那有两种可能:
乐观的可能是,解铭在做完新丽《庆余年2》《玫瑰的故事》片头尾后,可能去做了正午电影《得闲谨制》的视觉导演或联合导演(为保持上映时的新鲜感,不少电影定档前要保密),类似《鬼吹灯之精绝古城》,要在开机前介入剧组创作,可能要全程跟组,这种情况下解铭可能没时间投入这2部正午剧的片头尾制作。他曾在一条介绍他制作的新丽《雪中悍刀行》片头画面的微博上留言,“有生之年一定要拍一个属于自己的片子”,也就是他想导演一部影视作品。如果真是为了正午的电影事业而放弃了正午剧的片头尾制作,那这个理由我才能理解。
悲观的可能是,解铭最终做了新丽旗下狂欢者团队《大奉打更人》的片头尾,继新丽本部9部剧片头尾后,又打通了与旗下狂欢者团队的关系。可是,其实狂欢者团队已经播出的2部剧《赘婿》《卿卿日常》片头尾制作方都是鼎盛佳和、亿和数字基地(其中《赘婿》孔歌子的极地公园参与了部分特效制作,主要是导演邓科的关系,因为邓科的胖胖熊团队,部分剧由极地公园制作特效),因此这种可能性小,但并不是不可能,待验证是否属实。但如果属实,那相当于解铭最终背刺正午,在片头尾制作上全面转投新丽,正午剧的质感向片头尾特色,最后到头来却被新丽抢走了,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两部剧片头尾的具体情况:
《凡人歌》:片头为以北京为背景的三维动画,展现元素有道路、车辆、京剧脸谱、行人、蔬菜、写字楼电梯、文件夹、啤酒、笔记本电脑、办公区座位、地铁站、手机式广告屏;片尾为以日历为先后、主题的动画,展现元素有房子、锅子、红绿灯、地铁、大量z府档案文件、云朵、时钟时针、堵车中的汽车,均通过元素表达北京平凡人一天的工作、通勤、生活。六合世纪其实是一家主营电影片花物料的公司,片头尾制作只是其中业务之一。此前做过当代明诚出品,根据路遥经典小说改编的年代剧《人生之路》的片头尾,导演阎建钢的部分御用班底与孔笙师傅张新建的重叠,有摄影指导刘睿、美术指导刘勇奇(凭《三体》获得白玉兰奖最佳美术)、造型指导陈敏正(同样出身山东影视)。找这家做片头尾,最大的可能是,正午要凭《得闲谨制》打响进军电影的第一步,而六合世纪最大的优势就是电影片花,所以正午可能要与它合作《得闲谨制》的片花,顺便带上一部剧片头尾的制作。
《小巷人家》:片头为原画动画,开场以苏州水道和小桥为背景,然后是绿荫下的小巷(其实更像是农村小路),孩子在自行车上放飞的一封书信,之后是尽是自行车的小巷下的电话亭、女主的缝纫机,夜晚开灯的小巷,面对小巷的棉纺厂大门,最后是火车去广东,带出时代的建设与发展。片尾动画以一条条小径串起年代老物件、公交车,以及生活中的回忆。另外正片也出现了动画小人造型,以及用于插曲的三首片尾曲的歌词设计,且正片的片尾曲歌词设计与片尾的完全相同,还是一一对应,这两个正片的细节应该也是抵岸文化加上去的。抵岸文化是创建于2021年的新公司,公司名拼音为di an,创始人孙继点(署名为小名点点)拼音为dian,因此公司名实际上是创始人名字的最后一个字“点”拆分而来,就成了“抵岸”。此前做过王家卫的《繁花》片尾,以及百纳千成(华录百纳)出品,与正午《凡人歌》同期在央视八套次黄金档播出的《雪迷宫》片头尾。由于在2022年底,有3位原墨夫影视的片头尾制作人员跳槽到抵岸文化,包括做过正午剧《欢迎光临》片头尾的美术师朱则红(相当于在两家不同公司,第二次参与正午剧片头尾制作)、张永新《觉醒年代》片头尾美术师/山东影视《温暖的味道》片头尾合成师戈田恬,因此《繁花》片尾和《雪迷宫》片头尾,都出现了墨夫影视在《觉醒年代》开始使用的2列职员表。巧合的是,《繁花》墨夫影视参与了小部分特效制作,因此这3人的新公司和前东家在同一部剧的片尾上同框了。
