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听他说什么,而要看他做什么
不要听他说什么,而要看他做什么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孔子说:“要赞许说话稳重的人,但这种人是真正的君子呢,还是仅仅从容貌上看起来庄重呢?”这里还是讲怎么看人的问题,不要听他说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什么。
孔子提出,评价一个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单纯地凭借外在表现就说一个人是否是君子,而是要看他是真正具有君子的高尚品行,还是装出来的道貌岸然。
有的人说的很好,头头是道,讨论问题都很正确,讲的话也都很有道理,但是具体到做的时候,就不是一回事了,更有甚者是“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还有的人表面上看很文明,温文尔雅,做起事情来却蛮不讲理,粗暴的很,在外边和朋友同事一团和气,回到家中却简单粗暴,甚至有家暴的行为。所以,了解一个人要深入,要全面,要看细节。
要想准确了解一个人的本质品行,千万不要光看一个人说了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有说得漂亮做得不一定漂亮的人,也有做得漂亮但不一定会说的人。因此,识人不要听他说,而要看他做。而且,不仅要看他在人前做什么,而要看他在人后做什么。此外,判断一个人,还要注意看他的表现是不是具有一致性。有的人长了两副面孔,对上级阿谀奉承,极尽谄媚;对下属声色俱厉,挑剔刻薄,这就是小人。我们还要注意“伪君子”,他们在大多数时候表现的和真君子没有什么两样,有时表现的甚至比真君子还要有谦谦之风,但是这一切都是伪装的,一旦触及他的利益,他会马上变一副脸孔。这类人最善于伪装,能说会道,无论是谁一时都难以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