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行动力
本文约1100字,感谢阅读。
价格策略中,定价9.9的物品好像比定价10块的便宜很多,定价99.9的商品比起定价100的更能减少心理压力。合并付款时,50块钱的价格让人感觉到花了钱,分开时,一个17.64元一个32.36元的订单却好像不值一提。同样是花了五十块,仅仅是付款的方式不同,给人的心理感受就大有区别。
有时候,你无法启动一件事的原因不是敌人太强大,是你没找到分而治之的诀窍。
先分解任务。一个项目,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运动,分为热身、具体项目和拉伸。一本书,分成十几到几十个章节。备考,分成预习、练习和复习。你可以一直细分下去,直到你觉得某个小目标,可以试试看。
再分解时间,预估分的阶段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如果那个时间长到让你害怕,就再分解一下目标,看看下一个子目标需要的时间。
《奇特的一生》中,柳比歇夫像记账一样,记录了每一项工作的时间消耗,以此来训练自己最大化利用时间。我们倒不用那么精细,但你稍微留意自己的行动,记录一下某些日常活动的时间需求,或许会有新体验。
洗头,大概十分钟,吹头发最多十分钟,加起来也就二十分钟。拖地,一间房间拖两遍是七八分钟的事,除非你的房间真的很大,可以容纳八百标兵奔北坡。运动,平板支撑能撑一分钟就不错了,标准要求下,三十个仰卧起坐也就一两分钟。背单词,用百词斩,最低量一天五个单词,对着匹配的图片最多十分钟也能过一遍。
这样一顿分解之后,畏难情绪也被分解了,你发现,那些你以为复杂困难的事,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难。你不能一次吃完一辈子的食物,但你能天天吃,顿顿吃。
你也可以分解人生,摆脱年龄焦虑。假如你现在三十岁,活到七十岁,还有四十年,比你目前的生命还要多十年,而且你生命中的前面十年二十年,几乎都在为别人而活。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四十年分成五年,就是八个五年。国家还有五年计划呢,我们个人也可以计划计划,也好有个奔头儿,不然就用这些日子天天烦恼自己年纪大了吗?每个人都会年纪变大,而年纪不会变的人,我们会为他感到遗憾,并默哀。
分解任务和时间后,准备下需要的条件,就可以执行了。这个时候,执行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目标被化整为零,就可以减少许多启动的阻力。
万事开头难,难在从熟悉的程序里插入一个新程序。其实启动后,新程序变成熟悉的程序,只是时间问题。微习惯法则,第一步越简单越微小,越不会让我们善于走老路的大脑抗拒。
你骑过自行车吗?蹬脚踏时前面几下很费力,但一上路,就可以放松一些了。
飞轮效应是指,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开始时你需要用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推,每一圈都很费力,但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当转动的飞轮速度达到某一临界点后,飞轮的重力和冲力会成为推动力的一部分,你无须投入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不停地转动。
习惯成自然,就几乎没有阻力了,反而不做就难受。剩下的,交给时间,时间就成了朋友。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