而2021年后有9部新丽剧因为用了解铭制作片头尾,使得片头尾有正午剧的质感:
《叛逆者》:片头以民国时期的上海为背景,底色为青绿色,以波涛汹涌的海浪侧面展现谍战的激烈,配上郎朗的钢琴音乐,画面有了一种艺术感。片尾将剧中正片场景重现,做成尘封的黑白老照片风格。职员字幕字体类似《大江大河2》。
《雪中悍刀行》:片头开场诗歌为李白的《侠客行》,具有江湖武侠风的水墨画风格,底色为青绿色,水墨画作者张渔(同时也是解铭制作的正午《知否》片头水墨画作者)。片尾将剧中正片场景重现,展现江湖感。 职员字幕字体类似《大江大河2》、《叛逆者》、《乔家的儿女》,但为黄色。但因为剧口碑扑街,5.9分,因此片头尾质感比正片好。
《人世间》:片头贯穿全剧的是孩子们的眼睛,并带上部分剧中场景重现及角色经典台词,底色为青绿色,表达孩子们用眼睛见证年代之下,时代的发展。片尾将剧中正片场景重现,并加上故事发生地东北和冬季特色的下雪图案。职员字幕字体类似《山海情》。
《风起陇西》(仅片头):片头以汉朝陶俑、傀儡戏为主题的三维动画,底色为棕色,借傀儡戏表达古代“谍战”和傀儡之争的险恶程度。
《平凡之路》:片头将剧中正片场景重现,展现平凡实习律师的一天的工作、通勤、生活,并配上朴树的同名歌曲。片尾为火车开车及风景、城市景观为主题的动画,底色为棕色,部分内容配上片尾曲《无名的人》和它的歌词。职员字幕字体在《山海情》、《人世间》的基础上有所软化处理。(PS:现在个人认为《平凡之路》的片头尾风格可以用于正午的《凡人歌》,《凡人歌》片头可以采用李宗盛的同名歌曲)
《潜行者》:片头同样以民国时期的上海为背景,只是底色为黑色,与《伪装者》片头风格类似,偏正经。配上剧中的部分场景,以及汽车、上海老式无轨电车、树叶等特征元素。片尾将剧中正片场景重现,职员字幕字体类似《山海情》、《人世间》、《平凡之路》。该剧片头尾是解铭去年4月成立2.0版凌剑刻丝公司后,制作的第一部剧的片头尾,片尾上也首次公开了该公司名。但最终剧口碑扑街,只有5.1分,成为继《雪中悍刀行》后他参与制作片头尾的第2部口碑扑街的新丽剧。
《骄阳伴我》:片头为加入上色效果后,男主肖战设计的各种广告设计稿。片尾以酒杯倒葡萄酒为开场,然后是剧中正片场景重现,以青绿色为底色,体现该剧作为都市言情剧的浪漫感。职员字幕字体类似《平凡之路》,但为蓝色。这是解铭继《雪中悍刀行》后再次合作导演宋晓飞,宋晓飞本人也成为解铭首位二次合作的新丽剧导演。
《庆余年2》:虽然第一部片头尾制作方为新丽御用后期制作公司光禾源信(同时也就是上面说的山东影视时期正午剧《北平无战事》片头尾制作方),但因为新丽本部与解铭的合作加深,使得第二部虽然也是光禾源信后期制作,但片头尾最终给了这位正午的御用片头尾设计师,也是继《潜行者》后再次在片尾上显示2.0版凌剑刻丝公司。片头以春闱科举考场、范府内景等为环境背景,底色为棕红色,并带有玉玺印章、花瓣、叶轻眉的碑文、金色廷杖等特征元素,但因为加了金丝线云朵、李健的片头曲歌词(也是第一部片头曲演唱者),以及该剧演员造型抠进片头,因此该剧片头质感相对他之前的片头质感差一点,个人认为正午《欢乐颂4》和《庆余年2》的片头是解铭制作的片头中,质感较差的2个。片尾将剧中正片场景重现,职员字幕字体类似《山海情》、《人世间》、《潜行者》。
《玫瑰的故事》:片头主题为“玫瑰人生”,贯穿片头的是玫瑰开花的图案,加上剧中正片场景重现,正好是女主刘亦菲演的黄亦玫(小名玫瑰)不同时期的4段不同感情/婚姻,带上黄色色调,画面有了文艺感,与女主从事的美术馆,艺术行业契合。片尾与片头类似,配上雷佳的片尾曲《远方的花》,歌词处带上了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图案。职员字幕字体类似《山海情》、《人世间》、《平凡之路》、《潜行者》、《骄阳伴我》、《庆余年2》。
