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絮语
中秋,阖家团圆的日子!广告文案上都是这么写的。
中秋时节,秋意渐生,阳光从炙热变得和煦,秋凉在每日清晨和傍晚,悠闲地徜徉在天地之间。
在我的家乡,我最喜欢的季节已经到来。而我,生活在千里之外依旧汗流浃背的城市,背心短裤短衣短裙还有拖鞋,是这个城市松弛的标配,只是,我总是穿不好它。
母亲在视频里笑的和煦,她的笑容,于我,就像秋日暖阳,明媚而舒适。
父亲走亲戚去了,红霞表姐的大女儿梅梅今天结婚,父亲一早开着车,载着老家的几个亲戚,去吃席。
“梅梅结婚啦,是不是姑姑讲到的那个男孩,长得不好看但是很会来事的那个……”凭借记忆中的片段,我描绘了今天作为梅梅新郎的男生。
母亲笑的温柔,“应该就是,我也没见过一两次。”
“表姐夫不是不同意么,说是在家里甩脸子闹不开心,看来终究还是没用。”这个表姐夫是我最不喜欢的表姐夫,他过往的种种都让人难以启齿,纵使在对男性宽容以待的小城镇,善良的人依然对他心存蔑视。
母亲依旧笑着,“不知道么,梅梅主意正。”
表姐的大女儿,是表姐夫的克星,凡是他不喜欢不乐意的,梅梅都会坚持到底。
“八月十五到国庆,结婚的人多,今天你新强叔儿子也结婚,上了礼也没人去吃……”新强叔是父亲的朋友,他儿子我上次听说,还是高中在网上借贷的事情,如今也要成家了。
人道天凉好个秋,正是喜事承办时。
母亲新病初愈,在家休息。她的状态看起来好了很多,于是我们又聊了一会儿。
“菲菲要买车了,前两天你舅让你爸带着给看看。”菲菲表妹去年考了驾照。
“那挺好哦,这样以后外公外出就菲菲开车接送啦。”菲菲是外公外婆带大的,现在依旧和外公住在一起。“那买车钱是小舅出的?”菲菲一直在家里,基本没有上班,她有自己的世界,其他人都进不去。但作为我们几个中最小的女孩,我们都希望她能过的好,如今看来,她也的确是我们中过的最自由的人。
“菲菲说:我爸说让我爷出钱。”外公带大了菲菲,也最疼菲菲,以前他总为菲菲和外婆争执。
是的,人生并没有正确的模板。
“八月十五家里月饼都有吧,你让爸爸买点儿你们喜欢吃的水果,糕点什么的,晚上呢,也献一献月亮,这段时间天气好,前院那地儿,看满月肯定好看。”小时候院子里有三棵梧桐树,一棵桃树,一棵杏树,八月十五的时候,就在院子里的石桌上摆上四五个盘子,白皮的水晶饼,印上红色字,吃起来掉碎渣,用一只手接着碎屑,吃完将碎屑尽数倒入口中,还要珍惜的用舌尖舔一舔手心,还有葡萄、核桃、鸡蛋糕等寻常糕点。
如今看来是寻常,当时却尽是难得。
其实水晶饼的味道我并不喜欢,但水晶饼只有八月十五才会有,所以吃起来格外的珍惜,就连掉下的碎渣残屑,也都吃的津津有味。
“你红梅嫂子昨天早上提来一盒月饼,你爸说带回去,家里有好几盒呢,我们两个人,怎么吃的完,你嫂子和我说了一会儿话,还是放下了。”蓓蓓今年读了大学,军军哥还在外跟项目,红梅嫂子这几年也有了一家之主的风范,逢年过节都会惦记着老家的人,常常走动走动。
“这几天你爸都开着你军军哥放在家里的车,你红梅嫂子说车不定时还是要开出去的,放在院子里放时间长了都浪费了,你爸就偶尔开出去遛遛。”
孩子们长大后,都先后离开了老家,去各地讨生活。我有着不多的本家和亲戚,从小我们的关系并不紧密,我们一家四口是属于小家庭的一类,和本家门子走的不近也不远,关系若有有无。但村子里就是这样,婚丧嫁娶,靠的还是本家门子。
这些人老家的老人陆陆续续的走了,各地的人们也是一次又一次的回到了这里。
母亲絮絮的说了一些红梅嫂子的近况,在我起承转合的引导下,她又说到了其他人,大伯父家,姑姑家,外公家,大姨家……
成年之后,常常听到关于周围人对于亲戚的些许抱怨,家长里短的琐碎,“谁家没几个奇葩亲戚呢”“关于过年时亲戚那些没有分寸的话题”“如何应该对奇葩亲戚的奇葩话题”……如此等等,好像小时候那些互通有无的关系,已经变成了一种麻烦,一种负担……
我们依靠学习和幸运走出了固有的生活环境,以为到达了更大更好的平台,其实出走半生,才发现生活一直在别处。
回过头来,在秋风和煦的下午,迎着日光,三三俩俩的人群聚在空旷的门口,或蹲或坐。秋日是闲适的季节,温度适宜,嫁女娶媳妇总是在九月间,人们也因为这些喜事儿聚在一起,彼此之间互相聊聊,都是些无关痛痒的话题。生活本身已经很累,没有必要在惬意的秋阳里给自己找不痛快。
所以气氛还算愉快,笑声散散落落,身影歪歪斜斜,再艰难的生活,在此刻都化成短暂的恣意洒脱。我仿佛看到以前刻意生活的自己,孤零零的站在旁边的阴影中,正在冷眼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哈……真是为赋新诗强说愁,做作的可以。
母亲已经停了话题,我们的清晨闲聊也短暂地告一段落。我突然觉得母亲拥有一些我可能永远都不会拥有的幸福,以前会觉得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会过的比父母更好的生活。
在此刻,在当下,我想念那个空旷的小村落,高高低低的房子掩映在群树之间,破败与没落已不可逆转,但这黄昏的余韵,才是最让人平静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