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论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总结研究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对比研究
周京京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
摘要:2017 年,国家第一本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发布,此后,各地为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陆续发布地方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日趋完善。本文梳理了国家和地方层面的装配式评价标准,对比分析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在评价对象、方法等方面的异同,提出地方标准在主体结构评价方面更加贴合实际、围护结构和管线评价更加准确、更多考虑科技创新等共性特点,可为装配式建筑标准制修订提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 评价标准 地方标准
引言装配式建筑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更好地规范和引导装配式建筑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了装配式建筑评价国家标准,同时,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发布了地方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本文系统梳理、分析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进一步了解装配式建筑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向,以期为下一步修订有关标准提供参考。1 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总体情况1.1 国家、行业标准2016 年,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2016、《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3-2016 相继发布,详细规定了不同材料类别的装配式建筑设计、结构、制作、运输、安装、验收、使用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2017 年,现行国家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 发布实施,通过实施科学、统一、规范的评价,引导装配式建筑的发展。4 项国家标准的发布为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体系搭建了基础框架。2018 年后,装配式建筑设计、结构等的行业标准陆续发布实施,其中以住宅为主体的标准居多,如装配式住宅设计选型标准、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住宅建筑检测技术标准等。与此同时,随着装配式技术的不断成熟,装配式建筑部品需求逐渐增多,为了规范应用,保障质量,又相继制定发布了多项行业标准,如装配式整体卫生间应用技术标准、装配式整体厨房应用技术标准等。目前,现行装配式技术行业标准共计 14 项。1.2 地方标准截至 2024 年 3 月,地方制修订的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共 312 项。历年制修订数量如表 1 所示。从制修订年份来看,2010 年 ~2017 年是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起步期,这一阶段标准制定数量较少,且内容较为集中,大部分为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标准。2016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指出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明确了健全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体系、创新装配式建筑设计、提升装配施工水平、推进建筑全装修等 8 项重点任务。2017 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提出推行装配式建筑全装修成品交房、装配式建筑全装修与主体结构、机电设备一体化设计和协同施工等要求。2022 年 11 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第一批装配式建筑发展可复制推广经验清单(建办标函〔2022〕389 号),总结各地在政策引导、技术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提升、监督管理、创新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多项文件的发布,为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在国家政策推动下,自2018 年,地方开始大量编制装配式技术标准,内容涵盖装配式建筑模数、设计、施工、验收、装修、项目管理、产业工人技能、装配式建筑评价等方面,为支撑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技术依据。表 1 装配式建筑技术地方标准历年制修订数量

2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对比2.1 制修订情况现 行 国 家 标 准《 装 配 式 建 筑 评 价 标 准》GB/T51129-2017 于 2017 年 12 月发布,2018 年 2 月正式实施。该标准是在原《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5 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 调整了原标准中基于建筑工业化主线进行编制的原则,在明确装配式建筑概念的基础上,从建筑系统、建筑基本性能、使用功能等方面提出装配式建筑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在落实国家重大政策要求,引导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 正式发布实施后,各地也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开始研究制定适应地方发展特色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截至目前,已有 18 个地区发布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标准名称及发布情况如表 2 所示。其中,甘肃、河北、河南、山西 4 地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为修订标准,福建、浙江则分别制定了装配式评价标准和装配式内装修评价标准。