今年只有孔笙的《大江大河3》一部正午剧仍然是解铭制作片头尾。与前两部片头带有邓语录和四主角经典台词不同,第3部的片头主题为“破冰”,主线为货轮破冰前行,无语录和台词重现,实质讲了该剧1993年市场经济全面推进后,国家开始在市场经济的道路上破冰前行,侧面表达该剧推进个体民营商业经济,以及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内容。还有剧中正片场景重现,以及他在新丽《平凡之路》片尾的部分表达火车向前的动画。片尾将剧中正片场景重现,职员字幕字体类似《大江大河2》、《叛逆者》、《乔家的儿女》、《雪中悍刀行》、《县委大院》。
最新情况,曾几何时,解铭的正午《琅琊榜1》片头疑似与美剧《汉尼拔》相似,属于被鉴抄袭,正午还专门道歉了。结果现在9年过去了,与《小巷人家》同期在央视八套播出的现代家庭剧《好团圆》,出现了相反的情况,即别人抄袭解铭的片头尾风格。《好团圆》片头部分细节风格类似解铭的新丽《骄阳伴我》片头,片尾风格类似解铭的正午《都挺好》片尾,巧合的是正午《都挺好》和《好团圆》都是在苏州拍摄的现代家庭剧。《好团圆》片尾没有官宣片头尾制作人员,因此有可能是别人心虚,抄袭了解铭的片头尾风格但又不敢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
所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此前在片头尾上深度绑定解铭的正午,要用市场化片头尾制作公司为二代导演正午剧制作片头尾?
而同是头部制片公司,与正午形成粉圈竞争的新丽,却要用正午的御用片头尾设计师制作片头尾?
这两种情况分别有什么规律和特点?
首先,可能是原本要用解铭片头尾的《孤城闭》,因为改名《清平乐》所以换了别的公司制作片头尾;其次,疫情的爆发,加上时间向前,使得正午担心如果未来解铭出事,正午剧的片头尾将走向何方?所以,正午试图为可能的片头尾后解铭时代未雨绸缪,提前主动合作市场化的片头尾制作公司以做走向这个时代的准备,最终在正午独立制片公司时期,近5年在7部正午剧上,累计合作5家市场化片头尾制作公司(即平均每年合作一家),积攒了市场化片头尾公司的人脉关系,以便未来可能的合作,当然最早合作了3部正午剧的博川海纳最终因为片头的争议,合作不愉快。这7部正午剧,规律是:
第一,导演都不是孔笙,属于二代导演,《欢迎光临》李雪,《开端》孙墨龙,《清平乐》《小巷人家》张开宙,《相逢时节》《欢乐颂5》《凡人歌》简川訸。
第二,古装剧1部《清平乐》(改名原因),年代剧1部《小巷人家》,现代剧5部《开端》《相逢时节》《欢迎光临》《欢乐颂5》《凡人歌》,因此主动采用市场化片头尾制作公司片头尾的正午剧,绝大部分为现代剧。
而正午独立制片公司时期,王牌导演孔笙的正午剧一直都是解铭制作片头尾,毕竟在百科上说,解铭师从孔笙,他也在作为《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的视觉导演的采访中表示,参与孔笙的作品,大家是怀着敬畏的心态去做的。但另一方面,他的微博关注的是制片人侯鸿亮,因此这个关注看上去更像是跟整个正午公司合作。
