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试(十)—再读陈寅恪《柳传》一九六、2024-07-13



典故:唼唼,拟声词。形容吃东西的声音。唐。温庭筠《昆明池水战》词:“茂陵仙去菱花老,唼唼游鱼近烟岛。”周:合,适合。《韩非子·难二》:宫室器械周于资用。风通:风俗人情有共同之处,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十二年》:“晋王与君邻藩,虽山河阻绝,风通道会,故来修好,君何怪焉!”勾,勾引,引诱。箙,用竹、木或兽皮做成的盛箭的器具:“中秋,献矢~。”湿湿,.摇动的样子。《诗经。小雅。无羊》:“尔牛来思,其耳湿湿。”渐,熏染,《史记·货殖列传》:可染俗之渐民久。赒,周济,救济。碛,沙漠,揫,聚集:“~敛九薮之动物。”
诗意:一二句:在合适的新水里,鱼儿尽可放心的吃食,在高耸的柳树上,风和雾亦可沟通(胡案:言下之意,形式合适,自有发展之地);三四句:早雨过后鹤乘凉爽而飞去,晚烟密集的停留自有芦花收去(胡案;当还是一二句之意)。五六句:苍白的箭(对付不了)飞鹰的轻巧,水边房子(里灯光的摇曳)是对星光的救济。七八句:我们的路还没有完全修好,只能用来采药,等到清霜散尽才能(看到路上有)沙碛聚集(胡案:铺路?古代迎接帝王,净水洒街,黄沙铺路,河东君是此意?)
是诗之意,就是留有用之身,以待来时。
先生以为宋征璧《早秋同大樽舒章赋》两首,亦是此间作,如录:
怅望平田半禾黍,曲栏幽径傍城阿。已任青雀随风过,更有红裙细马驮。
凄清落叶下梧桐,野水苍茫睇未穷。日暮但愁风雨后,行人多半早秋中。
先生考证宋征璧诗集,以为用卧子大樽之号,实由于卧子死后,满清给与谥号之前,作为前朝忠臣,让木雅不欲人知道二人之亲密也,故而改原作中之卧子常人所知之字号也。然后笺释曰:职是之故,宋氏此二绝句亦有作于崇祯八年秋间之可能,疑与卧子及河东君《初秋》诗有关。姑附录于此,以俟详考。又“城阿”即卧子《癸酉长安除夕诗》所谓“曾随侠少凤城阿”之“城阿”,乃指松江城而言,前已详论之矣。
先生以为让木诗句为崇祯八年者,盖由于第一首之“已任青雀随风过,更有红裙细马驮”之句,古代船首画有青雀,是随舟而去,而”细马驮“者,为李白《对酒》诗: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河东君此年十八,离十五不远,加之卧子、河东君分手,正是”青雀随风去“,分手不离松江,当是卧子有请,河东君必来。果如是,则可解卧子留宿南园,河东君亦在,且吴昌时访卧子所谈,何以河东君了若指掌也。纵观河东君八诗,宽解二字足以当之。非但宽解卧子不必牵挂金屋之事,亦是宽解陕北兵灾乃是时运,还要宽解卧子留有用之身,俨然以贤内助自居。先生以为让木之诗作于此时,就是提醒读书者明了此时陈、柳二人之复杂关系也,先生狡狯。
© 本文版权归 豆友kmSQ_dsJiA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