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星之血
「月亮是夜晚的伤口
滴血的是全体诸星」
——罗伯特·瓦尔泽
所有上主在启示中所启示的,只是启示。也就是说,如果不从一种主与人的信仰关系直接推论出来,不能证明与此誓约的直接关系,那么所谓的启示就并不是信仰的启示,不是誓约的一部分。对于真正看到了这一现象的人来说,问题并未解决,只是被消解了。
——F.R
即便是现在,这些问题也还是并未理解却已经消解的。冷酷无情地记录?多情真实地感受着其中的戏剧体验?随意怎么判断,都属于随着承认自身的不理解,体验为消解的说法罢了。
这次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记述,而且时序里似乎还允许插入更多的人物序列,但这种傲慢意识里意味着的话语,还是作为多念念此刻想到的人都是活人吧,准备一些那些人物序列中的人,真实地提问的时候的能回答的吧。
毕竟,消解了在更早之前的誓约「只对死者说三道四」,谈论一些活人的经历想来若不与之前有所区分,那就该在过去做得到点什么。
多的是喜悦,对女性自身生存状况的喜悦,而在这个意义上,是属于启示的。
1.事件一(1),年初
今年年初遭遇过一次类似约伯之问的经历。喝酒期间的闲话中,年长的女性在聊到信仰话题的时候她问道「如果神是存在的,那么她为什么不现在,出现在我身边向我证明,让我信仰它呢?」对,很多人会说这是非常常见的异端式看法,神人同形同性的偶像崇拜。确实清楚,那个时候,她想要的是对她自我体验的关注,这个体验既属于过去,也该在未来,但是在当下的作为综合的说明,却并不正确。只说了这属于偶像崇拜,跟去寺庙烧香要发财灵验了就信是一回事,也许,那时候的愿望是,试图让她在谈论问题的时候,提升到存在层面去谈论,而不是连生存的极端状况都未触及的,像是有钱人的肆意妄为的魔术式信仰。也许,对所有人都在此意义上有着愿望。
但无疑问是失败的。至少,按照此处谈论所看,是幼稚的,也就说跟一位根本没有信仰的人试图谈论神学问题的严肃层面,还是边喝酒边谈论,这本就是一种「不严肃的」的幼稚,嘲弄的谈话之中,谁的名字能是不可被嘲弄的呢?这种于及安全的谈话中,她谈论到自身的能力崇拜,或许已经是闲聊里的界限了。
幸好,这种不严肃并不取决于对于对话对象深思熟虑的挑选,而在于此次遭遇彼此作为对话者,所体验的「后话」是什么,也就是是否回避,这位年长女性提出的问题是「严肃的」这一事实。因此,只有今天,在能把最近与过去的几件女性事件作为联立的对于这次严肃的事件的体验消解。
而这些事件,确实是从诸星滴落的鲜血流动。
2.事件一(二),六月
依然是这位年长的女性,她私信个人问是否在店里,在五月时候已经离职,却无比感激还去店里喝酒,想来几次都是开心的吧。就问还在店里否,虽然离职了,还是很愿意跟朋友相见一起喝酒的。
几分钟后她约见在另一家鸡尾酒吧。
那时候闲聊,大抵是出于一种赴约的照顾,听见离职了,她向在场的朋友介绍起自己,因为有带一瓶葡萄酒,商业局的礼貌气息被维持就能提升为合作商业局,于是聊起来玄学面相这些话题,聊完之外,朋友的朋友们走了,状况出人意料地多,但是她的状态出人意料地好,她问道,你既然懂玄学,为什么不说说真命天子何时出现?幼稚的无耻的我,立马回答道「你清楚你说的是真命天子?那种能主宰你生命的天子?打个比喻,成为始皇帝后的嬴政,会说的东南方有天子气意义上的天子?」她知道,就这个话题真能在她不意想的方面聊下去,她无负担地回答是情感上真实的另一半。
那时候作为朋友非常开心,因为消解式的回答是完全自然的「你知道你状态比起第一次见有多么好吗?你现在按照面相来说,事业是无比顺利的,而且完全看不到你需要真命天子的帮助,就是说,你是非常富裕的,谁跟你合作谁幸运,比起通过真命天子去理解自己的命运,还不如随着现在的好感受,如果不需要这个意义上的,情感意义上的真命天子是干嘛的?很难想象谁再能促进你的活力了。最直接的事情,除了带的葡萄酒,不需要买单之外,这次晚上的鸡尾酒就会是你买单的。」
是的,提到在来之前喝的鸡尾酒的单没买但是刚才闲聊默认当做是她朋友买了。她有些错愕,再问她的朋友确实没买单,就意外为什么之前的朋友这次又忘手机,又如此失态的。
这次聊天我们没有提到血,却提到了血统,提到带的那瓶被喝完的葡萄酒购买的价格对于她与她的朋友们来说,是廉价的,与刚失业的游民相互介绍中提到了,她与她的朋友们生活的上海与北京圈层。提到了应该觉得是回报的满足,也提到了玄学角度财运与爱欲本身作为血在外在,比如手相里流动的状况。
血统,滴落的诸星之血,确实是这次的潜在话题。不同的社会阶层,血色的对金钱信用的自信。是男性需要这种不同,还是女性需要这种不同?或者只是个人不需要?