在解铭的1.0版凌剑刻丝公司注销,暂时成为独立片头尾设计师后,正午想在部分剧上为片头尾后解铭时代做准备,似乎有让解铭单飞,找其它合作伙伴的意味。最终,与正午同是头部影视公司的新丽,因为一位有山东影视/正午经验导演的加入,在新丽本部作品开启了与解铭的合作。这位导演是周游,参与过山东影视老导演张新建的《闯关东》(场记、导演助理)、《情系北大荒》(副导演、场记)、《知青》、《青岛往事》(执行导演),算是张新建的徒弟,然后与孔笙合作,做了正午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的联合导演。这5部剧,解铭以不同身份都参与其中,除了《青岛往事》只做了特效,没做片头尾,其它4部剧都是解铭制作片头尾,而张新建4部剧都是解铭制作特效。也许是这样的关系,当周游加入新丽拍他个人的第一部独立导演作品《叛逆者》后,他立刻想到了让解铭制作该剧的片头尾,以证明自己是从山东影视/正午出来的导演,也确实实现了合作。为什么说解铭与新丽的合作始于《叛逆者》,而不是《父母爱情》?因为《父母爱情》虽然新丽参与了投资和策划,但从最终的制作团队上说,本质上算正午剧,因此解铭为该剧做片头尾,动用的其实是山东影视的那一层关系。而《叛逆者》是周游加入新丽后主动与解铭合作的,然后才有了之后8部新丽剧的合作。如果只是《叛逆者》一部剧和周游的合作,还算正常,但可能是正午想让解铭放开去干,最终变成了他与新丽公司在片头尾上的大规模合作,目前是近4年在9部新丽剧上,使用这位正午御用片头尾设计师制作片头尾。这9部新丽剧,规律是:
第一,古装剧3部《雪中悍刀行》《风起陇西》(仅片头)《庆余年2》,民国/年代剧3部《叛逆者》《人世间》《潜行者》,现代剧3部《平凡之路》《骄阳伴我》《玫瑰的故事》,剧的种类相对平均。
第二,目前只有1位导演多次合作,即合作了2次的宋晓飞《雪中悍刀行》《骄阳伴我》。
第三,这9部新丽剧的制片人,《叛逆者》《潜行者》李小飚,《雪中悍刀行》《人世间》《庆余年2》于婉琴,《风起陇西》《骄阳伴我》田甜(是新丽电影业务制片人),《平凡之路》李小飚+蔡文静(同名制片人,不是演员/新丽旗下狂欢者团队制片人刘闻洋之妻),《玫瑰的故事》李小飚+郑中莉。以上新丽剧制片人均来自新丽本部,而新丽旗下狂欢者团队制片人刘闻洋的剧,目前未与解铭合作过片头尾。
因为他,9部新丽剧的片头尾就此有了正午剧的质感。但这么一来,新丽剧片头尾出现正午剧质感,而7部使用市场化片头尾制作公司片头尾的正午剧,片头尾就缺乏正午标志性的片头尾特色了,甚至有的可能因为质感不好,而与有质感的正片不搭,因此这就不算纯正经的正午剧了。所以我关注正午,还有一点是在于正午剧能否同时有解铭制作的正午特色风格片头尾,似乎他成了正午的灵魂人物,正午剧片头尾不是他做,就缺少了一点正午味。甚至到了信仰的程度,就像上个世纪可口可乐要改新配方,结果销量下降,不得不做回原来的配方,因为老配方口味在当时是可口可乐老消费者的信仰。理性上,正午是在找片头尾的替代方案,未雨绸缪,但从个人感性上,我还是希望正午能一直合作解铭制作片头尾,因为他的质感向片头尾已经是正午剧的一大特色了。如果他在有生之年最终被新丽抢去,那就不得不说是正午的一大损失,正午剧的片头尾最终就会失去正午特色质感。
从这一点看,也可以引出头部制片公司中正午和新丽之争。2015到2019年被公认为正午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新丽最强的是在2017年),而这一时期的正午剧,片头尾被解铭全包了。而2020年至今,因为大部分正午剧都有一个明显短板,而新丽开始了与央视的全面合作,并做网络观众喜欢的男频爽剧、轻喜剧,再加上今年3部新丽剧的大规模营销,使得网络热度和播放量高,而正午这2年却减少了营销,使得正午在粉圈口碑上被嘲,而新丽的粉圈口碑在这一时期很好。这一时期解铭只做了8部正午剧的片头尾(加上上面说的7部使用市场化片头尾制作公司片头尾的正午剧,这一时期的正午剧累计有15部),却做了9部新丽剧的片头尾,因此为新丽做的片头尾更多,可能是谁家爆款剧多,就多与谁家合作?
