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收菜点大姐给我上了三堂经营课

最近这一年,习惯了网购买菜,经常前一天订了一堆菜,第二天带着小拖车到收菜点李大姐那里取菜。
一回生二回熟,我和大姐就很熟悉了。
我知道,从网购买菜兴起,李大姐就关了原来的早饭摊,开始做网络买菜平台的接收点。
做了不到半年,就成为一整条街上,收菜最多服务最被认可的一个接收点。
每次去她那里,人气很旺,常常会有人排队等着取菜。
去的多了,我很好奇,小小的收菜点,看着其貌不扬,说话有点大嗓门的李大姐到底有什么办法,让那么多人愿意来她这里?
原来,她有一整套朴素的经营思路,结结实实给我上了三堂经营课。
我想,如果我的写作能像大姐一样,何愁不能写出名堂来呢?
1 每天开门,过年也不休息
每天早上8点左右,李大姐就在买菜团里发消息,夕夕菜来了,美美菜来了,大家都来拿菜吧。
你看,她是一早就开门了,要知道她前一天11点还在群里发消息呢!
买菜平台早上送菜,时间说不准,有时很早,有时可能要晚一个小时。
李大姐,只能早早开门等候菜来。
要说给自己做有动力,早点开门不算稀奇。
但稀奇的是,过年的那段时间,就连快递点都不收快递了。
李大姐告诉我,她过年照样开,还可以随时订菜的。
她为了挣钱,过年都不休息一天吗?
还真是,除了偶尔有事,她一年到头都不太休息。
不过,在她的脸上,看不见悲苦怨怼。相反有种喜洋洋的神情。
60岁,能跟上时代,在买菜点做点事,和大家聊聊,就是她最快乐的事。
每天工作,尽心尽责,不以为苦,反以为乐。
这是李大姐给我上的第一堂经营课,有机会就要珍惜,还要开开心心干好。

2 快速完成归纳放置,小事也要最专业服务
天热去取菜的人,最知道,买了冷冻冷藏肉和奶制品,要赶紧取,生怕老板不放好冷藏。
去李大姐那里,我可以绝对放心,晚点去也不要紧。
她会早早分门别类,在冰箱冰柜放得好好的。
这不是收菜点最基本的要求,很难做到吗?
还真是,冷冻冷藏虽然是必须做的事。
但,我也曾遇见过,有些店家没有立即放冰柜,结果就是化掉,影响食物品质。
在买菜平台的评论上,也常常看到吐槽收菜点放冰箱不及时的评论。
李大姐,不仅会帮你分门别类,还会早早就忙碌,最快速度归置。
从冰箱,到冰柜,再到冷饮冰箱,设备一应俱全、
接菜分类放置,看着很简单的动作,也许有让人安心的职业水准。
李大姐是真的心里明白,买来的冰鲜菜没有放冰箱冰柜,会是什么后果。
从这件日常小事,就可以看出李大姐对自己的工作,很有职业要求。
早早开门,接货快速,分类归纳。
等你拿菜,整理好的菜框放在你面前,帮你取冷冻冷藏菜品。
清清楚楚,一点也不混乱。
这样的专业服务,难怪她这里每次取菜排队还井井有条,忙而不乱。
从李大姐的专业服务,我感受到看起来再小的工作,也要有一颗专业的心去对待,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
03 热爱生活,谈笑间共鸣你的需要
李大姐,不是一个不接地气的工作狂,相反她很热爱生活。
虽然每天开门忙碌,可你可以看到,她的门前摆满了鲜花绿植。
每个去她那里的人,都会先被鲜花吸引到,心情很放松。
不忙时,她自己刷平台的实惠菜,点选一些自己喜欢的,性价比高的菜。买回来,家里有人帮忙做。
忙起来,家里的儿子,女儿,还有老先生都会来帮忙。
李大姐,就是这样有烟火气。
也因此,她可以随时和你聊天说笑,自然了解你的需要。
她有个神奇的本领,就是你会不知不觉告诉她,自己喜欢吃什么菜,为什么有时会换地方买菜。
8月,我网络买菜少了,喜欢去菜场买点菜,因为那里本地菜和水果,多也新鲜。网购菜少本地的。
然后,我没情商地,和李大姐唠叨,最近网购少,是因为菜不太新鲜,更想去菜场买菜,或者生鲜超市。
李大姐呢,没有对我光顾少不满意。
反而告诉我,确实天热时,有些平台冷链不够,菜会不太新鲜。
天气凉快了,可以选冷链比较好的平台,有些猪肉牛肉冰鲜还是比较划算的,性价比高。
她展示给我看,她刚买的牛腱子肉,还有柠檬片等,
李大姐给我的第三堂经营课,热爱生活,才能共鸣客户的需要,有更好的服务。

写在后面
在《稻盛和夫自传》中,有一段话:“认真度过今天这一天,自然就能看到明天;认真度过明天,就能看到一周;认真度过这个月,就能看到下一个月;认证度过这一年,就能看到下一年。”这段话告诉我们,把握每一个当下,全力以赴面对工作和生活,才能更好走向未来。
李大姐,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收菜点店主,喜欢咋咋呼呼和你聊着天。
她朴素的经营哲学,吸引了很多人,也给我工作上三点经营启示。
第一,每日快乐工作,不以为苦反以为乐
第二,最小的事,也要有最专业的态度。
第三,热爱生活,更能共鸣客户的需要
如果把这三点启示,应用在我的日常写作中,应该有三种方法。
每天快乐写作,绝不找理由拖延。
最小的一段话,也要好好说,好好写。
热爱生活,才能真正共鸣对方最想要什么,给与支持。
用在其他工作生活中,也是一样吧。与你共勉。
本文原创,图片为网络精选。
TIPS:《怡小城》城市悲欢,人生成长。
多平台同名创作,专栏:剧评/生活/写作。
主创王小怡,行走半生依旧爱探城的75后,曾任三甲护士,做过房产记者,城市文化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