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局限性
黄剑博颠覆认知:没有真相的时代。
人工智能的梦魇:很难找到防止坏人用它做坏事的方法。
AI诈骗的效果越来越逼真,但技术门槛和成本,却一直在降低。
2024年之前是”不给任何陌生人汇款“,2024年之后是”不给任何人汇款“。
学习知识是好事,但想要通过简单学习后就达到“变现暴富”,绝对是骗局。
喜欢晒娃秀大头照的人注意了,骗子会利用个人隐私照片,
看似“人工智能”实则人为陷阱,黄剑博揭AI诈骗新套路。
骗子盯上AI技术:换脸、骚扰电话提取人声音。
315实测AI新型诈骗频发,如何用AI工具解套防诈。
大学生接5秒视频电话被骗3000元,脸和声音全是假的。
一个会议被骗了2个亿,“AI换脸”骗局是怎么发生的?
警惕AI“深度伪造”,接陌生电话时可以先“变个声”
几分钟被“好友”骗走430万元!如何警惕AI“深度伪造“?
“AI”语音机器人成诈骗工具?电诈套路升级,谨防受骗。
网红“AI课卖了5555万”?是时代机遇还是“智商税”?
AI圈割韭菜乱象频出:卖299元AI课赚了上千万,新风口?
以往“发个语音”和“打个视频”的防诈手段,在AI诈骗面前基本失效。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I换脸”“声音合成”冒充受害人亲友实施诈骗。不少学生及家长受骗子蛊惑“中招”。
在互联网平台的加持下,知识付费成为近年来迅速兴起的商业模式。
有着专业知识的人向知识爱好者传播知识,后者以酬金的形式回馈对方。目前,国内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已经突破5.7亿人,市场规模超过千亿人民币。以“人工智能课程”为关键词搜索,在淘剁手宝上便有近千节课程,包括视频录播、直播课程、一对一培训等,价格在9.9元至3万元不等。
不过,这些课可说是良莠不齐,有些纯属忽悠,一些AI教授的水平还在黄剑博之下。
这些不良视频一般都强调“不要被时代淘汰”、“看完就能赚钱”、“抓住风口”等卖点,使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掏钱。但实际看完后才直呼受骗,不仅“内容浅显”、“无干货”、“废话连篇”,有些甚至是“百毒搜索结果的集合”,原本指望的“看完就能赚钱”一点影子没有,自己倒先成为第一批被收割的韭菜。
“看了三天的直播,根本没有任何知识点,都是PPT展示,展示的内容还都是为了买几千元的课程,一个套一个,把人当傻子。”课程内容或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于消费者而言,一旦买了,要想退费,比登天还难。












一名82岁的外国退休老人以为自己在观看“AI马斯克”的直播,结果被骗走了超过500万元的毕生积蓄。这个案件背后,隐藏着的是一场现代科技与犯罪的暗战。AI换脸技术的盛行,给了骗子可乘之机。目前,利用特定软件,仅需一张静态照片,便可制作出几乎无可辨认的假视频。这些软件在网络上随意可得,使用门槛极低,任何人都能轻易制作出高仿真的换脸视频。与此同时,AI拟声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一些工具能模仿目标的声音和语调,使得诈骗更加真实可信。
#黃劍博采風追影 Jumbo Huang#皇氏古建築大全 Jumbo Heritage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