3.事件二,九月初
这是一位年轻的女性。
在一次跟诗人朋友约见吃完宵夜之后,他邀请周一去参加线下相亲活动,他有的好期待,也有对尴尬的小避免,我们二人心知肚明,参加者大抵也当做是游戏吧,便答应了,奇妙的是,那时候想起了前田庆次,就是那个做事不拘一格的前田家养子。大致上是十来年前,一位朋友说个人性格偏狂欢而不拘格,当时少年最多也就最多考虑,对游戏里那华丽丽打扮和大开大合的动作是否类似。想来无论是游戏还是形象上,这种张扬都是自信,而非需要,便觉得无甚相似。
回到那件事,回去后,朋友发来亚文化空间的活动,看见有要求准备礼物,顿时觉得更为快乐,因为这是可以是游戏的,谁知道能否送出合理的,不被嫌弃的礼物呢?于是准备了两件礼物。第二天躺在床上就看见朋友留言,那边在问‘相亲的理想型是什么?’按照以前任性又较真的想法,恐怕又会别扭得实话实说「因为自己从不想象是别人的理想型,所以没有想过自己有什么理想型」,这种实话留在了现场说,是的,后话中真说了。打字打给了朋友,也似知晓,不如满足诗人朋友的日剧编剧视角,失业游民像王八一样在许愿池会许的愿「有钱的」。
相亲现场的自我介绍,都是大学失业的失业大学生,却没什么消极气息,可能是失业的业是指业障的业罢,朋友也这样说着「不工作的人才是完全人」作自我介绍。自由的愉快气氛把身体的姿势引导进了眼睛的观看,只是聊起星座的时候,商业气息的味道又浓厚起来。星座相亲术果然是投资人对风险的分析, 喝着啤酒,闲聊着的大家开始固化,倒不是说自我,而是自我的估价趣味显然了,半小时闲聊里,没有任何人主动去配对,半小时后的写名字配对中,也有人不写名字,表示自己没有看上其他人,当然,更愿意理解为是期待被他人靠近的自恃。
至于你问我,是犹豫过是否不写的,还是写了,无论是出于安全感,还是自我意识的抓紧,写了一位和十年前一样都是紫色头发的,自我介绍是死宅,neet的女孩。是的,写的就是紫色头发和neet,非常抱歉很难记得别人的名字,如果名字不是从自己口中主动问出来,认识六七年也不知道真名的状况也是有的。这件事就非常符合neet的投射,就是说,在自在的独处中里不需要名字。如卡夫卡式的人物波将金,在独处中他人靠近要他批复文件的时候,他写下的名字是别人的名字。
接下来配对念名的时候是公开处刑,想也知道优先男女互写,其次女性写,然后男性写的配对不写的,最后是双方都没写的。这种气氛里,没人写就是陷入了连无业都不如的最底层最真实气氛,但实际上确实是那位聊星座的商业术最开心的女士没人写她,她也没写别人。
虽然被最后念到是有些戏剧,但确实是配对到那位紫发neet了,尴尬地走过去自我介绍的时候,主持说还有人落单,她说「可以把我算在落单的里面」,倒是把这个尴尬拉到了明面上,讪讪地退到了朋友旁边。倒不是自我评价的纠结,而是想起《希耶罗》里写的,跟不意愿聊天的年轻人聊天犹如强奸。想着随后的自由活动,要是她不乐意,就想着是否买杯咖啡或者吃点什么补偿下就散的想法,提了提精神,就问她愿意一起出去逛逛吗?算是前死宅罢,虽然本性谈不上变化,但都是十年前了。
「十年前?你多大?我04年的诶!」
「92……」
更像是漫画里讨人厌的怪大叔了,那种想要用同样的兴趣爱好去讨好,却自暴露根本就是附庸的笨拙。再者作为死宅,估计她也知道,她这个年纪的女孩子陪咱这样的大叔在外面逛街聊天,差不多六千到三万日元一小时。带着对经济能力的清醒,还有如何告诉她是有自知的想法,苦笑快把嘴角压垮了。
诸星之血所化的距离感,是无防备的陌生而又立刻能接受的距离感。
4.事件二的回忆间奏