但我认为,剧的口碑比粉圈更看重的播出数据更重要。新丽在2018年被腾讯旗下阅文收购后,有《爱情进化论》《斗破苍穹1》《芝麻胡同》《精英律师》《他其实没有那么爱你》《新鹿鼎记》《新天龙八部》《雪中悍刀行》《玫瑰之战》《纵有疾风起》《潜行者》《岁岁青莲》(承制方)《斗破苍穹之少年归来》多达13部新丽剧口碑扑街,包括解铭制作片头尾的《雪中悍刀行》《潜行者》;特别是2部金庸武侠小说改编剧《新鹿鼎记》《新天龙八部》,以及新丽退出出品方,但仍是承制方的《岁岁青莲》这3部古装剧,只有3分多,因此口碑不稳定程度比正午大。而且就算是今年的新丽剧《庆余年2》《玫瑰的故事》,也能分别看出反派刘端端、初恋彭冠英加戏,前者作为反派戏份过多,男主的动向他都能知道,且人设不好,后者作为初恋设计了不少与女主的吻戏,且看上去有猥琐感,而且后三条感情线出来都要提一下他出场,这会使得观剧体验不好。而正午取消艺人经纪业务后,口碑扑街剧只有《相逢时节》《欢乐颂34》3部,且都是阿耐编剧,这只能说明正午通过试错证明阿耐不适合自己编剧。而只要不是阿耐编剧的正午剧,绝大部分是好的影视z源。今年3部主力正午剧(除了阿耐编剧的《欢乐颂5》)评分为8、7.6、8.1(暂);而3部主力新丽剧(除了万达主出品,新丽旗下狂欢者联合出品的《四方馆》)评分为7.2、7.3、7.4,所以从剧的口碑上看,是正午比新丽好。而且今年三大奖,正午都有剧被提名,纯网剧《开端》提名飞天奖,《大江大河3》提名白玉兰奖和金鹰奖,而广电命题作文《县委大院》获得飞天奖和金鹰奖。而新丽只有《人世间》一部参投剧提名和获得飞天奖,算是飞天奖最大赢家,而白玉兰奖和金鹰奖全军覆没0提名。
基于此,问问大家,有没有感觉7部正午剧的片头尾可能缺少了一种正午特色的质感,而9部新丽剧的片头尾却有一种正午剧的质感?大家来说说自己的观感和看法。
附件(番外):
1:正午前东家山东影视的后期制作公司,近期参与后期制作的播出剧有睿宸影视的《富春山居》,山东影视的3部古装剧《惊天岳雷》(因男主高云翔2018年疑似性侵,最后虽然释放,但仍然是劣迹艺人待遇,导致只能台湾播出)、《一念花开》、《祈今朝》。
《富春山居》出品方睿宸影视的制片人刘志江,2017年前为横店影视制片人,曾在横店影视时期主投了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山东影视编剧赵冬苓执笔的电视剧《金陵往事》,这两部都有山东影视参与投资,可能是在拍《金陵往事》期间,山东影视决定投资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最终成了票房黑马,并成为国产动画电影里程碑式作品。《金陵往事》2017年4月首次试图上星播出失败后,刘志江离开横店影视,成立睿宸影视,继续电视剧制作和动画电影投资,而横店影视则转型为电影投资公司。而《金陵往事》的导演李云亮,2019年导了山东影视的《温暖的味道》,与山东影视二次合作,可能是导演与男主靳东关系好,该剧片头尾制作方为上面说的墨夫影视。《富春山居》为睿宸影视继《麦香》后制作的第二部剧,因为上面的山东影视投资过制片人刘志江在横店影视时期作品的关系,最终该剧由山东影视旗下后期制作公司进行后期制作。片头尾包装师为李晶晶,她曾做过2015年山东影视老导演王文杰的外戏《丝绸之路传奇》的片尾,而《丝绸之路传奇》片头正是解铭制作的。
