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7
日子回归正常以后,就很少想起来写日记了,今天的日记,源于昨天和女儿的一次对话。
下雨天我们带了一把伞出门吃晚饭,我穿了一件防雨的衣服,女儿打了一把伞,雨不大,但是非常细密,加上有风,这个伞本来就不大,两个人打,感觉不是非常舒适,我索性把衣服穿穿好,带上帽子,让女儿自己打伞,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女儿在和我说另外一个话题,出现了两个人同时说不同话题的情况,女儿非常生气,说话的声音也提高了好几个音阶,至少我听上去是这样。
她表达的意思是,她非常生气,她今天说话已经被我打断了两次,从她的角度理解,我非常不在乎她的想法,继而推断出我非常不在乎她,继而再扩大为,没有人在乎她,一个是,在现在女儿恢复的阶段,我确实不需要特别小心的和她对话,另外,最近女儿从学校回来有好几次都表达了没人在乎她这样一个她认为的现实,而且也因为这个原因,好几次都闷闷不乐。
在一开始双方都比较情绪化的对话后,她先放缓语气说,她的确就是想和我说,我打断她让她非常不高兴,我说,如果是这样可以语气稍微缓和一些和我说,毕竟我不是故意打断她,的确,我脑子里关于让她打好伞,我自己把防雨的衣服穿穿好,可能是和她和我说话这个动作同时发生的,每个人都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想法,不可能时时刻刻都考虑再三,然后说出来,本来人的沟通就是这么随意和日常的,不太可能时刻讲究技巧和感受。如果就以此推断,打断她的话,就是不在意她的感受,不在乎她,那么父母这样在乎女儿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情况,朋友和同学这样的情况就更多了。
我说,你也有经常打断我的话的时候,可妈妈不认为你不在乎我得感受,或者不在乎我,我现在写这段话的时候,忽然想,出现这样的情景的时候,还真的多半是,女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顾及我的感受的情况呢。那女儿生气,应该也是她敏锐的察觉到,我也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顾及她的感受吧,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而人也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互相理解,互相体谅,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女儿接着说,你不这么认为是因为你不在意这件事,我这么认为是我非常在意这件事,我给了建议,就是,如果在意这件事,也想让别人明白自己在意这件事,可以好好表达,发脾气有时候也没有用,如果发脾气有用,能解决问题,那么这个世界上的问题,都靠吵架就解决了。
等坐在饭店吃饭的时候,我们两个已经恢复了好好说话,我说,我非常高兴,她今天的不高兴,能表达出来,进而和我就这个问题做了讨论,不论这个方式如何。她说,这个就像是前些天在学校和老师的冲突吧,我也鼓励她能够表达出来,只是现在的她,表达情绪多过陈述事实,而且今天和我争执的时候她也哭了,像那天和老师争执一样,女儿想尽量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但是这个也是需要不断练习的。即便是我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如果和别人争执,也会有自己控制不好的情绪,愤怒导致的流泪,她才18岁,现在能够体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绪,心智上已经非常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