诸星之血的流动速率就是这样,社会是世界,虽然这里更接近事件意义的世界。
和女孩随意聊到动画,她说喜欢《回转企鹅罐》,毫不掩饰惊讶,那是刚开始工作时候在看的动画,11年的动画,想来仅7岁的少女,无论如何不会从故事层面上喜欢这部动画,若是最近,看这部动画总觉得有一些深黯的理由。因为在之前十来年的任何时候,所有人都默契地避免去谈论这部动画,因为这部动画谈论的是生存,主题正是在成年人透明的世界里,少年少女的生存战争中的杀戮与救赎,这不是虚构意义上的,会被品钦指责为「轻蔑处理死亡主题」的,幼稚作家病,而是在事件一里提到的「严肃层面」,如果你能够相信几原邦彦在谈论过最开始构型是「黑暗系的,操纵着机器人大战的残酷故事」,那你就很容易承认诸星之血正是「爱与死亡」,是真正把属人的社会变成的世界的东西。
而几原邦彦,过早感受自己作为少年死亡的几原邦彦,该说正是早已经挣脱性欲统治的自由人。少女,化作美少年的美少女,作为少年少女的美与死,在这个层面,技术的,流行的,审美的,拼盘的,被誉为电影动画新未来的《爱、死亡、机器人》全然就只是品钦说的,「因为死后可以复活转生,而死亡并不怎么需要严肃考虑的幼稚作家病」式狂欢。
在98年的时候,也就是同样是7岁少年的时,几原邦彦拍出了属于他的《少女革命》,更是奇妙的是,实际去看那部动画也是在20岁左右,因为自恃是死宅自恃是Neet,所以相信存在着可以统一内在未知,追求那些「戏剧中的真实」是多情的,比起懂与不懂之类的,更相信感受可以在让内在学习着安静与等待。是试图去减少自己与他人的公约数吗?不是的,是,厌恶在被拿走的事实,每个事实都变成了独立人的自洽,而维系着的那些既然知道是假的,那么就不愿再重复那些所说了。
5.续的事件二
期待事件意义的世界,那时候的愿望并不能像现在一样说出。
早点说出会更好吗?那时候大概会这样觉得吧,能够说出愿望才能去追求愿望。但现在看来,恰好那时候不能说出却多情又执着的追求,才让今天的表达自然起来。对吧,在那个时候会去想象的,生而言灵的神子,纯净了对于神力的崇拜后,才能在今天接受为事件的意义。
所以,会是奇怪与理所当然。当时和少女的相处中,确实带有一点排除法式的理所当然,提到之前自己当过侍酒师的店就在不远,却被她打断自我介绍时候说过不用重复了。想着说喝酒的想法,就这样吞了回去——请不要误会想要让女孩子喝酒,因为相亲的时候就每人发了一瓶啤酒在喝——现在,想起金牛座总会说给别人花钱是自我肯定,这里能理解一点,却也觉得被打断了挺好,因为比起金牛座那种地球人的社会自觉,确实她如她所说的有着一种死宅的自觉,也就是宇宙人的时间感。像是奇怪的流星划过有着强大自转力的星球,仅仅被目睹。
好在年长的12岁之间,在她看不见的口袋能够装一些出乎意料的杂耍玩具。
闲聊的话题随时都可以换和再开,却不涉及到对于她自身如何,仅仅是在讲那些事件。从动画到Vocaloid的音乐,从她的咖啡因过敏的晕眩到这边食物过敏的晕眩,比如交换礼物中礼物本身的闲聊,比如关于园子温的电影的事件,惊讶的除去她能看过——这是二十岁的少女死宅,不是三十岁的北影电影系宅男——还想起,高中带着学弟看《爱的曝光》的时候,他默不作声看完了这四个小时,少女跟学弟有相似的地方吗?这个困惑随即勾起的话题聊到了园子温另一部她没看过的电影。
「刚好之前跟朋友去过一次影院,还挺想把园子温那部你没看过的《红色邮筒》再看一遍的」「是的,之前看电影都是跟同学去看,园子温的电影要是和同学去看的话,大家只会把这种电影当做日式的情绪发泄,很难正常地对这种电影有什么感觉。」
