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3岁小朋友讲了老和死
漫漫10月15日3岁生日,明天13日就要聚会庆祝了。
前两天给漫漫唱歌,和她聊到变老和死亡。
是电影《温凉珠》的插曲:
爱哭的孩子要睡觉 庄稼再多多不过草 远方的人儿回来了 等待的人儿不知道 睡吧睡吧夜漫漫路迢迢 梦中人未少 梦中人未老
现实里,身边人会一个个变老,一个个少掉。梦境里,一切可以是想要的任何样子,亲人会回来,面容会回春。
我问漫漫,如果我死了,你还会记得我吗?
她很认真地点了点头,会的。
我说,等我死了,我会在你的梦里给你做好吃的,和你一起玩的。不过忘记了我也没事,妈妈不会生气的。
说起来,人变老,会有什么变化?
最直观的感受是代谢变慢,除非靠意志力/消化道疾病养成“吃到不饿就停”的习惯,不然肯定比以前的“锚定体重”胖。
照镜子时会感到眼神因为脸下垂而变得无光黯淡,再等五年,应该会视力听力嗅觉全面下降,关节老化各种酸痛,睡眠减少,生病好得比以前慢。
记忆力减退,张嘴忘句,提笔忘词,在旁人看来,会变得唠叨。
心态平和许多,控制欲降低。
对己对人花钱更大方了。
更爱自己,接纳死亡。理解史铁生的观点:“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虽然本科学的图书编辑专业,但本身是对童书不屑一顾的,觉得讲得过于浅显,读过就忘。但是随着和漫漫一起沉浸在“童书海”中,为她选书、读书,我逐渐改变了观点。
我家有本书,叫《身体每天都在变》,讲了长大、受伤、恢复、变老是怎么回事,还有本书,叫《小鸟的葬礼》,讲了孩子会怎么面对死亡。
当我第一次读到结尾时,鼻头一酸,眼泪滴落。
每天,他们都到这里来,给逝去的小鸟唱歌,在它的墓前放一些新鲜的花。直到有一天,他们忘记了。 And every day, until they forgot, they went and sang to their little dead bird and put fresh flowers on his grave.
我知道以前大家是怎样翻译的——“直到他们忘记为止……”我觉得译者改得恰到好处,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的。
死亡之后的最后一件事“被忘记”。
那种声音结束后的虚空,文字结束后的无穷,我无从描述这种美妙的留白。悲伤与圆满仿佛两只小鸟,同时轻轻落在心头的枝丫,晃了晃,落下一朵梅花。
那么,死,是什么感觉呢?
应该和此生开始之前一样吧,就是一片黑暗,没有感觉。
2023年读的最后一本书是《暮色将尽》,很喜欢这一段:
人年轻时,很大一部分自我是基于别人怎么看待你而创造出来的,这一特点通常会持续到中年……我现在已经八十多岁,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了,没什么事情会对我的自尊心产生如此至关重要的影响,对此,我有一种奇怪的解放之感。我想这大概也意味着我会损失一些东西吧,比如不再会有令人心灵颤抖的各种可能性了,但同时,却能让一切经验变得愉悦,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其实就是简单的好玩而已。我在一生中,从未像现在这样舒服地、长久地享受过自己,就像在《未经删节》出版过程中体验到的一样,写《昨日清晨》时也有类似的欣喜。(P184)
戴安娜·阿西尔(Diana Athill,1917-2019)是有长寿基因的,她的家人都很长寿,她89岁出车祸喝了一杯又浓又甜的茶就恢复平静了,最终活到了101岁。
人老了就能尽情讲真心话,真好。
不去期望不对等的忠诚,不相信神的存在,不在乎死亡的逼近,死亡可以是麻木的凝视,也可以是一片飘着小舟的黑夜之海,都无所谓。
“没关系,不必担心未知。”(P215)
年轻时喜欢给自己贴标签,海归废物,爱外国文学,爱电影,崇尚精英主义,讲话玄得很,觉得只有同频共振的人才能好好交流。
现在完全不在乎这些了,因为我自己也成为洗手作羹汤、喂奶不避嫌的大俗人一个,不再是24小时跟着规划走一点不敢松懈、每句话前想三遍的自律/自虐者了。我愿意说,你愿意听,或反过来,都行,随便点,放松点,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就是有意义的交流。
毕竟哪怕是3岁的小朋友,也能说出很有道理的话。
“妈妈你不要这么说话。”
“妈妈你别生气。”
往往我还没说话她就能感觉到我和父母要开始争吵了。
昨天看完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很基础的心理学书籍,读完会让人很安心地感觉到自己学到了点有用的东西。
“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和《被讨厌的勇气》中,对“人的主动选择”胜于“大环境的助推”的思想不谋而合。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让我想到《진리에게》,雪莉一直压抑着内心,只能用痛苦、自责确认自己的存在。
“无论何时,只要我们的情绪真正获得理解,就能有成长的机会。”暗搓搓理解、剖析那么多次,真的很有用吗?我觉得也就这样了,我能做到的就是顺其自然,无论战或逃,都安慰自己,赞美自己。控制住了脾气,避免了争吵,当然好,但没控制住,也不丢脸,就大胆开骂呗,骂完就爽快了,然后安慰自己,赞美自己。
活到31岁,学会坦坦荡荡享受生命本身。折腾很好,躺平很好。活着,每一天都很好。
过去半年里,我陆续参加了4个兴趣班。工笔画、古典舞是常州文化馆组织的免费课程,乱针绣和网球是常州工会组织的超低价付费课程。在学习中,我也重新认识了自己,不失为难忘的经历。下次再聊。
感谢你的阅读,祝好!
写于20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