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做过最酷的事情
查看话题 >不要过度共情你的婆婆
前两天,队友和婆婆在饭桌上吵起来了。
原由是,队友说婆婆不给娃做饭吃,天天吃白稀饭,小孩都瘦了。
这句话杀伤力很大,婆婆顿时坐不住了。
她白天带娃,还要做饭,做家务,一天中只有夜晚可以歇,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本来就委屈,被嫌弃只会更委屈。
再说,作为奶奶,对孙子尽心尽力,是发自内心的疼爱,队友说得好像她虐待孙子一样。
婆婆强势反击,说队友大半天都在家,可以给娃做饭吃,自己不做,还说人家。
天天在家里就知道打游戏,刷手机,吃饭还一手拿着手机,喂过孩儿吃饭吗,爱小孩纯靠一张嘴。
以往我绝对是要狠狠地把队友骂一顿的,但那一刻,我突然醒悟,人家是亲母子,再怎么吵,也根本没事,用不着我杞人忧天。
我巧妙地把自己退回到一个儿媳妇的位置。
02
也许是内心敏感,也许是本性善良,也许是女性之间的惺惺相惜,我总是爱共情婆婆。
记得公公在这的时候,面对他对婆婆的诋毁和打压,我总是想“教育”他,劝他对我婆婆好点。她这一生多么不容易,多半都是因为你。
公公当然不会改变,婆婆也更不会感恩。
在她心里,有公公的地方才是港湾。在我们有矛盾时,她第一时间求助的人就是公公。
我为婆婆打抱不平,纯属找不准自己的位置。
昨天,我们搬家,家里的很多东西,我要扔,婆婆说带回老家。
我在城市里买房,并且花很多心思和金钱,力求把家里装修得舒适温馨,给老的小的,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然而婆婆想得却是远离这里。
总是听宝妈姐妹吐槽,不想和婆婆一起生活,原来,婆婆更不想和儿媳住一起。
自始至终,我们都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无论关系好坏,她不会为你真正开心,亦不会为你担忧。
保持客气尊重,不过度背负,深度交织彼此的人生,是我花了2年时间,才学会的婆媳相处之道。
03
也不要过度共情父母或者家里的长辈。家境不好又有孝心的女性,特别容易把自己的一生和父母绑定。
曾经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爸在家里省吃俭用,我非常内疚,压抑自己的需求,不敢消费。甚至一度觉得,我不应该享受,就应该和他一样,活得清贫和艰辛。
到了快30岁,我才把自己从高度共情的泥潭里拖拽出来。
先自我丰盈,自我满足,然后外溢出来的,再给予父母。
不管是爱还是金钱,掏空自己,优先支付给他人,都不是健康的相处模式,最终会受到反噬。
前段时间,跟朋友聊天,她说她现在特别后悔,毕业之后十几年时间,她每个月留够自己的花销,剩余的工资一股脑地打给父母。
结果也没改善父母的生活,爸妈把钱拿来救济妹妹,无奈妹夫不上进,都败光了。
人到中年,自己没有积蓄,父母的生活依然没有保障。
我知道把父母和自己当成独立的个体很难,尤其是对于东亚小孩来说,但一个人真正长大的标志,是知道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感,包括最亲近的人,其实都是别人。
别人的命运,你没办法拯救,那是他们无数个自我选择造就的。能改变他们的只有他们自己,而你能左右的,也只有你自己的人生。
04
说回婆婆,我要放弃掉,我做了什么,让她开心,而她幸福,我也会内心满足的想法。
还有我爸,我总是幻想,带着他出去旅游,吃吃看看,让他的生命因为我的存在而精彩。他一有不如意,我就在想我可以做点什么,让他的感受更好一点。
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结,这是我时刻提醒自己的事情。
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期待的生活不同,我婆婆就是喜欢回老家生活,我爸就是有消费厌恶症,喜欢待在一亩三分地里,吃馒头就稀饭。
我们对父母的感受,可能是“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或者,我们的父辈一生都不能寻到人生至乐,那也是命运使然。
我人生的使命是点燃自己,照不照亮他人,不是我说得算,也和我无关。
成长系小丁,一个真诚,直率,为理想生活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姑娘。
人生梦想是不上班也能养活自己,希望通过写作实现经济独立,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分享生活成长/婚姻家庭/写作赚钱/副业变现等内容,都是走心真诚实操干货。
丁玲同学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先搞人生,再搞爱情 (1人喜欢)
- 嫁给一个能好好离婚的人 (1人喜欢)
- 陈晓和谁结婚都会后悔都会离婚 (27人喜欢)
- 婚姻好不好,过年看婆婆就知道 (7人喜欢)
- 没有年味,是因为你很富有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