2.2 相同点装配式建筑评价地方标准在体例格式和内容设置上与现行国家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 具有高度一致性。以 2023 年、2024年发布的 7 项地方标准为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 3 个方面:一是评价节点相同。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设计阶段预评价,第二阶段为施工阶段评价,并以施工阶段评价的结论为准。二是评价方法类似。一般以装配率作为单一评价指标,计算方法上多采用评价项目得分总和占评价项分数总和的比例作为最终装配率。三是评价等级一致,当建筑装配率为 60% ~ 75% 时,评价为 A 级装配式建筑;装配率为 76% ~ 90% 时,评价为 AA 级装配式建筑;装配率为 91% 及以上时,评价为 AAA 级装配式建筑。2.3 不同点2.3.1 评价对象现 行 国 家 标 准《 装 配 式 建 筑 评 价 标 准》GB/T51129-2017 的评价对象为民用建筑,并以单体建筑作为独立的评价单元。一些地方标准中,评价对象和评价单元的选取则进行了扩展或细化。如广西、内蒙古分别规定了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的评价方法,福建规定独立地下工程的评价原则,天津细化了高层建筑与裙房分别评价时的分割方式。2.3.2 评价内容与方法在评价内容上,现行国家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 评价项分为 3 部分,分别为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3 个部分中又分别包含 2~4 个具体评分项目。而在地方标准中,多地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评价内容,除包含国家标准的 3个评价项以外,还包含创新项或加分项。其中,3 个评价项的具体评分项目有不同程度的细化和调整,如河南在主体结构评价中区分构件和施工方式分别评分;内蒙古在装修和设备管线评价中将管线分离细分为电气智能化管线、给排水管线和供暖管线,并分别评分等。创新项或加分项的具体评价项目一般包括标准化程度、信息技术应用程度、绿色建筑等级等。在分数分配上,国家标准中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得分分别为 50 分、20 分、30 分;地方标准虽然在各部分总分与国家标准基本保持一致,但在具体评分项目中存在诸多区别。对比情况见表 3。

2.3.3 控制要求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 要求,参与评价的装配式建筑的主体结构竖向构件预制部品部件应用比例不应低于 35%,并应同时满足主体结构评分不低于 20 分、围护墙和内隔墙不低于 10 分、装配率不低于 50% 以及全装修的要求,才可进行等级评价。而在地方标准中,一些地区提高了评价要求,如福建规定技术创新的分值不得低于 5 分,满足后才能进行评级。一些地区引入了基本级的概念,拓展了评价范围,如甘肃规定,当满足主体结构竖向构件预制部品应用比例为 35% 和装配率50% 时,评价为基本级装配式建筑。3 结语现行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中,国家标准规定了全国范围内通用的基本评价原则和方法,为地方制定和实施相关标准提供了范本。地方在国家标准的框架下,结合各地政策环境、技术水平和地域特点,通过不同程度的调整和创新,编制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为地方落实各项政策要求提供了技术支撑。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在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方面分别发挥了作用。地方标准相较于国家标准更加灵活,反馈周期短,尤其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一些地区对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进行了修订,其评价方法、指标要求更加贴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对于未来国家标准修订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尽管各地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侧重有所不同,但在一些方面具有共性,一是主体结构评价均作出了细化,考虑技术水平等现实因素,不以竖向承重构件应用预制构件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增加了非预制构件采用高精度模板等方面的评价要求。二是将围护墙、隔墙与管线一体化等进行拆分、重组,在评分上更加细致、准确,也避免了重复计算问题。三是在创新与加分项中考虑 BIM 技术应用、绿色建筑等级、标准化程度、总承包模式等方面内容,评价项更加全面系统,导向性更明显。四是评价对象分类更加细致,从建筑类别上,区分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并分别进行评价;从结构类别上,对混凝土结构、钢混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等分别制定了评分表。装配式建筑评价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装配式建筑发展方向,其评价项目和分值的确定,既要兼顾现实基础,又要具有一定前瞻性,为科技创新预留空间。结合当前装配式建筑发展形势、新技术新产品应用以及地方标准制定实施情况,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仍有许多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和探索,不断优化方法和指标,为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支撑。参考文献[1]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7-2017[S].[2] 装 配 式 建 筑 评 价 标 准:DBJ04/T396-2023[S].[3] 福 建 省 装 配 式 建 筑 评 价 标 准:DBJ/T13-426-2023[S].[4] 装 配 式 建 筑 评 价 标 准:DBJ/T45-157-2023[S].[5] 装 配 式 建 筑 评 价 标 准:DB62/T 3198-2024[S].[6] 天 津 市 装 配 式 建 筑 评 价 标 准:DB/T29-305-2024[S].[7] 河南省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DBJ41/T222-2024[S].[8] 装 配 式 建 筑 评 价 标 准:DB15/T3366-20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