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加速器之后,需要冷却buff
最近总是觉得力不从心,每天都露出疲态,怎么休息也不够。审视生活的变化,一来,小概率激素周期来到精力最差的日子;二来,生活里走进了新的人,我恋爱了。
我们来解析一下。之前每天发消息,一周见一次面。确认关系后,每天当暗夜情侣,晚饭吃一个小时,散步一小时。所以初步判断,是因为见面太频繁,而且我难以集中精力去推进meta、新课题导入、论坛比赛等诸多事宜。和以前那个利落、雷厉风行的我比起来,现在的我让自己失望。这是一种很无力的感觉,因为确实耽于享乐,屈从于温柔乡...理智冷静地抽身就好比拔出泥沼里的小腿。
但是细细回想,我的疲惫是从见面后的某一瞬间开始。或许是他一眨不眨地盯着我看,我躲开视线时;或许是他跟我分享八卦,我不感兴趣地回应时;或许是他照顾我,让我什么都不用做时。
其一,他过于兴奋时。他能量太高,我接不住他的反应,失落而且能量也会失去一部分。状态高低不匹配。
其二,他过度照顾我时。我自认为我是个细腻敏感的人,在意其他人的感受,关注相处氛围大于讨论内容,自居照顾者身份。我照顾别人,照顾自己。我怕如果我把照顾自己的权力过分让渡给他人,“我会失去一部分的自我,我怕我变得太安逸、太软弱,我怕如果让别人照顾我,我就不是真正的我了。”(quote by猫女)
其三,他不愿意披露真实的状态,习惯隐藏。可能是自童年期的习惯,可能出于未完全建立的信任。其实今天见面,他的状态不算太低,至少是在平均线以上。但是当我表达了我对过密关系的不适和担忧,他不停地给予体贴的按摩,但是他跟我说,他也其实很累。这一瞬间,我忽然松了一口气,当我看见真实的他,感受到他的需要,我感受到自己被需要了,这个感觉对我很重要。
我们刚熟识的时候,他在人群中就是气氛担当。我跟他说,我能看出来你什么时候是感受到责任,装作很外向调皮,什么时候是真正放松的状态。我本以为我说错了,但今天我感觉某种程度上我能够区分了。
在餐桌上,问我想点什么,然后非常有服务精神地说一句“好的”,是照顾的责任。我说随便,你跟我说“其实我心里有选择,但是我会按照你说的选”,是真诚地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虽然也是让我心安。
旁若无人地唱歌,第三方视角看有点丢人,但是我不会打扰他,更不能嘲笑这个可爱的人。
我尤其不爱他帮我拿包,主动端餐盘。服务精神是一个好词,但是我不想享受别人带来的服务精神,那或许是一种习惯性照顾。他即使非常累,手上帮我捶腿按摩的动作也不会停,但是不会再直勾勾地盯着我了。我尤其喜欢他逃避我的眼神,(可能是什么征服欲作祟吧)但是我这时得以好好地看看他,看他的眼神,看他的脸,看他的表情。
他好像觉得我特别好。每次出来和我见面必要一些梳洗换装的时间,说蓬头垢面不如原地爆炸。不太自信的样子,也算是伪装外表的小小漏洞,露出了眼神。摇摇头,躲开我的眼睛。
可能习惯性地做一个照顾者的身份,在别人眼里他们非常独立。但如果照顾成为关系中唯一的行为模式,强迫性照顾者就很难让自己被照顾。表达需要在他们看来就会是一件羞耻的事情,感觉自己的需求不值得被重视,进而不会去表达需求。习惯为别人排忧解难,但在自己需要照顾的时候,却总是一个人。
公众号说的,以下可能是鸡汤。强迫性照顾者的世界里,总为他人付出的行为背后,其实是深深的恐惧:我只有对别人有用,才值得被爱。如果我不能照顾别人,我就会失去这段关系了。
但我要告诉他。不,不是这样的。你不需要成为一个照顾者才能获得爱,你本来就值得好好地爱。这不是一件需要证明的事情。
有时候我确实对选择很随便,但有时“随便”是我希望你能够走你想走的路,吃你喜欢的东西。你的不完美也可以是可爱的,你做的事情是有价值有水平的,你是难以被替代的,你是值得(至少是)我的爱的。请你告诉我你的需求,我会好好听,尽量(因为我实在记不住)记住。人的需求肯定不能都被满足,因为两个人的需求可能是互斥的,但是需求会被认真考虑并平衡。
我们看上去很不一样,一动一静。但我以为,我们本质是相像的,敏感、多虑,关注感受,在意他人,不太自信,想要被需要,渴望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