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记
在住的人才公寓租期到了,不符合续租条件。准备在在普陀or静安租个一室户...到时候不用天天通勤张江,省点时间。
周三晚上不到四个小时在14号线沿线约了五个公寓看了十多间屋子。看房过程像是定向越野一样,完成任务,联系接头人前往下一个目标,中途全靠共享单车,累计骑了有10.4km(3.1+1.6+1.8+3.9)。又开了不少战争迷雾,暗自记录了些潜在的骑行路线。
看房效率逐渐加快,感觉做了一年VC和各类卖方交流都自然、大方、娴熟起来。体会嘛…感觉真不是一个单身租客友好的环境。大多数一室户公寓都不适合生活…
这些公寓大多从一开始就是以压低成本提供一张床位为目的的。有的是商用勉强改造的Loft,屋子的本体就是楼梯,楼梯下勉强放张桌子,楼梯上勉强放张床,是坐着也伸不开腿,躺着也不敢起身。这种屋子往往窗被楼梯挡着采光不会很好,但总比那种完全无窗的屋子好些。一些屋子第一眼看去有个小窗,其中有些打开发现是天井,而有些打开发现是楼道。还有些公寓在老塔楼里,每一间都是独特的非矩形的房型,且只有一侧有窗,楼道里昏暗杂乱,摆放着各家各户的破烂。很多屋子的厨房厕所的地板为了铺管道还要再抬高一层,让本就不高的层高显得更加压抑。有些屋子厕所修得反人类,马桶直对着墙,以我的身高坐下去估计就是拉屎面壁人。多数屋子之间仅仅是一层隔板,有些屋子隔得不走心,一扇窗能分在两间屋子。而这么多公寓,不论自称是包豪斯风格、还是MUJI风,桌子椅子似乎永远都是一个工厂做出来的那种最简陋的配置,再配上永远看着很廉价的墙纸,以及能效标识永远是最差的空调。
而每当我抱怨没有明亮的大窗、整洁的环境的时候。带看的管家总是回上一句:哎,你们这些打工的,反正也就晚上回来睡个觉。要窗有什么用/要那么好有什么用。
最后还是觉得新建高层的合租房比较适合生活,虽然往往使用面积小了些,价格贵了些,还要和室友共用洗衣机、冰箱,租期是有限的可能下一次签约会涨价。不过总比那些就是给你个睡觉地方的公寓好些。

结果周四住的人才公寓物业给我打的电话说:你要不要续约啊?
我说:我不符合续租要求了吧?
答曰:符合了...带上身份证交钱就行。
先前我花了好多天说服自己每个月多花1000元可以每天省1个小时通勤时间是值得的是值得的,可以每天晚上先早点回家再出来吃饭,也可以在外面玩得很晚也不怕错过地铁,少半个小时的单程通勤极大得减少了家与办公室间的能垒,会让很多生活有很大变化。但物业说可以续约的时候,我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决定续约了,狠狠打自己脸。
这一年住下了还是挺喜欢的(除了通勤时间太久,周边配套少了些)。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用看房省心、不用搬家省力、不用涨租金省钱、不用习惯新环境和不明确的室友省I人的外向能量。
一篇日志拖了好些天。这两周基本上都是被生活推着走。每一天时间计划表都被各种事排的很满,完全不用去想该干什么,生活自然而然就展开了。每天回到家没拿出电脑就是倒头大睡,有时甚至坐着看手机就睡着了,半夜醒来再洗个澡上床,第二天闹铃一响就勉强起床上班(少了很多宅家独处的时光)。除了工作上的事,就是租房看房、相亲、骑行看书、和老同学聚会玩乐八卦喝老酒...具体内容之后再记个流水账吧。
Stan暗涌行者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这些年 我在如何跨年 (7人喜欢)
- 入梦乱语 (4人喜欢)
- 过去的11月末 (3人喜欢)
- 100km·跳&ASK (4人喜欢)
- 四跳五跳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