是啊,知道她说的,拉着没兴趣的人去看这种电影也只是强迫她们去忍耐,也就是说,得到了她和那时的学弟是合拍的预感,她也是忍耐过着类似的与父母的关系。
所以,为什么要顺势邀请她下次一起去看电影呢?问起来为什么不?是耿耿于怀她强调04年的吗?还是说顾忌她说自己是陪朋友过来凑数的?更普通的只是担心被拒绝?天知道,那时候走到了常去的鸡尾酒吧楼下,那边气氛好,问她愿意喝杯不,楼下据说吃的也不错,没吃过为什么会觉得不错?现在才想起来,当初在当侍酒师的时候,有个台湾留学的高三少年要了手机去打电话,说在楼下偶遇了一位大他六岁的大姐姐她很喜欢,然后表白电话后她没理他。她说着想喝奶茶,那时候,头脑里闪过的奶茶当饭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路过茶颜悦色的时候,吃了冰淇淋,还在惊讶为什么甜筒只要两块五的时候,她已经买单了,但她想吃的没有。
「哈,还在想这明显比小时候一块钱的甜筒奶源质量好太多,也就两块五啊」「营销引流啊,买了甜筒的人就会进去逛逛扩大销售」强调这种常识的时候,有种她在强调年纪差距没那么大的感受,但更多是觉得这个决策是与武汉的商业气氛不符合的某种单纯,啊,单纯地像她在强调营销一样的。正如她强调的,她在试图找到内外的平衡,这个内外的平衡是她一种带有自我启示性质的标准,正如诸星之血是月上世界的愿望一样,堕落的?多变的?但无疑问,她更感兴趣的是事实的,想起在前面咖啡厅聊到的,她感觉相比十年前是更残忍了,还是更宽容了?她并不犹豫地回答了残忍一样。事实即残忍,事实即廉价,这是她没看的《红色邮筒》里的台词。
启示、理性、血、性别、时序。虽然并不是在那时候就知道如何澄清它们,但是它们彼此之间的互动已然满足,所以,在等待电影开场的几分钟闲聊着,庆幸着礼物送出去了。比起送什么礼物,更强调一点,两个礼物都先考虑了咸鱼挂着还能卖个百来块吧,这是时序;而在场一女性说「我刚在想挂咸鱼这事儿,你居然说出来了,挺好的」「当然,比起考虑理想型是什么,考虑这种现实点的轻松很多」,这是性别;少女说「给我一支烟,刚才聊天一直都没抽烟」「啊,没事啊,身边朋友抽烟挺正常的」「没有不抽烟的人真正能忍受抽烟」「要是你抽14的利群,那是真忍不了,记忆里就利群那二手烟味很可怕,嘿,这么一想,那利群少年的梗很有趣诶」这是血;看完电影「这拍电影要这么理性吗?真的很德意志」「哇,中间的剧情怎么回事,像是平滑地从大脑飘过」这是理性;「还有别的安排后?」「没有了」,可以哒吧嗒吧回去了,这是启示。
浮现的可怕的距离感,渴望与失望,热情与请求,警告与许诺,在得到没有别的安排后,相亲是达尔文式的进化游戏吗?越是把体验当做衣服与鞋子,冷漠而又带着安全感地安排秩序的时候,是相信《灵魂吞噬恐惧》的。
滴血的黑暗心灵和真实的荒漠两者虽然在此处,却在月上世界并不是第一次出现。
月是夜的伤口,
滴血的是全体诸星。
是否我那荣盛至福远去,
我对此全然满足。
月是夜的伤口。
——瓦尔泽
Sid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暴君趣味 (1人喜欢)
- 综合编剧等级排名(电影+电视剧+动画) (2人喜欢)
- (黑贝尔风格非虚构)裂纹与褶皱
- 超人高中生能在牛顿时代发现量子力学吗 (1人喜欢)
- 太一天帝与猪的城邦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