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面对衰老和死亡?
查看话题 >故事的A面:带着老妈游川西(3)
行程的第二天,我们前往达古冰川,要从海拔2300的县城,快速上到4800米的冰川顶峰。我给大家一人准备了一瓶氧气。
到景区坐大巴上到了3600米。两位老妈都觉得自己还不错,于是我们又坐上了索道,上了冰川。
这一下反应来了。刚下缆车,我妈说她脚下陡然一飘,天阿姨也有点晃晃悠悠。天蓝说自己有点不太好,接着对我说,你嘴皮乌了。我当时觉得自己还行,头不痛。
提前准备的氧气派上了用场。吸氧过后,我妈大呼有效,又缓了一会儿,就向室外走。木制栈道上积着踩硬了的雪,有点滑,所以一行人走得很慢。
冰川脚下还出现了一汪小湖,我记得十多年前第一次来这里时分明没有。后来看了解说牌,才知道这是冰川融化留下的,当然,也经过工作人员“挖坑相助”。高原上只要能留下面积可观的水,自然会显得很有景色。
在顶上玩了一两个小时,返回的栈道略长。我妈走回室内后,感觉不大好,说是头晕想吐想拉肚子。一位本地保洁员给了她一个垃圾袋,告诉她,赶紧搭索道往下走,下去就能好。
她居然还想去上个厕所。天蓝说,阿姨,别去,我刚才去了,蹲下去就差点没站起来。
我赶紧拉着我妈说:那别去了,我们下去再上!
回到3600米,我妈又吸了一罐氧,上了个厕所,基本上恢复了元气。她一上观光巴士就因为缺氧呼呼大睡。我也似梦似醒地打瞌睡。天阿姨精精神神磕了半路瓜子。
回到县城,黑水县的夜晚因为彩林季的到来,变得热闹起来。我们仍然住头一天的旅馆,但老板涨了30块的价。晚上吃了一家准网红餐馆,分量少而价格贵,众人都觉得不如前一天好吃划算。
天阿姨仍然晚睡、早起、学习、记笔记,天蓝仍然没怎么睡好。我仍然呼呼大睡。我妈仍然早早睡早早醒,并且责怪我睡觉前没把照片发给她,让她无法顺利发出朋友圈。
关于我的呼呼大睡:出发前,我才看了《读库》2404,里头有篇文章写到美国记者保罗·萨洛佩克徒步中国,每天走20多公里,走完了还写笔记,一写能写到半夜甚至凌晨。我曾想着这次旅行里也每天留下些记录,事实证明我做不到——我困得晚上连手机都不想玩!
小翻译在劳作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五一避人流的彭州奇遇记:5·12过去17年,我在震区小镇发现英国共产党员的成都往事 (8人喜欢)
- 困扰我一年多的“画太碎”问题,被老师一堂课暴力破解 (6人喜欢)
- 当凌晨4点起床画画的前英语专业外企人成了水彩老师 (12人喜欢)
- 我在书法班当临时助教,没想到犯了大忌:家长要的不是兴趣,是写够160个字! (5人喜欢)
- 5岁孩子教不动,但家长30天进步神速:成年人练书法,比小孩更香! (2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