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行为艺术情侣走完2500公里长城之后分手
【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4003:行为艺术之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故居。
欢乐并不能教会我们什么,然而,痛楚、苦难和障碍却能转化我们,使我们变得更好、更强大,同时让我们认识到生活在当下时刻的重要性。
2010年,阿布拉莫维奇在纽约举行大型回顾展“艺术家在此”(MoMA),展品就是她自己:在博物馆的中庭,放置了一张木桌和两把木椅。每天7小时,每周6天,64岁的阿布拉莫维奇会准时坐在桌子的一端,面无表情,坦然接受陌生人的对视。
一个人连续两个半月坐在房间发呆,什么事都不干,就干坐着,也不躺平,外行以为这事真是超级无聊,但这就是行为艺术啊。
在这716小时中,她岿然不动,像雕塑一般接受了1500个陌生人与之对视的挑战,众多名人慕名而来,其中包括莎朗·斯通,艾伦·里克曼,Lady Gaga等,有些人甚至一接触到她的目光不过十几秒, 便宣告崩溃,大哭起来。
唯有一个人的出现,让雕塑般的阿布拉莫维奇颤抖流泪了起来, 那就是乌雷。
隔著一张桌案,这对曾经一道出生入死的恋人伸出双手,十指相扣。在分手22年之後,他们再度相遇。
乌雷的出现,将时长736小时30分钟的《艺术家在现场》,变成了一件她用一生一世来完成的作品。
1943年,乌雷出生于德国索林根,1975年,乌雷与阿布拉莫维奇在阿姆斯特丹相识,两个人出生于同一天,这似乎是一场命中注定的相遇。
乌雷一头长发,他的际遇比玛丽娜更孤独悲惨,父亲死于战争,母亲因为战争发疯。孤僻、忧郁、沉默的乌雷深深吸引住玛丽娜。他们在合作和相处中互生爱意。
这对灵魂伴侣以双人组合的表演形式,创作了一系列举世闻名的行为艺术作品,此后12年,他们一直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先驱的艺术情侣。1976年,他们在《空间中的关系》一鸣惊人。他们曾经开着一辆敞篷车,开始艺术家式的流浪生活,往返于荷兰、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各国,进行着艺术表演,并甘愿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超越极限,挑战风险。在1980年的作品《静止能量》中,两位艺术家面对面站立,共同拉开一把紧绷的弓。
















新生代偶尔在街道上遇到一些外国人,就以为我们非常开放,其实我国最开放的时期是1989年之前,在上个世纪80年代,大量外国人涌入我国,其中以长城上的外国人最多,而且第一个走完长城的人,也是洋人。
巅峰合作:1988年,乌雷和玛丽娜以走过长城的行为表演象征性地结束了他们的关系,这一旅程使得他们成为首批穿越长城的国际艺术家。
距离乌雷和他走过2500公里,最终在中国长城中段上相遇已经过去36年了,她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行为艺术的实践,至今已有40多年的艺术生涯。她的作品主要探索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关系、肉体的极限以及思维的可能性。
阿布拉莫维奇生于前南斯拉夫,在一个纪律严明的传统家庭中长大,从小被压抑,1988年,阿布拉莫维奇来到我国,她从渤海之滨的山海关出发,沿长城自东向西走;而她当时的爱人乌雷则从戈壁沙漠的嘉峪关出发,沿长城自西向东走。在各自行走了2500公里后,两人在位于山西省的二郎山会合。
他们原本的计划是以一场婚礼结束这件名为《情人·长城》的作品,但事与愿违,长期艺术家式的生活,无可避免地让二人形成紧张的关系,他们的感情未能抵御时间的侵蚀。《情人·长城》成为他们最后的共舞。代表着地域、历史、政治、文化隔阂的长城,也成为他们爱情、生命和艺术生涯的分水岭。
在长途跋涉的多个夜晚,阿布拉莫维奇会在靠近长城的村庄找到住处。在这些村落中,她接触到了中医的基本原理,尤其对水晶,以及它们与能量和人体的关系感兴趣。
对旧鸳鸯已经单飞超过三十载,2020年,乌雷因癌症辞世,享年76岁。
#黃劍博采風追影 Jumbo Huang #皇氏古建築大全 Jumbo Heritage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