《一念花开》片头尾包装师冯江祺,曾在山东影视旗下后期制作公司参与制作包装山东影视主投剧《温暖的村庄》、《运河风流》(与解铭合作,因为导演是张新建),山东影视老导演王文杰外戏《都是一家人》、《火红年华》,接的外戏《吉他兄弟》的片头尾。因为同时有博川海纳的片头尾制作人员参与片头尾制作(剧中挂名江苏长福数字科技),因此他除了片头尾包装,同时起了类似博川海纳的郭冀的作用,即片头尾创意总监。
《祈今朝》因为是游戏改编的古装仙侠剧,最终使用市场化片头尾制作公司,制作游戏向动画片头尾。片头尾制作方为北京赛墨尔文化,负责人宋建新,与抵岸文化一样,都是2021年成立的新公司。该剧是山东影视旗下后期制作公司承担后期制作的13部剧中,第3部使用市场化片头尾制作公司制作片头尾的剧,而该剧是3部中的第一部山东影视主控剧,之前2部均为接的外戏,完美世界+瑞鑫盛凯(演员、导演王新军公司)《河山》,片头尾制作方为博川海纳(剧中为影像人间),哔哩哔哩+导演李漠《三悦有了新工作》,片头尾制作方为墨夫影视。
加上解铭参与的《运河风流》,2022年正午独立制片公司时期合作的3位片头尾设计师/公司,正好都与前东家山东影视的后期制作公司合作过片头尾。
目前山东影视的7部积压剧中,最有可能用旗下后期制作公司进行后期制作的有3部,《最后的武林》、《走起我的天才街坊》(可能改名《我的天才男友》)、《我将喜欢告诉了风》。后两部有图片可以看出来,前者为导演流出的片尾画面(证明冯江祺参与了片尾包装),后者为公司混录师鲁杨发的女主配音等照片。
2:我上面说,墨夫影视算是市场化片头尾制作公司当中,质感较好的一家。该公司也做过各种不同风格的片头尾,当张永新不再导山东影视的剧后,在片头尾上首先就合作了,《军师联盟2虎啸龙吟》就开始由它制作动画片头,然后就是《觉醒年代》的版画动画片头。几部古装仙侠(言情)剧都采用它制作的长卷画作片尾,包括《苍兰诀》、《长月烬明》、《七时吉祥》、《狐妖小红娘月红篇》、《锦绣安宁》。还有几部古装剧也做过水墨画风的片头,包括《一念关山》、《神隐》。还有《星汉灿烂》的皮影戏片头。《漫长的季节》上星播出时,墨夫影视也重新制作了上星版老照片风格片头。
墨夫影视近期经常合作片头尾的电视剧导演有:张永新、丁黑、黎志、李漠、费振翔、伊峥、刘江、林妍、杜林、邓科、麦贯之、牟芯岑(老算,孔笙女婿),经常合作片头尾的影视公司有北京歌华影视(关联导演张永新)、华视娱乐(关联导演丁黑)、芒果TV(主要关联导演李漠)、麦特文化(陈砺志的影视及营销公司)、歆光(主要关联导演费振翔)、恒星引力、柠萌、西嘻(杨晓培离开柠萌后成立的影视公司)、完美世界(主要关联旗下完美蓬瑞,导演刘江)、好奇心、瞳盟(导演沈严关联公司)。
经过2个多月,这篇文章终于全部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