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6.黄金屋460~《白鲸》
2024.09.18

除了精神外,真的很一般。
## 2022.08.22(周一)
### 《白鲸》- 01
◆ 译本序
1841年,麦尔维尔上“阿库斯奈特号”当捕鲸水手,到1844年10月在波士顿被美国军舰“合众国号”解雇,结束了他的航海生涯。在这三年间,他呆过三艘捕鲸船。因受不了“阿库斯奈特号”的非人生活,他逃到努库希瓦岛,同泰比人一起生活了四个星期左右。1842年8月,他乘澳洲帆船“路茜·安号”离开努库希瓦岛。几个星期后,他同另外九名水手,在塔希提岛附近被押下船,因有参加暴动行为,被短期拘留后,在南太平洋各岛屿待了约一年。此后,他到檀香山做过店员,当过商船水手。这些生活经历,为他积累了创作小说的丰富原始材料。
作者就是捕鲸水手
◆ 第一章 海市蜃楼
管我叫以实玛利吧。几年前——别管它究竟是多少年——我的荷包里只有一点点、也可以说是没有钱,岸上也没有什么特别教我留恋的事情,我想我还是出去航行一番,去见识见识这个世界的海洋部分吧。
小说开头
不,我去航海,总是当一名平平常常的水手,就站在船桅前边,钻进前甲板的船头楼,高高地爬到更上桅的桅顶去。不错,他们还会把我呼来喝去,而且叫我从这支圆木跳到那支圆木,像五月里草地上的蚱蜢一样。开头,这类事情的确叫人不痛快。
再说,我所以总是出海去当水手,是因为他们必须给我钱来酬劳我的辛苦,我可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们给船客一个子儿过。相反地,船客却必须自己掏钱。因此,这世界上,掏钱和拿钱是完全不同的。
最后,我所以总是出海去当水手,是为了那种有益身心的操劳和船头楼甲板上的纯净空气。就像这个世界一样,顶风远比顺风来得多(那就是说,看你是否永远不违背毕达哥拉斯的格言),因此,在多数情况下,空气总是先让船头楼上的水手呼吸,然后才轮到后甲板的司令。然而,他却自以为先呼吸到;可是并不如此。老百姓在其他许多别的事情上也差不多是这样领导他们的领袖,而那些领袖却对此莫知莫觉。
为什么要去当水手
◆ 第十章 知心朋友
当我现在坐在这个孤寂的房间里的时候,炉火正在悠悠地烧着,烧得那样柔和,正是柴火的初度威力已把空间暖了一阵后、但见一片火光的时分。这时,晚霞和幢幢魔影正朝窗格拢来,在悄悄地窥伺我们这两个一声不响的、孤寂的人。外边的暴风雨正在发出庄重、昂扬的隆隆声,我不由撩起阵阵奇特的感觉。
炉火
◆ 第二十四章 辩护士
毫无疑问,世人之所以不肯尊敬我们这些捕鲸者,主要的理由就是:他们都认为,我们这个职业充其量也不过是等于一种屠宰业;认为凡是实际从事这一行业的,都难免沾有各式各样的污秽。不错,我们的确是屠夫。但是,同是屠夫,那些嗜杀成性的屠夫却都做了大将,世人还都一定尊敬他们。至于说到我们这一行业之所谓不干净,那么立刻就可以教你接触到一些迄今不很受世人普遍了解的事实,而且,这些事实,一般说来,还至少可以得意洋洋地将捕抹香鲸的船只列为这个干净的人间的最干净的东西呢。
◆ 第二十五章 附言
加冕时用的是哪一种油?当然不能用橄榄油,植物性的发油,蓖麻油,也不能用熊油,更不能用普通鲸油和鳘鱼肝油喽。那么,除了用一切油类中最为超特,尚未经过提炼,未被弄臜的那种抹香鲸油以外,还能用什么油呢?
抹香鲸的油用来加冕
## 2022.08.23(周二)
### 《白鲸》- 02
◆ 第四十五章 宣誓书
我亲自经历过三个实例,就是一只鲸被标枪戳过后,还能安全无恙地脱逃,而且,经过一段时间(有一次是三年模样),又给同一个人戳中,杀死了。当时,在鲸身上拿下来的两支标枪,都刻有同样的暗记。
同一只标枪插中同一头鲸鱼
◆ 第六十章 捕鲸索
捕鲸业原来所用的捕鲸索,都是用最好的大麻做成后,薄薄喷上一层柏油,而且像一般绳索那样,不是喷得很透;因为通常用了柏油,就会使得大麻柔软,便利制索人编制,同时,制出来的索子也更便于一般船只的水手使用;不过,通常的用油量,不但会使捕鲸索太硬,不能把它按照需要卷得很紧;而且大部分水手也都开始知道,尽管柏油会使绳索结实、有光泽,可是,一般说来,柏油却绝对不会增加绳索的牢度和强度。
捕鲸索
◆ 第六十二章 投枪
为了保证投枪收到最大效果,这世界的标枪手就必须从安逸中、而不是从辛苦中一跃而起。
标枪手养精蓄锐
◆ 第六十八章 绒毯
所谓鲸脂,就是一种像似纹路密集的硬牛肉的东西,不过比牛肉更硬,更有弹性,更结实些,厚薄约在八英寸或者十英寸到十二或十五英寸之间。
鲸脂
百度百科:“2024年太岁是哪位大将军?2024年太岁将军的名字是“龙年太岁李诚大将军”。根据传统,每个生肖都对应着不同的太岁将军,来主宰这一年的吉凶祸福。李诚是甲辰年的太岁将军,也是一位历史上有名的官员。在元代时期,他曾经在现在的陕西省渭河平原东部一带担任过陇右宪司掾,后升任三原县知县。他一生清廉正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的治理能力也非常出色,能明察秋毫,讲威仪又讲仁爱。当时,社会上存在着一些邪恶和偷盗事件,他也能够清除这些罪恶,约束属下。他还在摊派粮食和赋税时,按照百姓家庭的贫富差别,分别摊派,让百姓安居乐业,赢得了人们的赞扬。当时百姓都称他为“循良”,颂扬他的廉洁德政。”